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lane
airplane

爱的劳工

【讀書筆記01】這個時代 這些人

閱讀《這個時代 這些人》之前,通過微博關注作者兩年有餘,上個月二十號看到她發微博出了這本書之後立即在网上預訂,并順利買到了簽名版。

關注到作者緣起於她主持的人物訪談節目——《佳訪》,令人惋惜的是該節目已于二零一五年九月底停播。根據她採訪的對象看過韓寒、陳小魯、袁騰飛、李志、袁立、梁文道、土家野夫,本書就是她這檔節目採訪的縮影。節目停掉之後微博成了我長期關注作者的工具,她也經常在微博上針砭時弊。喜歡她在微博上曾長期置頂過的一段話:隨著年齡、見識、經歷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真正能成為朋友的,必須是價值觀一致的人。包括政治見解、社會觀、名利觀、正直度、基本底線,如若價值觀不同,縱使一同吃喝玩樂也是應酬消磨,轉身即如釋重負,因為彼此的靈魂都厭透了。正如劉瑜所說,有些人註定是你生命中的癌症,而有些人不過是個噴嚏而已。像是交友宣言,也是人生態度。

這本書主要收錄了她一百多位採訪對象里的十多位訪談文字記錄,再加上她作為一個新聞人十年媒體生涯的觀察與思考,包括在日本東京街頭見識了有條不紊的垃圾堆放景象,在萊茵河畔親眼目睹了德國污水處理的驚人成就。從這本書里還可以看到各個階層人的生存狀態,以及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看法,價值觀和人生追求。在這裡我只是寫一下這本書裡我最感興趣的三個方面的內容。

【陳小魯:每個人心中都住著魔鬼】

你要做的,僅僅是承擔個體的責任——獨立思考,並不羞於傳遞這種思考。擺脫魔鬼的第一步,居然這麼簡單。

陳小魯,陳毅元帥之子,在文革之初,他組建了第一個跨校際的紅衛兵組織,是紅衛兵的代表人物。2013年8月,網上出現一封他反思文革的道歉信並迅速引爆網絡,他在信中表示,“作為當時(北京)八中學生領袖和校革委會主任,對校領導和一些老師、同學被批鬥,被勞改負有直接責任。”向“曾經傷害過的老校領導、老師和同學”鄭重道歉。

儘管只是公開道歉,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依然保持沉默的環境下,這也是需要勇氣的,這種勇氣也令人敬佩。在採訪中,陳小魯曾多次提到當時的人們對憲法意識的模糊。“那是一群正直青春期的孩子,從未學習和了解過憲法,不明白是人皆有尊嚴和權利,他們滿腔熱血,以天真、熱情、暴力和血腥完成著自以為正義甚至神聖的舉動,直至一切都無法挽回。”

“文革”已經過去整整40年,現如今很多80,90后對當時人們經曆過的種種已然模糊,社會裡對文革題材的電影書籍至今仍是禁忌,但這對於經歷過這場人類浩劫的人來說卻是怎麼也無法抹去的傷痕。對於一個想了解當時情況的人來說,一些已經出版的書籍可作參考,這些書里記錄的是在那個年代發生在每個普通人身上悲劇的縮影。例如楊顯惠的命運三部曲《夾邊溝記事》、《定西孤兒院》、《甘南紀事》,馮驥才編寫的《一百個人的十年》、巫寧坤自傳《一滴淚》、鄭念的《上海生死劫》,前幾本根據當事人口述,收錄了幾百個家庭的人間悲劇,后兩本是巫寧坤和鄭念本人在那段時期的經歷,每本都不忍卒讀。

另外書中還有關於人性討論的部分,作者通過引入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揭示了“路西法效應”: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鼓勵會讓好人幹出可怕的事情。這個讓我聯想到1994年在盧旺達發生的胡圖族對圖西族的種族大屠殺,致使近一百萬人喪生,二百萬人背井離鄉。原本關係親密無間的夫妻、師生、鄰居,突然之間因為環境的改變,痛下殺手。仿佛一夜之間,通過幾十年建立的關係,規則,道理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是滿目瘡痍。是人性使然呢,還是人性使然。

