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Engineer工程先生
Mr. Engineer工程先生

在營造業工作的小小工程師。營造業是個資訊很封閉的行業,所有經驗大部分只能靠業內傳承下來,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小小心力,把業內的知識及生活分享給大家 ☛ https://engineeringlifetw.com/

【房屋知識+】建案除了筏基還做基樁,安全大加分?

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代銷業者在決定建案廣告怎麼打的時候,看在我們營造從業人員眼裡有時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比之前文章提到有些建案會放斗大的標語寫著「筏式基礎」,就是很基本的基礎工法,更甚而有之說我們在筏基底下做了幾十公尺長的基樁進而加強了結構強度,真的是這樣嗎?

是什麼在決定基礎形式

在我們營造方中,剛接到案子時會拿到幾樣資料:建築圖、結構圖、地質鑽探報告,在拿到標案後到開工前這段時間,還會拿到合約及合約明細這些東西,這裡面就會清清楚楚地表示基礎結構是做筏式基礎、聯合基礎、獨立基礎、基樁或是全部用上,關於基礎形式介紹可以閱讀這篇【工地人生】什麼是筏式基礎,基礎又有哪些種類?

基礎形式的設計是依據地質鑽探報告來的(關於地質鑽探報告長什麼樣,google上搜尋到的資料相去不遠:地質鑽探資料),大概從來也沒有代銷業者會拿地質鑽探報告給消費者看,畢竟那是很專業的東西,裡面會寫在這塊基地內地質大概可以分成幾層,每一層的硬度如何,地下水位多高,這裡面的資訊跟設計方還有營造方都息息相關,設計方看地質鑽探報告決定基礎形式,而營造方則決定工法,不上心的營造廠工程師或許從頭到尾都不會去注意地質鑽探報告這種東西,如果工地主任從頭到尾都沒看過,你要小心你房子的施工品質。

我們都知道房子對地面來說是非常重的東西,如果要保持建物不傾倒,就一定要把房子放在堅硬的土層上,但土層不一定每層都非常堅硬,想像一下你把裝滿水的寶特瓶放在海綿上卻要求它要乖乖站好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們就得找堅硬的土層,甚至是堅硬的岩層把建物放上去,才能防止他日後受到地震或其他外力擾動時不至於傾倒。

筆者曾經在透天建案看到建商或是代銷把樁基礎拿來當賣點用,事實上,樁基礎常常用在基地開挖不深,但堅硬土層的深度卻遠遠超過開挖深度的情況下使用,假設今天堅硬土層的深度在地面下方10公尺,建案因為是透天別墅的關係不需要地下室,只需要開挖2.5公尺當作汙水池、消防池等空間使用時,它打樁就是必須的,它必須藉由樁基礎站到堅硬土層上,藉此支撐整體建物的重量級增加穩定性,所以是什麼在決定基礎形式,是地質狀況。

假設今天地質狀況良好,你看那建商還願不願意多花錢做樁基礎?並不是所有建案使用的工法及材料都是為了消費者設想,是建商必須這麼做,自從921修法以來我相信沒什麼大老闆敢在結構上偷工減料(其他地方就不好說了),所以當結構技師說必須選擇基樁來做基礎的時候,我想是沒多少老闆敢拒絕的,只是拿來欺騙消費者說自己有多用心多為消費者設想,那就多餘了,房子該怎麼蓋怎麼蓋,難不成多那幾支基樁,消費者住進去看的到、感受的到嗎?

 

地質狀況還影響什麼

除了基礎形式之外,地質狀況還會影響擋土支撐設施,以下簡單介紹幾種擋土支撐工法:

(1)連續壁

台北地區的房子通常都是這個形式為主,最主要是因為台北盆地的土質很會「流」,一往下挖就往下流動,所以擋土設施如果有大量孔隙的話,土壤就會一直流失,弄不好的話隔壁房子就會傾斜,建商就會有賠不完的錢,所以會採用這種連續壁工法。

連續壁工法的擋土牆基本上跟大部分建築物梁柱用的材料一樣,鋼筋混凝土,是所有擋土支撐工法中最貴的一種,也不知道是剛好還是怎樣的,在最貴的地區用最貴的工法,也算是有符合房屋的價值吧,不過這仍然是一種必須,而不是選擇,基本上我還沒有看過建商拿連續壁來打廣告的,哪天如果出現了,聽聽就好千萬別太在意。

(2)鋼軌樁

使用這種工法需要的土質要比連續壁好得多,通常開挖深度會在3公尺以上,同樣土質開挖深度也會影響擋土工法,如果硬要開挖50公分深的建案用鋼軌樁的話,我們會說那非常不經濟,因為那就真的不是必須而單單只是選擇了,不過沒有哪個老闆會幹這種事吧。

(3)明挖

上面提到只挖50公分的狀況,就會用到這個明挖工法。所謂的明挖,就是不打任何擋土設施,直接用挖土機往下挖的狀況,就叫做明挖。在一些土質良好的地區做淺開挖,常常使用明挖工法,或許一些南部的自地自建案會採行這樣的作法,畢竟沒有挖地下室,筏基深度大概也只有1.5公尺,這樣就不太需要去架設擋土支撐,架了也沒有意義,因為擋土設施在地下結構物慢慢往上蓋時會一層一層拆掉,最後一層拆掉大概也只離地面1公尺左右,所以沒有要挖深的情況下,明挖比較節省成本也比較快速。

 

結語

一棟房子的營造成本基本上相去不遠,如果因為建商在結構上多花一點錢就要拿出來說嘴,那也要拿真的對消費者有影響的部分,像一筆箍增強施工品質,隔震工法增加居住舒適度之類的,而不是拿一些本來就必須做的事情當賣點,與其渲染工法,不如增加消費者的知識,讓他們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工程系列文章

 

 

 

 

 

 

 

 

 

 

<script async src="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7301701512685777"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