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pWu
PhilipWu

酒与城

“像那闪耀的灯球”:七十年代的极乐迪斯科


John Travolta

「女士们,先生们,又到了大家最期待的环节——兔宝宝餐厅扭扭舞大赛即将开始。下面让我们请出第一组参赛选手。

这位女士,请问您贵姓?

玛莎太太。

那麽您的舞伴呢?

文森·维嘉。

期待您精彩的表现,加油!」


中国人是先在录像带和盗版DVD横飞的年代认得John Travolta的。那时看的是吴镇宇的《断箭》和《夺面双雄》。

但记住这张脸,是在盗版电影下载流行起来的日后。昆汀的《低俗小说》用非线性唤醒叙事惊艳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这是John Travolta结束沉沦演艺生涯的关键机会。

在此之前的八十年代,他主演了多部不温不火的电影。然而,能被记住的,也只有跳舞的桥段。

比如1985年的电影《Perfect》。它根据滚石杂志七十年代的文章,讲述了当时的健身俱乐部风行一时的盛况。John Travolta健身的时候当然要正大光明地跳。

又比如1980年的电影《Urban Cowboy》。John Travolta穿着白体恤的模样成为最好的蹦迪教科书。

他在八十年代这么卖力地跳,只为重现七十年代的辉煌。他曾跳出了一个时代。


1977年,《周六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席卷美国。

此前,纽约只有1500家跳Disco的地方。但《周六夜狂热》播出后,这个数字在短短的三年内增加了三十倍,将近50000家。

John Travolta成为Disco的象征,进白宫与卡特总统跳舞。电影的原声带也由此成为史上最畅销的电影配乐专辑。

本文讲述的,就是John Travolta的七十年代,迪斯科如何潮起潮落。

迪斯科前奏

Disco的舞蹈直接来自黑人的民间舞蹈和爵士舞蹈。

在四十年代纳粹占领的巴黎,此类舞会秘密地散布各地。纳粹审查一切文化娱乐活动,跳未经许可的Disco就是对纳粹的抗议。这种法国知识分子的战时共识将不服从与逃避写进了Disco的文化基因。

二战后,Disco并未席卷美国。今日回顾,原因不外乎音乐产业的迭代节奏以及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角力。

战争结束,音乐消费的潮流大体是爵士到摇滚。人们的听觉趣味没有给Disco机会,而音乐制作技术上,富于未来感和节奏的合成器和录音室,也未再那时真正普及。七十年代迎来了音乐技术革命,让Disco需要的强节奏成为可能。

音乐产业迭代的和社会思潮互为表里。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和普遍的推倒重来的思潮贯穿年轻文化的主流。那时人们崇尚发现社会制度的弊端,辛辣批判文化中的顽疾。支撑这一切的,是愤怒。

但愤怒不可持续,始终面临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外部没有希望,如果今天让人痛苦的事情十年后还存在甚至更甚,情感上势必迟钝和麻木。另一方面是则是内向的消解。愤怒的年轻人学会了和解,不再燃烧自己。

愤怒无以为继,依靠愤怒反抗主流的反文化运动自然走不动路。音乐的角色悄然改变。

到了七十年代,尽管有朋克们继续鞭笞自己鞭打世界,但人都在伍德斯托克的爱之夏中原谅了自己。

人们已经不渴望改变现实,而是期望在现实外开辟一方能让他们忘记现实的空间。文化心态转变成为Disco流行的基础。

在美国,Disco最早流行的群体是黑人、拉美裔、意大利裔、同性恋者、蓝领工人……简而言之,就是异性恋白人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边缘群体。比如《周六夜狂热》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五金店的小工。他们无力扭转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唯一能做的就是在Disco厅中抱团取暖。

当边缘群体拥抱迪斯科的时候,问题只剩下主流群体何时加入。

水门事件重塑了人们对于社会制度的想象。只此一役,公义、秩序接连崩塌,引发的幻灭在今天仍有余波。

无处寄托的政治理想、社会参与、文化流离感,还有朝九晚五都市生活之外的时间与经历,汇成一句话:去迪斯科舞厅中找乐子!

七十年代初,比《周六夜狂热》还要早近十年,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大城市出现了不少迪斯科舞厅。

Studio 54

迪斯科浪潮如奔雷,涤荡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中风头最劲的,莫过Studio 54。

这家以所在街道门牌号命名的夜间俱乐部,是迪斯科世界中的翘楚。它早前是一个剧院,三十年代变成了一个可以聚餐的演出场所,四十年代则成为CBS媒体集团的大楼,七十年代闲置下来。变成了曼哈顿区中随处可见的老旧的无价值建筑。

迪斯科风潮让它焕然一新。1976年,有两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包下了它,要开一处迪斯科舞厅。

Steve Rubell开了一家只有两间分店的连锁餐厅。Ian Schrager替房地产商做诉棍。其中有一个人是Gay,但是谁就不说了。两个人都热爱玩乐,索性搞了个兼职,在阁楼里开了个叫Enchanted Garden的迪斯科Club。

买票只能让你通过大门。一楼客厅楼梯口还守着个五大三粗的老哥,检查来宾是不是合格。这种做法制造了稀缺性,人们对入场机会趋之若鹜。

可见,想出这种办法的Steve和Ian就是夜店届的天才。他们命名这种办法为前门审核制度,带到新办的Studio 54中。

1977年4月26日,Studio 54正式开门。

从此,这里晚上每天门口都有几百人排队等待进入。尽管Studio 54打出的口号是「我们欢迎所有七十五岁以下热爱Disco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

