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Chen
IrisChen

愛書人/曬書娘。【另類讀書筆記】不算書評,是分享我和愛書們約會的點點滴滴。 支持連結:https://liker.land/iriscanada/civic

【讀獨】知識即力量:《阿共打來怎麼辦?》

恐懼來自於無知。「毋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防禦性策略就是從心態到武器到戰略,武裝成一隻小小的刺蝟,畢竟「自由的代價就是永恆的警戒」。
《阿共打來怎麼辦》電子書封面

無法避免的一戰?

共產黨是沒有區分和平與戰時的,一般國家認知的和平是休戰,而共產國家認知的和平是沒有煙硝的戰爭,無論何時都處於戰爭階段,只是有沒有軍事衝突而已。——《阿共打來怎麼辦

1994年,一本《1995年閏八月》出版,預告中國將武力攻台。1995年7月,中國向臺灣北部海域發射6枚飛彈。1996年3月第一次總統直選投票前,中國再度向台灣南部海域發射飛彈。「台海飛彈危機」的情勢,造成臺灣人的恐慌移民潮。那一兩年我幾乎每個月都要接待一批移民到加拿大的親朋好友,帶他們去銀行開戶,申請社會安全號碼和醫療卡,辦理ID或駕照,採購物品。「接客」接到還開玩笑說,我乾脆去移民公司上班好了。

《1995年閏八月》這本由美籍華人鄭浪平寫的小說裡,中國攻打臺灣的主要階段有三:

一是解放軍事先派出大量特種部隊滲透台灣社會,於攻台前一刻同時破壞全台軍事重地;二是解放軍以空襲擴大滲透戰果,癱瘓總統府等行政中樞;最後才是以演習名義待命的海空部隊登陸並壓制全島。

雖然最後預言沒有成真,「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像哈利波特裡的攝魂怪/催狂魔(dementor),在臺灣人熱情樂觀的頭上凝聚成一直盤旋不去的陰影,加上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記憶猶新,「解放軍血洗台灣」在人民潛意識裡種下恐懼的種子,把快樂的情緒都吸走了。


臺灣人要什麼?

在臺灣多元文化多種族的現況下,對中國友善想要「回歸祖國」,以及堅持台灣獨立臺灣人當家作主的聲音都各有擁護者。臺灣究竟何去何從,島上居民也意見分歧。「臺灣地位未定論」、維持現狀,似乎是最受歡迎的選擇。但是這「雖然沒有名份但有實質的國家狀態」,在詭譎的國際社會氛圍如履薄冰,能夠維持多久呢?

John Oliver 這影片其實已經很清楚的說明這模糊弔詭的現況(內有名作家柏楊解釋當年的「大力水手事件」,他因為漫畫裡的一句翻譯惹當權者不開心而入獄九年。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文字獄力度也不輸中國。):

YouTube

從「國際友人」的觀點看來,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要什麼,要別人如何伸手幫你呢?(對,站著說話不腰疼就是旁觀者的通病。)而且「國際友人們」也有各自的利益需要維護,各自的策略需要考量。

過去十多年,隨著臺海情勢緩和,台商往來兩岸,中國領導人放眼世界逐鹿星辰大海,臺灣的親友,似乎都抱著「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了」的積極健康心態,過著「視而不見」小確幸的日子。

時間快轉到2022年,隨著臺灣人當家作主的意識成為主流,而中國強人一連串在外國人看來匪夷所思的政策下,台海的緊張局勢又進一步升高。媒體政論節目上名嘴專家收錢賣恐懼賣得粉絲量蹭蹭蹭往上衝,財源滾滾。


直面事實以常識判斷

此時,由王立沈伯洋聯合撰寫的《阿共打來怎麼辦》,以非常簡單的語句分享軍事常識,以及沙盤推演分析”What if” 戰爭局勢和周邊各國的策略,不啻為一股清流。

作者們認為「(臺灣的)教育制度很容易教出輕易相信煞有其事的數據與分析,而鄙視只靠常識就可以想通的事實。」

書中列舉了十個常見的攻台軍事謠言,然後一一破除和討論可行性。我邊讀邊小雞肚腸的猜測「千台無人機癱瘓防禦論」以及「萬船齊發攻台論」應該是出自有影視劇本寫手背景小編的想像力,那畫面拍起電影多有史詩壯烈感啊!

軍事小白如我對武器和武裝系統完全沒有概念,但讀完這本書也能根據常識,冷靜的思考書中沒有提到的細節。甚至還把當年鄭成功攻台,水淹鹿耳門以及澎湖大戰的史略,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在臺灣的末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 )所撰寫的《被遺誤的臺灣:荷鄭台江決戰始末記》,都翻出來對照看。

清朝施琅攻打臺灣,大戰地點也是在澎湖不在臺灣。加上鄭氏王朝積弱不振,有內應帶路,施琅上岸兩天後,鄭克塽就投降了。日本攻打臺灣的「牡丹社事件」,日軍是從社寮(今屏東車城鄉)登陸。甲午戰爭後,臺灣雖然被清廷割讓給日本,臺灣人民還是組織了臺灣民主國抗拒日本統治。從日軍登陸澳底進入台北開始,即使有臺灣仕紳選擇和日本合作,各地零星抗日大小戰役也持續了將近五個月。雖然都是百年以前的戰役了,配合書中討論戰爭局勢分析來看,也頗有意思。


