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aChen
LiyaChen

台北貓奴。

有關《自戀現象》與一些好書,歡迎自我照鏡剖析

去年看了一些好書,有幾本剛好最近看完,所以印象也比較深刻(年紀大了),我個人覺得很不錯,所以分享給群內的大家,分別是:

1. 約翰佛里曼的《雙城故事》(Tales of two cities)

2. C.萊特米爾斯的《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White Collar: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

3. 伊蓮‧秀黎諾的《法式誘惑》(La Seduction : How the French Play the Game of Life)

4. 查建英的《弄潮兒:中國崛起中的行動者和推動者》

但以上這些書都不是今天要分享的!(天...似乎不小心出現有種掉書袋感,但其實真的不是...,主要是這些書都很好看。我就是覺得,還是需要一段消化時間,之後才有東西跟大家分享,但大家最近剛好想看的話,或許可以先看看,再聽你們看法XD)

這次接棒聊的書其實還比較輕鬆,是珍圖溫吉、基斯坎貝爾的《自戀時代:現代人你為何這麼愛自己》(Narcissism Epidemic: 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書名原文就是指涉希臘神話裡,那個看到水裡反射的鏡像,然後瘋狂迷戀上鏡像的納西瑟斯。

其實身處在社群世代當中,我覺得有關自戀的種種行徑,大家應該不是太陌生,自戀幾乎都要成為自詡為現代人的一種標配。因此在看這本書時,最有趣的心理反應就是,這本書瞬時間成了一面鏡子,有時是蠻痛苦的。比方說,當作者把一些症狀提出來,讀到時,我內心總會怒喊:「我不是!」,但繼續看了幾段之後,就陷入了沉默。

首先很重要的是,作者對於「自戀」給了些定義與解釋,接著提出關於自戀症狀的由來與解說,他試著用不同角度破除自戀的迷思,比方說,一般人普遍會存有的幾個迷思:

Q:自戀是極高的自尊?

Q:自戀者缺乏安全感、自信心低落?

Q:自戀者真的好棒棒/好看/有自信?

Q:有點自戀是健康的?

Q:自戀只是虛榮心的展現?

上述這些問題,作者鮮少以自我想法講解,而是輔以實證的研究與調查,講述迷思的關鍵點?這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每個現象背後一定有實證研究告訴你這是怎麼來的。

當然書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在探討造成自戀現象的重要成因:「個人主義」,這是如何被視為美國核心價值 DNA 的一部分。

2006年《時代》雜誌選出「年度風雲人物:你」作為封面,當時專欄作者喬治威爾就評論:「重點在自戀,所以雜誌封面放上一面反射鏡是十分貼切的作法。網路上有很多東西都是人們在寫自己的日記,彷彿每個人都應該關心每個人內心的起伏」。

其實在 20 世紀上半葉,美國社會裡很少有人談論自我欣賞,美國人當時正專心應付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進入一段專注於國內事務以及冷戰民族主義的時期,當時不鼓勵自我欣賞。

所以書中,就從歷史的角度去回溯「個人主義」是如何成為美國的主要論述,甚至影響到教育、經濟、政治等發展。

1960 年代,美國正興起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當時有關「個人」的權益開始伴隨著運動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1967 年沃爾夫刊載一篇名為《「我」的十年與第三次大覺醒》替只過了一半的十年下了一個註解。這個註解或許可以看成美國個人主義開始成為流行的一個開端。

此後,個人主義在美國經過不同時期的流轉,慢慢成為美國文化中的重要部分,90 年代之後個人主義也隨著全球化進入世界各地。

回到亞洲,我個人成長的記憶也是台灣社會也是在解嚴之後,90 年代就開始強調「自我」的個人主義,伴隨著一些叛逆的流行文化中。(因此或許這某種程度也可以視為世代的一個分界點)

至於中國,前陣子也看到《我和我的90年代》裡提到一段:「80年代的中國,剛從文革中脫離出來,正處在一個精神解放的年代,當時的人們把一切都是為精神解放的象徵:一件牛仔褲、一副「蛤蟆鏡」,都意味著從精神上擺脫壓抑...,80 年代的主題是”主體性”召喚、表達就是這種個人存在的精神要求。這個主體性的個人展開,直接提供了思想與精神從原有秩序中解放」。

不過最近我自己隱約感覺,個人主義似乎正處於消退期(也可能是錯覺)?總覺得這個社會上升到國家主義似乎都慢慢地在消弭有關「個人」的權益。無論是美國還是全球(這是提問)

最後就是此前我也跟朋友聊到這本書,當時我就有告解,有關自己現在對於在不同社群軟體上的「社群人格」其實是有意識的,通常在發文時也會自動朝那方向走,這當然不是好事,也不應該順著這種邏輯!(但這是純粹是寫了一篇自戀現象之後的自白,也歡迎大家也可以分享如今普遍存在的自戀現象,以及解方之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