島民
島民

人類學博士生。

初入人類學的新聞學徒該如何適應不同的學科倫理?

作為剛進入民族學博士班一個月的小記者,我對兩個學科完全不同的背景和學術倫理產生了兩個很大的困惑,於是就在臉書上發問,幸得很多朋友加入討論,應@潔平邀請,轉發到此,希望能更深入討論喔。

原文:

在我臉書上有不少新聞界和人類學界的朋友,我說這些也不知道會引起什麼反響,但我最近啊,實在是不吐不快。

進入這個學科其實也才一個月,有兩件事讓我接受困難。一是在新聞界原則上嚴禁給受訪者錢,也嚴禁收受訪者的禮物,因為這會影響報導的公正性。我從大學上課到後來入行,一直都是這麼做的。而人類學田野似乎並不是這樣的,給調查費訪問費似乎是十分自然約定俗成的事,要考慮的問題是給多少,怎麼給,給錢還是給禮物,給什麼禮物。我現在還沒辦法克服覺得這種模式很不可思議的心態。

二是寫出來的東西要不要在刊發之前給受訪者看。我資淺,合作的媒體不夠多,但也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編輯台的共識是,受訪者要求看稿是干涉新聞自由的表現,我們不會給你看稿,請你在充分了解我會錄音和你說的話會刊出的前提之下認真考慮怎麼回答我的發問,而不是事後來叫我刪文或威脅我。這種事我也遇到好幾次了,當你要寫一些critical的報導時,總是有受訪者跑來如此要求。但人類學研究似乎不是的,如果沒把田野筆記給受訪者看而最後刊出的論文和受訪者意見相異,人類學家似乎會因此被責怪為什麼不提前給受訪者看稿。

我才入學一個多月,其實對這門學科知之甚少。但原本以為新聞界和人類學界的最大分野只是一個比較短小通俗而public,另一個則比較學術深入和小圈子,現在看來我遇到的問題比這要多得多。嗯,這就是最近很困擾我的兩件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