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粒码
k粒码

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言論自由及環保議題。

不工作但是很忙碌的这八个月

到十月的最后一天,我已经八个月没有工作了,如果这里对“工作”的定义是全职、且能够拿到稳定经济报酬的话。

但这八个月也是我生命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总结一下的话,其实我只在做三件事:一是重新认识自己,二是努力摆脱抑郁和焦虑情绪,三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重新认识自己


当过去遵循的生活轨迹被自己质疑,就像是要在红蓝药丸里做出选择。是吞下蓝色药丸,继续埋头苦干,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样挺好;还是吞下红色药丸,去探索未知并承受随之而来的艰难险阻?

可惜生活不是黑客帝国,这个问题在心里某个角落生根发芽了很久,在“被迫”吞下红色药丸,稳定的生活状态被打散之后,才终于正视它。原来以为我乐于被挑战,喜欢未知的世界,但当看到完全裸露的、被恐惧支配的、对未来彷徨的自己,才明白原来我对自己有那么大的误解。

从辞职后的第一个礼拜开始看心理咨询师似乎是我今年做的最正确的第二个决定(第一个最正确的决定是辞职,但这是挣扎过很久以后才能这么肯定地说出口的)。因为特别迷茫,特别缺乏自信心,又特能贬低自己,我一度陷入后悔当初、又恐惧未来的境地,简单来说,年初那几个月,我就是一滩烂泥,成不了型还四处添乱。这个状态其实也让我很容易地卸下了所有面具,反正都已经扶不上墙了,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跟咨询师一起剖析自己的性格缺陷,在聊天中,挖掘出从前扎过心的一根根刺,顺着她的引导,让当前的我来重新面对这些过去造成我很多痛苦的人和事。一次次地叙述和自我分析之后,我终于学会了放过过去的自己,重拾了情绪感知能力。我终于开始慢慢会用心跟自己交流了,而不是只用脑子。

咨询师说过的,对我很受用的一句话是:“你过去的决定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那不是你的错,只是成长的过程而已。如果非要有责备的对象的话,可以怪那个行为,不要责备’你’,因为那不是全部的’你’,更不是现在的’你’。”

在学会”自我“是在一直成长、一直变化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心理上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对自己太过苛责,没有赞赏,更没有奖励。咨询师给了我很多self-care的建议,比如多跟自己说一些积极向上的带鼓励意义的话;比如每天醒过来先用一小时来做self-care的训练:20分钟运动,20分钟阅读,20分钟写作。

跟心灵鸡汤不同,self-care的方式不只是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字这种纯输入式的心理安慰,而是全方位地做出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以此来引导心态上的转变。有规律地运动、健康饮食、适时休息,这些都是self-care中重要的部分,跟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一样重要。

虽然我一直很认同self-care的重要性,但这跟我目前时常不稳定的情绪是有冲突的。于是在每周需要跟咨询师报告过去一周的情况时,我一次次发现自己的self-care成绩不合格。这将是我目前和未来很长时间需要努力的方向。至于不稳定的情绪,下面会具体提到。


二、努力摆脱抑郁和焦虑情绪


这个真的是很难,特别在疫情这面放大镜和照妖镜之下,每天在家社交隔离着,走来走去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各种问题。重新认识自己的问题就是,突然会变得很矫情,但这个治愈的过程又教会了我,这种矫情——跟自己斤斤计较任何的情绪波动——对我来说是良性的。我以前的问题,就是不自觉地在心的四周筑起了高墙,隔绝开了太多的感受。不让痛苦进来,也就隔离了欢乐。我症状好转的指标就是在有情绪波动的时候,能够感知到。只是,现在这个墙被慢慢瓦解,但沉积的情绪竞相涌出,有些难以控制。

咨询师说,对过去放不下会抑郁,对未来害怕会焦虑。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往往也有焦虑症。而且不被确诊,也不证明我们就是健康的,因为这些病症都是一个个光谱。