前南斯拉夫著名行為藝術家馬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曾做過一個名為“韻律0”的行為藝術,這個行為藝術是一個實驗,馬麗娜承諾在6個小時內,將自己的一切做人的權利都放棄,完全交給陌生的觀眾,觀眾可以用語言,用行為,或者利用她事先安排好的72件道具,任意地對她做任何事,在這72件道具中,有玫瑰和巧克力,也有匕首和槍。她承諾絕不做任何反抗,觀眾也不必為他們做出的任何事情負責。然後表演開始了,最初的時候,公眾還表現得非常友好和溫暖,有人拿玫瑰花給她,有人親她的臉,有人餵她巧克力。但是漸漸的,有人開始想探一探她的底線了,場面也漸漸失控,人們你一個我一個的動手,一點點減掉了她的衣服,剪掉了她手裡的玫瑰花,還用玫瑰花刺她的腹部。在發現馬麗娜確實沒有任何反抗,自己的行為無人制止,也沒有人批評之後,人們的行為越發瘋狂,有的人甚至想強姦她,還有人拿著槍抵著她的頭。馬麗娜後來說“那是我覺得我真的會被殺死,但是我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我就想看看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到底能有多瘋狂。”還好有理智尚存的圍觀群眾制止了這種瘋狂,等到6小時后,馬麗娜結束了這場表演,她身上帶著血和淚水,重新成為一個正常的有人權,可以保護自己的社會人時,剛才傷害過她的圍觀群眾一哄而散,包括那些比她強大很多的大老爺們。這場表演有著非凡的意義,也讓人們重新認識人性。回想到“文革”,那個沒有法制監管人性氾濫的時期,那個瘋狂個人崇拜的年代,那也是我們整整好幾代人經歷過的時代,想到實驗裡的內容在當時普遍發生不覺觸目驚心!

談到“文革”的發生和防止“文革”的再發生,記得馮驥才在《一百個人的十年》里有一段話:“文革”不會重演只是因為沒人肯當導演,但中國從不缺乏“文革”演員。再看到現在網絡上“小粉紅”、“毛左”遍地,很難不讓人認同。“文革”的發生歸根到底還是制度的問題,人治大於法治。

關於制度建設看到作者在書裡引用了胡適的觀點:制度具有製造良好公民的效力,本身就是啟蒙和教育得過程。這種啟蒙和教育,比單純的宣傳更加有效。就好比跳進水裡學習,比坐在岸上讀游泳手冊有用;坐上汽車操作也比背下整本《汽車結構原理》有效的多。最先進的國家不是生來就有良好公民的,是制度慢慢訓練出來的。然而即便有好的制度,沒有一定素質的公民來實行也只是惘然,於是還看到作者引入梁啟超的觀點:中國要變成憲政國家,中國人要從過去的“老百姓”變成“現代公民”,培養起國家意識、公德意識和尚武精神。倘若有朝一日這些真的能夠實現,百姓成了公民,憲法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法治成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中國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國。

【李志:我是一顆荔枝】

“你擔心自己變成一個庸俗而富有的中年人嗎?”李志很認真,鄭重地回答:“不擔心。如果我真的成了那個庸俗而富有的中年人,那肯定是因為我自己想成為那樣的人。”
他嘿嘿笑笑:“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就是一顆荔枝。外面看起來很難看,坑坑窪窪的,但裡面還挺甜的。但是最裡面,有一個很硬的——內核。”

正如書中介紹的一樣,李志,獨立音樂人。1997年從一個小鎮青年考上東南大學,由於他腦海中大學的模樣應該是老舊的建築,博學儒雅的老師、寫詩唱歌的大學生,而現實中校區是新的,樹木是稀疏的,老師是年輕的,“上完課就走,不知道講的什麼東西,全是笨蛋。”於是在大二的時候,他退學了。靠著朋友的救濟和教別人彈吉他的收入勉強度日,在窮困潦倒的日子裡寫了很多歌,想出專輯,於是借錢于2004年出了首張個人專輯《被禁忌的遊戲》,05年第二張專輯《梵高先生》,06年第三張專輯《這個世界會好嗎》,由於借錢出專輯負債累累,於是2007年在成都做了兩年白領,並在此期間接各地酒吧演出,七十天三十五場名曰“單刀赴會”用來還債。演出的現場版後來收錄到《工體東路沒有人》的專輯中。還清債務后他又回到南京繼續做專輯,後來陸續出了《我愛南京》、《F》、《1701》等專輯。在錄專輯的過程中,由於深切明白錢的重要性,為了不再讓專輯中有轉椅子的聲音,為了追求音樂和演出的高品質,他開始適度妥協:提前半年接受審查,不唱內容敏感和有粗口的歌曲;配合曾被他大罵“媒體該去死”的採訪;化妝進棚拍攝雜誌藝術照……這些跟他以前的原則和價值觀大相徑庭,他都認了:“現在的不要臉是為了以後要臉。這只是手段。”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李志已經成為了獨立音樂人的標桿,每年固定的跨年演唱會也變得一票難求。他的演唱會從不推遲,也沒有返場,他的專業態度直接拉高了獨立音樂人的標準。

