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im

I,Robot

《大典》--- 电子蜂(1)

很少有人清楚赵归的真正身份。他早年学飞机设计,一直保持对飞行器的热衷,在国内有个无人机企业,同行中不算大,却是专供公安系统使用的无人机。他的生意主要在国外,钱也主要在国外。主席反腐以账目不清抓了国安部副部长时,据说他一次就从国外调回两亿美金给副部长堵窟窿。那时人们才知道他一直是国安部的人,也是国安部在海外调拨资金的白手套。副部长被抓对赵归影响不小,他陆陆续续一共交了十亿美金才算摆平。当时老叔以赵归对瓦解流亡异见者团体立过功为由保了他。知情者认为,十亿在赵归的海外资产中只占小头,否则他不会宁愿交钱保留他在安全部的副局级编制,但看得出他对那编制的重视。

赵归年龄在刘刚与老叔之间,稍显纤弱的南方人体型,气质儒雅,西服考究。一头浓发精心做出波浪型。金丝眼镜与瘦脸很搭。不太协调的是脸上的「橘子皮」,却给他增加了一些粗犷。刘刚一接触赵归就被吸引,在赵归的学者型企业家外表下,深藏着亦黑亦白的江湖气,随时能轻易转换。那是最容易在警界打开局面的气质,怪不得他在国安和公安系统全都如鱼得水。

老叔让刘刚与赵归合作,为的是用无人机处置鞋联网的目标。解决鞋联网测温后,如何处置发热者便成了新问题。正常社会的人口流动主要沿着公路铁路,设卡即可拦截目标。网格封闭时交通线被切断,造成大量无家可归者在网格之间的空隙流动,走小路,穿田头,翻山越岭,官方解除网格封闭后也不能马上扭转。从监控屏幕看,鞋温高的红点到处散布,乘机动车沿交通线活动的处置队员即使尝试深入小路也难追上。百姓仍处于谣言蛊惑的紧张中,即使体温不高,远远看见处置队员便逃跑,结成团伙的流民还会攻击处置队员。鞋联网测温发现的目标若不能有效处置,等于问题还是没解决。用无人机对发热者发射麻醉针的想法便被提出,考虑到普通无人机目标大,攻击姿态明显,容易造成恐慌等,必须用不易被发现的微型无人机,老叔便选定了赵归公司的「电子蜂」。

赵归最初成为国安系统的线人,是二十年前老叔在国安部时发展的。老叔离开国安部后,没有了直接工作关系,他们的私人关系却走得更近。赵归始终充当老叔的马仔。此时赵归对老叔的效忠和不惜重金保下来的安全部编制就看出含金量来。涉及鞋联网这样的机密,别的公司有再好产品也没资格进入,这个大生意只能给有编制因而是自己人的赵归。这一单买卖做下来,赵归上交的十亿美金能拿回大半。

单论商业关系,赵归作为供货方应该巴结刘刚代表的订货方才对,然而从他俩开始相处,赵归就居于当仁不让的主导地位,刘刚也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下级位置。这是因为老叔一开始就交代给刘刚四个字——「大事听赵」,刘刚明白这是老叔给他俩定的主从关系。

赵归在刘刚面前倒没有倨傲之态,总是态度亲善。他亲自操作电子蜂给刘刚看,鼓励刘刚提问,津津乐道地解释每个细节。照理说赵归多年前就成了亿万富翁,手下不缺做事人,自己却一直保持专业方面的兴趣,即使做不了研发,操作和编程方面仍然拿得起来。

电子蜂比黄蜂稍大,形状、颜色、声音都模仿黄蜂,装有肉眼难以分辨的电子眼和各种传感器。刘刚是第一次见到这类仿生飞行器。它在眼前盘旋时,那种活灵活现数次让他产生想一把抓住的冲动。电子蜂是五年前赵归公司接受公安部订货开发的。当时的公安部长看一部好莱坞影片里有用电子蜂干掉恐怖分子的情节,便想到用电子蜂麻醉群体闹事的领头人,把闹事化解于无形。但是研发成功后只生产了第一批,尚未投入使用,公安部换了部长。新部长要的是杀一儆百,让镇压人人看得见,而不是领头人莫名其妙瘫倒,像是发病。于是第一批一百个电子蜂在公司保险库里锁到了现在。

赵归对电子蜂颇自傲。能做出同类产品的公司世界没几家,国内更是他独一份。但因为是公安部投资研发,合同约束不得转为他用,不得对外透露,因此始终未见天日。这回防疫对他可是绝佳时机。他立刻全力投入。因为鞋联网系统只允许在信息中心内运行,老叔特地批准将国安委的楼顶平台作为试验场,从信息中心接了一条鞋联网专线通到楼顶。电子蜂方面只有赵归一人可以在楼顶参与试验,有需要回公司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就事论事,不得透露鞋联网。

赵归提出了改进思路,麻醉能让对象无力逃跑,但还需要去现场进行收治,很多麻烦,不如把麻醉针换上疫苗与神经阻断剂的混合针剂。剂量合适的话,对象被射中只感觉如一下蜂蜇,仍能自己回家,随后会一直乏力。这种情况一般会被家人送医,处置队只需等在医院即可带走隔离。即使对象不去医院,药效也会使其七至十天难以外出活动,相当于自我隔离,加上针剂中的疫苗作用,也达到防疫目的。赵归的思路得到老叔肯定。只待电子蜂与鞋联网的配合试验成功后,就下订单投入批量生产。赵归踌躇满志,公司做全面扩张的准备,要满足全国的防疫,可想得是多大的订单!

电子蜂和针剂都不是刘刚的领域,无法实质参与。为了缓和矛盾,已经暂停按百分之五比例罢免官员,刘刚从原本大权在握的忙碌突然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知该干什么,有时在楼顶平台充当电子蜂发射针弹的临时标靶。赵归给了刘刚一个课题,让他研究电子蜂方案可能引发的问题与预后。刘刚不知道是赵归真需要这个课题,还是仅为给自己找点事做。不过即使是后者,也是对他的体贴。

从职业警察的角度,刘刚认为最需要重视的是针剂安全。有老叔的绿灯,公安部提供了各种用于审问和特殊措施的神经阻断剂。那大都经过多年验证和改进,只要比例配置得当,对象的肌体无力症状都会随时间自行缓解,恢复如初。发生过导致心脏停跳死亡的案例,比例很小,但这次的对象数量大很多倍,同样比例的死亡,绝对数也不小。

刘刚跟赵归谈这个结论时,声明自己完全知道为了国家和社会安全,个别人死亡是维护大局的必要牺牲,且一般医院无法检测出神经阻断剂,通常会把死因归于心脏病突发。「……不过,我过去干过刑警。要是落到当年的我手里,这案子真不一定轻易过得去。搞不好让我发现点什么,会当成谋杀案办。虽然我不会想到有这么深背景,也找不出来龙去脉,但只要以毒针谋杀立案,必定引起重视。那时其他的类似死亡案例也会被注意,往下怎么发展可就难说了。」

看到赵归没回答,刘刚进一步解释他的担心。

「你想啊,这和谋杀没有明显界限。只要神经阻断剂多加点量,就能导致人心脏停跳。明知这种效果,只是把用量降到所谓安全水平。这时再有死亡发生,说明用量仍是超过界限,那和故意超过界限的谋杀,在法律上难以证实本质不同……」

赵归还是没说话,不过刘刚能感觉到他被谋杀的概念打动,而且不是一般地打动。每当赵归不是爽快地反应或敏捷地评判,而是无表情不说话时,就是有什么正让他陷入深思……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