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an
zooman

Likecoin验证人,关注科技、自然、阅读、电影及家庭教育

与其轻慢不如恐慌,对武汉疫情的四点思考

1、武汉的感染密度有多大?

昨天北京新增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从“健康北京”发布的公开信息看,这5名感染者在武汉都没去过野生动物市场,也没接触过所谓的患者,能够被感染,可见武汉的感染密度或者在隐性感染期的感染者群体有多大。

学过概率的同学,利用贝叶斯推理,应该容易计算出武汉市民感染或者潜在感染的概率有多大。我相信这个概率计算出来一定会非常惊人。我不懂统计学,希望有数学高手可以计算下这个概率到底有多大。

2、不能疏忽潜伏期患者杀伤力

SARS冠状病毒潜伏期为1~16天,这个新冠状病毒应该类似。这些从武汉回北京的人,都有经过检测,但是红外探测器基本上都探不到,回来以后走亲串友或者继续工作,等到发病并被隔离的时候,需要隔离一大串密切接触者,工作量巨大。

现在防控舆情,我们盯“症状人群”,更要盯“疫区人群”。现在这个情况下,如果老老实实呆在武汉或不去武汉,肯定是最好的办法。

3、只有武汉不知道武汉被隔离?

在现在这种疫情下,武汉还组织4万家庭吃团年饭,要“体现邻里温情,见证社区和谐”,官方对疫情的轻慢态度,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

从很多视频和图片去看,武汉的很多地方,至少大家都没有任何戴口罩的意识,而且准备全国各地去走亲访友和旅游,老百姓对疫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源还在于官方对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认知,太没把疫情当一回事,他们的注意力大概都在追查散布“谣言”的网民上了吧。正如这个段子说的,全世界都知道武汉被隔离了,自由武汉不知道武汉被隔离了。

4、与其轻慢不如恐慌

从事媒体工作多年,一直相信一句话,对疫情的报道要慎之又慎,不能引起社会恐慌。

武汉的这场灾难,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这个观念。

不说如实报道了。即便在报道疫情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有些信息不是那么准确,造成一些恐慌情绪,又如何呢?能有多大的负面效应?

相反,官员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压力,或颟顸大意,或谨小慎微,不愿主动及时公开信息。媒体“出于社会责任”,或自我审查,或舆情管控,轻描淡写粉饰太平,搞出一副社会和谐的样子。最终买单的还是老百姓。

武汉的情况就是如此,开始似乎很平静。但突然间,确诊病例大幅增加,很多省份乃至境外都有,甚至有10多名医护人员确诊。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与其轻慢不如恐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