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wong
winniewong

發現生活的小確幸

既然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理想的工作樣貌是怎樣

你感興趣的是什麼?你願意持續學習的是什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Photo by İrfan Simsar on Unsplash

劉揚銘是台灣的自由作家。商業雜誌編輯出身的他在上班七年之後身心過勞,2012年辭職放浪了一整年,期間決心成為不受雇的自由工作者,獨立生存至今九年。大學畢業到現在,我一直都感興趣的話題大概就是「工作」了,由怎樣找到你的天職、職場的新趨勢、不同的工作型態等書籍都看過不少。看了他的《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再結合這些年對工作看法,作以下總結。

工作的意義

我想人是需要工作的,這裡的工作是指To Work On Something,而不是指上班。工作是實踐自己價值的途徑,例如透過工作幫助別人,讓自己成長,從而獲得滿足感。

劉揚銘在那段放浪的時間裡,他發現完全不工作的時候,心裡非常害怕。沒有收入是一回事,但他失去了名號、失去了身分、失去了對社會的貢獻、失去了幫助他人的能力。我從過去的裸辭經驗也發現,不用工作,每天吃喝玩樂反而令人更不安,因為失去了和社會的聯繫,沒有Output。

對於自由工作,我想我一直放不開的是受雇於公司可提供專業證明,例如某人曾在跨國公司、廣告代理工作,這已經意味了他的工作能力。即使你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完成一些專案,這些經驗是否得到認受呢?所以劉在書中提到「把自己丟到自由工作的荒野裡求生,說不定會變得更強」、「與其想做什麼才能勝過別人,不如考慮做什麼才能讓自己生存下來,抵抗淘汰」。

理想的工作樣貌

想像力在這個世代顯得特別重要,因為網路和科技令很多之前沒有的都變得可能,所以你也不需要跟隨以往的慣例生活和工作,所以一起想像你理想的工作樣貌吧。我理想的工作樣貌是可以擁有不同職業,有部分要與人接觸和交流,有部分是自己靜下來思考。

最近又要找工作,然後發現真的很討厭這個證明自己的過程。因為資訊不對稱,求職者總是處於劣勢,他們可以做的就只是等待僱主聯絡。面試期間說了很多自己的工作經驗,解釋為何自己勝任,但求職者對於他們可能共事的同事和公司文化等,掌握的資訊卻又少之有少。所以是否可以「從職位不斷上升,收入不停增加的職涯中解放出來」?

劉揚銘在書中分享了他理想的工作組合裡,就算都沒有工作找上門,也能自己想企劃提案,把想做的事情變成能賺錢的工作,即使這個工作賺不了錢,也有選擇不賺錢的自由,把工作本身當成收獲。這會是多幸福的生活呢。


歸根究底,這又回到你感興趣的是什麼?你願意持續學習的是什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這些我一直希望可以從某人某處得到答案的問題,但卻只有慢慢發現和建立的東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