门口的保安阴晴不定,根本摸不准进场的不二法门。这里欢迎名人,但不是所有名人都能进去。漂亮脸蛋和惹火身材也不是万能的通行证,顶多是最基本的入场券。无数人精心准备一周,最后在门口栽了跟头。

门外独裁换来的是门内的民主。

玩乐的氛围当然没得说。

性的欢愉和精神类药物在这里唾手可得,是人们挤破头也要进来的原因。

这里的走道上装覆了一层黑色橡胶,不是为了营造压抑氛围,也不是装神秘。场内到处都是勾搭上的人,顾不上找个地方欢度今宵,就在俱乐部内办事。黑色橡胶拿水一冲就干干净净,方便打扫。

后来为了大家方便,这里装上了可升降的帘子。这里也是最早一批打通同性恋和异性恋区隔的俱乐部。

俱乐部的墙上装饰这一个巨大的月亮,上边有副人脸,嘴边端着一个勺子,上边有灯泡轮番闪烁,从勺子上一路亮进月亮之上。这是明示:勺子里是可卡因,吸进去上头。

享乐至上,吸引了无数人。

写过《蒂凡尼的早餐》和《冷血》的Truman Capote陷入了无尽的香槟和放纵里。

拍了八个小时帝国大厦、开创波普艺术的Andy Warhol也流连忘返。他甚至被写进都市中流传的进入Studio 54的五条规则:「你可以进入,只要你是Andy Warhol」。

滚石乐队主唱Mick Jagger的老婆Bianca曾骑着白马招摇进场。但这不是最夸张的。

神奇动物到处都是。有人带了一条蟒蛇。

有人领着豹子来卡座上舔牛奶。


Studio 54迅速成为Disco界的文化地标,其影响力体现在,如果你做这方面的音乐,想红,那么只有请当值DJ放你的歌。

Gloria Gaynor的《I Will Survive》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的经典,靠的就是在Studio 54一炮而红。

1978年,John Travolta参演了校园歌舞片《Grease》。


电影大获成功,制片人选在Studio 54办庆祝派对。那天,走廊里临时装上了高中校园里常见的储物柜,室内看起来像个学校。

而David Bowie、Elton John等人也都是这里的常客。

永远的迪斯科

每个周六晚上,这里至少进来了5000人,每个人差不多要花15-20美元。一年下来,至少有三百万进账。晚上的每个小时,放钱的抽屉都要清空一次,

1978年,创始人Rubel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得意洋洋地说,全美国只有黑手党赚得比自己多。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引起了税务员人的警觉。年底查账发现,人多到爆炸的Studio 54一年只交了8000元税。

原来他们准备了两套账本,一本放在店里作假账,另一本藏在家中的天花板夹层中。税务人员搜家的时候,不仅找到了真实的账本,还从里边掉出了一包可卡因。

尽管被查账,但当局没有封禁Studio 54,派对继续。

可人人都知道,Studio 54被关是迟早的事情。

1980年1月,Rubell来到店里,准备了最后的派对。他先放了那首著名的《I Will Survive》,然后带上了Frank Sinatra的标志性小圆帽,开始唱Sinatra的《My Way》,重复着那句「I did It My Way」。

1980年2月28日,Studio 54的酒水销售执照到期,续期理所当然被拒绝,就这样,一代传奇迪斯科舞厅关张。

谢幕的不只是Studio 54,还有迪斯科浪潮。

早在Studio 54关闭前,全美各地都出现了抵制迪斯科的呼声。

最终,在1979年7月,倒迪运动迎来高潮。

芝加哥棒球场里的四万观众在一个电台DJ的呼吁下,在比赛间隙,冲进运动场,焚烧了成箱的Disco唱片。这件事情之于迪斯科,宛如水晶之夜之于犹太人。那晚,也被称作迪斯科覆灭夜。

那时,美国的社会转向保守,促成了一年后里根上台。保守主义者们看不下去迪斯科,因为在灯球闪耀的世界里,同性恋能和异性恋共舞,黑人与白人摩肩接踵,女人可以自由选择欢愉的对象。这些都是对传统男子气概的颠覆。


社会思潮的交替给了迪斯科上场的机会,也带来了覆灭的命运。



六十年代的摇滚积极反抗嘲弄社会,七十年代的迪斯科消极反抗,逃进自己的小天地。音乐中的力量不断弱化。到了八十年代,音乐与现实的联系更加微弱。

迪斯科噤声了,但它没有死去。

从前,人们跳舞必须带上一位异性,但现在你可以和任何人在音乐中起舞。

从前,同性恋无法进入异性恋的社交世界,但经过迪斯科舞厅的混合,大家都不再妖魔化他们。

从前,音乐产业中没有DJ这一项,但迪斯科出现后,专门有人来打理现场的音乐,并且用混音技术专门制造这种声响。而那时唱片公司并不在意生产迪斯科音乐,强劲的需求养活了众多制作独立迪斯科音乐的小厂牌。1978年,美国的迪斯科音乐销量首次超过摇滚乐。

世界再也回不到没有迪斯科模样。

【本文首发双烽镇酉时】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