我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来调整抑郁情绪,来承认自己一直是负重前行,并逐渐减重。到第七个月的时候,终于觉得可以了,能够重新面对生活了,就开始尝试找工作。但后两个月的求职不利添加了太多的焦虑,稍有不慎,这些焦虑就会再把抑郁的魂魄勾出来,共同袭击我。若是没有伴侣一直以来无条件的支持,我应该是存活不下来了。

特别不好的时候,“焦虑”和“抑郁”就是在共同霸凌我。曾经的所有“无助”、“羞耻”、”自我厌恶“是它们的走卒,一起出手围攻我。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实的、加倍的,逼迫脆弱的、刚建立起来的”坚强“知难而退。这时候,我会把自己再次锁起来,在现实中找到能够孤立自己的空间,在心中重新立起围墙,文学作品中,“灵魂出窍”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

不过大部分时候,伴侣都没有让我成功孤立自己。她会以各种方式留在我的身边,我体力斗不过她,只有作罢。每次恢复平静,我都会道歉、感激她,可是又忍不住想,这样下去,有一天她总会累的。可能这真的是一种被爱拯救的感觉吧,为了不让她再担心也不因此失去她,我想要变好。

认识到自己情绪失控的导火索,并了解起火燃烧的流程,是最重要的一步。咨询师说,多相信自己一点,提前感知到这些讯号,你是可以控制住自己的。

太难了。我不知道是怎么经过一次次的演练最后做到救火速度越来越快的,我也叙述不出来,真的太难了。但至少,我能控制那么一点点了,而且虽然仍在反复,但这条变化的曲线总体来说还是上升的,应该为自己鼓掌。


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比起控制情绪,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没有那么难,但找到自己喜欢,又能够得到足够经济补偿的事情,也是很难的。这部分就要写到我对事业的看法了。

曾经以为,抛开所有不喜欢的,剩下的就会是喜欢的了。逻辑上没错,但前提是所有的选项都是可见的。买衣服的时候,三选一,对我来说可容易了,没有选择障碍症。可是轮到选职业的时候,选项几乎是无止尽的,基于片面了解的基础上剔除了几样,最后留下的是“没有不喜欢”。可是“没有不喜欢”跟“喜欢”,可能是天差地别。

幸运的是,在我目前的社交圈子里,有更多的朋友,明确地知道自己做的是他们喜欢做的事。他们大多是创意类行业的。于是辞职后的第二个礼拜,我举起摄像机开始采访他们,就是想知道,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了这个职业,又是怎么样一步步坚持到今天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人,真的就可以一直开心了吗?

于是,我做了三个长期深度访谈,对象是我的三位艺术家朋友,了解他们的背景之后,一直在跟进他们目前的项目进程,还没找到结尾的点,基本是懵懂地拍着独立纪录片。在此基础上,我又策划制作了一档并不完全相关的播客节目,嘉宾也都是艺术家,今晚刚上传了第34期。在这么多艺术家的激励之下,我练习陶艺的频率跟专注度都达到了新高,做了很多小花盆和碗盘,很多我自己都很喜欢。

这些事情都是我在对抗情绪问题的时候做的,有时候做这些事会帮我缓解,有时候没按时完成计划的压力又会推我一把。但是今天我边思考边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觉得很多点都连成了线,就像之前看过的一篇访谈里说过的:人生是不能被计划的,只能被总结。

所有的这些都并不赚钱,但这些努力却帮助我解答了好多好多疑问(具体的我会陆续写文来解读)。如果总结一下我在这待业的八个月里所创造的价值,对我而言那应该是无价的,因为是通过这么多的对话、探讨,经过过自己不断尝试、挣扎,我终于发现并敢于承认我喜欢做的一件事了:我喜欢创造,而且我是有创造力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按照具体的求职计划去探索新的行业,在技能上也会查缺补漏。但最重要的目标是,我会将生活过成我想要的样子,也要掌握情绪控制的主动权。


远方有光

谢谢你读到这里,如果我的经历或文字引起了你的共鸣,欢迎留言交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