資訊戰早已開打

宣傳力道會影響民主國家的干預程度。

資訊戰的本質就是資訊不對稱」。媒體如果不自律不查證,就會被七分真三分假,或刻意隱瞞或誇大部份資訊的消息騙過。認為那只是”alternative truth” 的讀者,不思考不對照其它消息來源,一不小心就會淪為免費的人肉大喇叭。

作者們表示,中國師法俄羅斯滲透美國兩黨的做法,拿臺灣當打資訊戰的試驗場。

偏保守與右派的,最容易被陰謀論以及刻板印象吸引,使其走向極端化,滲透進去非常花時間,但若成功則會有堅定的支持者。自由與左派,則最容易被看似理想的言論所吸引,輕易相信證據力薄弱的個人說法,要滲透非常簡單,只是成功後的堅定支持者少且分散。
用反戰、和平當作口號,透過接近共產主義的進步派,最容易裂解民主國家,只要讓進步分子做永續抗爭就可以。
謠言就是要讓人變成失敗主義者

臺灣一到選舉,就謠言滿天飛。「因為正規軍事侵略的難度很高、成本很高、代價很高,所以想試著用謠言來降低難度與成本。」

在媒體公關廣告業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對資訊戰特別敏感。特別是親身經歷而且目睹了大外宣外圍部隊在海外中文媒體的操作模式,以及和外媒的金流往來。如果在並不是主要目標的加拿大都投注如此多資源,對臺灣本島投入的資金和人力資源技術支持可想而知。

對這議題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可以去讀劉致昕的《真相製造》。


如何阻止中國的資訊戰?

Just follow the money. 追蹤金流。

作者們的建議是這樣:

民主國家不能任意監控,所以必須立法,境外勢力代理人法就是必須要制定的項目。
中國最害怕的也是資訊透明,如何透過反金盾的方式(中國的全國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俗稱金盾工程,用來監聽、截斷、復位、審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網路活動),反滲透進中國內部,來對其金盾工程造成破壞,讓中國必須把對台資訊戰的資源轉到對內防守,也就是以進攻來降低我方壓力的作法。
建立多觀點的各種小眾媒體,要能夠深入各種思想與派系


以下劇透⋯⋯⋯⋯⋯⋯⋯(想買書自己讀的請跳過)


中國打下臺灣,然後呢?

很多人都忘了,中國的戰略雖然是防禦性,但設定的未來目標是積極的擴張,以成為世紀霸權,制定世界新秩序,並不滿足於邊境安全,經濟穩定發展。統一台灣只是下一個階段的初步,而台灣一旦被拿下,變成中國的軍事基地,下一步就是指向東亞全體與西太平洋,到時台灣真正的戰禍才要開始。

長輩們對於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跑防空洞躲美軍轟炸的記憶十分深刻。(別忘了,當年臺灣可還是日本領土,被「連帶損害」也只能自認倒霉。)


軍事上,中國可以怎麼「教訓」美國呢?

中國最後一條路,唯一能夠威脅美國百萬大城,有效摧毀的辦法,就是「核子潛艇攜帶潛射式核彈頭彈道飛彈」。

這種「膽小鬼」比賽,以核子潛艇互相震懾以維持優勢的戰略部署以及挑戰,在BBC最近的影集Vigil 裡已經描述得非常精彩。有興趣的人不妨去看看。看完後對照去年十月「美國海軍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USS Connecticut)在南中國海的國際海域撞上「不明物體」,造成十餘名官兵受輕傷。」新聞,就會了解為何那新聞值得關注。


作者們認為臺灣會輸掉這場戰爭是因為恐懼,不戰而降:

台灣會輸的可能只有一個:一群怕戰爭怕得要死想投降的人民,選出一個很想馬上投降的總統,跟一整個都想投降的立法院,所以看到解放軍上岸,就嚇尿哭著要認輸。只有這種情況,解放軍才會真的想打台灣,在台灣士氣高昂,抗敵意志強烈的情況下,智障才會想要武力統一台灣。

政治人物誰怕死想投降其實非常明顯。只希望臺灣人民擦亮眼睛,不為小利所動,不被恐懼癱瘓思考能力和心志,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以選票的方式,輕易交到那些人手中。面對戰爭的可能性,及早準備。


決戰在資訊戰和願意合作的臺灣內應,從臺灣內部分化瓦解:

中國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弱點,但他們更知道民主國家的弱勢,深知透過滲透與資訊戰,製造對戰爭的恐懼,擺出自己不怕死的姿態,就可以嚇到不少人了。反正要找到願意合作的台灣內應,有錢總是能使鬼推磨。
收買、滲透、分化後統一台灣,得到的是富裕的社會與完整的軍隊,根本大賺一票。靠武力統一的結果,最多拿到半毀的殘骸,以及還要投入數以兆元的經費,才能重新把台灣建立成前進太平洋的基地。

理性分析如此,但是如果碰上窮兵黷武一意孤行的獨裁者,不按牌理出牌,非要搞得天怒人怨血流成河不可,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還真的很難說。



歷史的岔路?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上,人類一再重複同樣的悲劇。

臺灣從軍事強人獨裁走向民主政治,也不過是幾十年的事,是歷史上的奇蹟。

我只能祈禱,歷史偶爾會走岔路,然後打開一番新局面。

我只希望,臺灣人民有機會決定自己的命運。

海外僑胞,能做的,是不要指手劃腳,安安靜靜為臺灣文化保留一席之地就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讀獨

IrisChen

因讀而獨。曬書娘分享私人讀書筆記,和在閱讀虛擬人生的過程中,漸漸成形的獨立思考。期待因書結緣,分享暢談,共同創造新的閱讀經驗和方式。

149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