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lane
airplane

爱的劳工

【讀書筆記03】1984

關於此書,網上的解讀已太多太多,在此不再做過多描述,只舉幾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第一個發生在簡書上,幾個月前,韓國電影《計程車司機》剛出來的時候,我在簡書上發了一張它的電影海報,然後……被轉為自己可見。該電影根據韓國歷史裡著名的光州事件改編而來。由於觸痛到國內的審查者,豆瓣的相關詞條被刪除。與之有相同命運的還有像《辯護人》、《素媛》、《熔爐》這種根據韓國國內真實事件改編的經典電影。這讓人不禁要問,我們國家被禁止的東西是不是太多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要這麼做,後來看到一句話用來解釋這種現象:一個國家想要保守的秘密越多禁止的東西才會越多。然而一個國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秘密,有這麼多秘密真的是一件正常的事嗎?

第二個也是在簡書上,整理並發佈過一篇出自土家野夫《塵世 挽歌》裡的文章《地主之殤 ——土改與毀家紀事》,講述的是土家野夫自己祖輩從20世紀初到建國後的家族變遷,由於涉及到黨內歷史,也被轉為自己可見。

第三個是最近發生的,在微博上,我發了一張圖片,是嶽昕寫的《一個北大既得利益者的自述》。看完後覺得寫的很好,便忍不住分享到微博上,過了不到一天,便收到消息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被刪除。現在發在簡書上,不知道它能保留多久,是不是也會和微博上的那條信息是同一個命運。無處不在的審核讓人總能感覺到周圍有人一直在看著你,甚至干預著你。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說。很像父母照看年幼的孩子,可是孩子遲早會有長大的一天,他們也會有他們自己真正想做和想要的東西。

這三件事雖然發生在不同時間和地點,但實際上是同一件事。國內的審查制度日益嚴格,正因為如此,當我看到一部寫在1948年的書的時候,我竟然能感同深受,書中描寫的審查方式我竟然感到無比熟悉,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畸形。其實這句話我原本準備寫這難道不是一種畸形的社會,變態的社會嗎?但出於個人潛意識的防審查機制,自然而然寫出來一個疑問句來為自己減輕批判程度,我是不是也病了?

發在微博上的圖片被刪除
岳昕--一個北大既得利益者的自述

附豆瓣簡介及精彩評論:

內容簡介

《1984》是一部傑出的政治寓言小說,也是一部幻想小說。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仿佛一個永不退色的警世標籤,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歷經幾十年,其生命力日益強大,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學經典之一。

《動物農場》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反烏托邦政治諷喻寓言。農場的一群動物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東家趕出農場,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然而,動物領袖,那些聰明的豬們最終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東家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

作者簡介

喬治· 奧威爾(George Orwell):

1903年,生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聞目睹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尖銳的衝突。

1921年,到緬甸當了一名帝國員警,深深同情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

1930年代,參加西班牙內戰,後流亡法國。

二戰中,在英國廣播公司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

1950年,死於纏綿數年的肺病。

英國作家、新聞記者、社會評論家、英語文體家。奧威爾短暫的一生,顛沛流離,疾病纏身,鬱鬱不得志,一直被視為危險的異端。在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1984》與《動物莊園》影響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筆調勾畫出人類陰暗的未來,令讀者心涼肉跳。以至於為了指代某些奧威爾所描述過的社會現象,現代英語中還專門有一個詞叫“奧威爾現象(Orwellian)”。如果說奧威爾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貧困”和“政治”這兩個主題,那麼激發他這樣寫作的主要動力就是良知和真誠。他堅信在一個語言墮落的時代,作家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擔苦難的意義上做一個永遠的抗議者。

書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