在獨立音樂人里,李志一向以勤奮,誠實,講規矩著稱。採訪中在被問到已經整整一年沒寫出一首新歌是否已經江郎才盡了時,他坦承:本身我的才華就很少,我覺得我已經所剩無幾了。現在他每年在南京會有固定的跨年演唱會,基本上是對以前的歌曲融入新的元素進行重新改編,但每次都能給人以驚喜,同一首歌不同版本都各有特色。2014 I/O版《墻上的向日葵》證明了他團隊的編曲能力,勾三搭四版的《和你在一起》又是極具感染力,mv中一個小哥邊唱邊哭的畫面更是感動了不少人。面對國內早期氾濫的音樂市場,他曾發微博提出他的觀點:任何一個國家,音樂市場的繁榮都是由於唱片或演出市場成熟。所以賺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賺了之後幹嘛。現階段的中國是音樂爛、人懶、錢少的惡性循環。唯一可能的方法是:音樂人自覺地努力起來,光明正大賺錢,再把錢投入音樂,讓年輕人看到希望。而不是事不關己,悶聲發大財。

個人最開始接觸到李志是偶然聽到《關於鄭州的記憶》,第一遍就路轉粉,然後找來他的其他歌聽,《和你在一起》、《天空之城》、《這個世界會好嗎》、《梵高先生》、《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人和我說話》……越聽越喜歡,越聽越癡迷。再聽到《女神》、《廣場》、《他們》、《想起了他》,立馬被他吸引,驚歎:當年寫這些歌時候的他不就是如今的我嗎!?對政治的憤怒與無語,想說的話全是敏感詞。後來讀他寫過的自傳,微博上發表過的政治觀點,發現我們的共同點也越來越多:最喜歡的音樂人都是羅大佑和崔健,都曾是一個憤世嫉俗的青年,都曾對這個充斥功利的學校和社會不屑一顧,而現在也不約而同地漸漸變得平和宽容。

回看他的人生軌跡,聯想到韓寒在一次演講中說過的一段話:其實這個世上根本沒有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要想做好一件事,大量的積累和思考都是必不可少的。

【傅真&毛銘基:風和日麗,飲酒落花】

“我覺得環境是環境,個人是個人。惡在那兒,但是你不要成為惡的一部分”
“我覺得人們不用那麼多地去追求我要做成什麼事。比如我三十歲之前要買房,四十歲之前要賺多少錢。可能更多的是追求自我完善,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通過閱讀、旅行、思考來確立你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建立你自己內心的準則。而不是根據外部環境來改變你的自我,不要隨波逐流。”

“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江西女孩傅真和香港男孩銘基都擁有了。十年前他們在非典中的西藏邂逅,繼而克服重重困難攜手天涯;十年後他們辭去倫敦高薪厚職周遊世界,歸來分享奇妙旅程。這是2014年7月《佳訪》採訪他們倆人時的介紹。

2003年倆人在西藏相識相知,然後輾轉倫敦并結婚。2008年在豆瓣網友的協助下出版由倆人博客組成的《藏地白皮書》,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被口口相傳,成為眾多驢友及文藝青年心中的“愛情聖經”。2011年他們辭職開始為期400多天的跨洲旅行。先从英国飞往墨西哥,由北至南游历了拉丁美洲数十个国家后,再遊歷印度、泰国、缅甸、老挝等亚洲国家。拉丁美洲的遊記写成兼具爱恨情仇与人生思考的《最好金龜換酒》。亞洲的遊記寫成探索著信仰、精神與內心價值的《范若不係之舟》。

第一次知道傅真是在這本書裡,她倆故事的排版放在李志專訪的後面。讀完後當即找到採訪她倆的視頻,被深深吸引,立馬放下正在看的書開始讀《藏地白皮書》,要不是看後記,真懷疑這是一本杜撰的小說,兩人的日記猶如隔空對話並又心有靈犀,一個白天讀完只覺意猶未盡。緊接著讀了《最好金龜換酒》,看到他們在拉丁美洲豐富而有趣的經歷,奇妙而又絕倫的景象,雖然行程略顯艱苦,但仍讓人有一種說走就走的旅行的衝動。再讀《范若不係之舟》,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在印度和東南亞的遊記,偏重對文化和人性的探討。有在印度和泰國對宗教的深思,也有在緬甸見證普通人在政治制度劇變下的生活狀態,還有在柬埔寨見識紅色高棉給這個國家帶來的永久揮之不去的創傷。正如在出版后他寫的一篇博客的標題——不只是遊記。

看完這三本書后搜到傅真博客,看到她在她倆結婚十週年紀念日寫下的一篇文章《十年》,再一次被她的文字所感動。裡面寫道兩個人價值觀相似,有很多共同點,又一直互相影響著對方,在一起相處的十年仿佛一瞬間。談到婚姻幸福的秘訣,她以喜劇電影《Last Vegas》的一段台詞做結:再精彩再勁爆的事情,如果不能與你分享,那我寧願選擇不要這樣精彩的秘密。

再後來搜到銘基的微博,發現在2015年他倆的生活里迎來了一個新的生命。看著“倔強”、“活潑”的小毛衣一點一點長大,回想他們一家人在一起發生的種種,心裡不禁感歎:理想的生活狀態不就是這個樣子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