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門-象山慶
淨土門-象山慶

人生忽如寄,樂邦歸去來 (淨慶.正玄--張火慶:博士/教授)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2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這是從娑婆凡夫的立場而求願。若與下文連讀,則求願的內容是「淨光照我,慈誓攝我」「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前者是求佛加持,後者是自我表白,一般的念佛發願,多從行者本位而思而行,較多自力勉求;<善導.釋>的淨土思想,則從彌陀本願的救度,彌陀主動施予,眾生被動領受,「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在眾生未知未求之先,已先建立淨土、賜下名號,只待眾生一時聞而信受,且稱名回應,即可全領阿彌陀佛修行成佛的所有功德,自然而然的迴願往生。因此,眾生若一向專稱,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法爾得蒙彌陀之光明所照、弘誓(本願)所攝,不須另起作意而求願;且信受彌陀救度,稱念彌陀佛名,即得往生彌陀淨土,此亦彌陀大願業力自然之所牽,不勉而中,不求(思)而得往生極樂之後,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當下不歷劫(長時)、不經地(階次),速至補處,且能倒駕慈航,還入娑婆,行普賢大悲之行,普度眾生;此即《大智度論》五種菩提[1]的具足與實踐;或如《往生論》所說,「修五念門行,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此乃淨土門之他力菩提心行,依佛力故,成就「巧方便迴向」而離三菩提障、順三菩提門,而成就「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速疾成佛。這樣的菩提心、菩提道,如慧淨法師〈《往生論》要義>云:

只需修五念門行,不必修艱難的六度萬行,是行方便;只需發願生淨土,不必歷劫在穢土度眾生,是願方便。又自願生淨土,是自行方便;願他生淨土,是化他方便。依佛願力,願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因此,從淨土弘願門來看,眾生稱名,即是以彌陀的無量光明為照護,以彌陀的本願重誓為攝受,是從彌陀的立場主動平等的布施,不須眾生另外作意求願,亦不須以無常多變的凡夫心,於虛假顛倒的娑婆界,為菩提道而發願求生。這就是善導大師之弘願淨土觀與混融他宗之要門念佛觀的不同,乘佛力或憑自力,任憑救度或作善迴向,兩者有根本的不同,承當此事,大須審細

淨光照我」

     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光」(Amitqbha),與「無量壽」(Amitqyus)為兩個代表性尊稱。慧淨法師《彌陀十二光佛略解》

佛德無量,略分兩大類:光明與壽命。……彌陀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中,第十二願是光明無量願,第十三願是壽命無量願。誓願成佛,以「無量壽」永久救度三世眾生,無量壽蘊含著無有窮盡的慈悲;以「無量光」普遍救度十方眾生,無量光蘊含著不可思議的智慧。豎窮橫遍,無有窮盡。這是阿彌陀佛以慈悲、智慧的妙用,救度、接引十方罪苦的眾生。……無量壽與無量光一體不離。無量壽就體性而言,壽命為本;無量光就妙用而言,光明最勝。……

佛法中或以光明為「智慧」之表現,或合稱「智光、慧光」,有時又以太陽(日)為人間光明之極致而合稱「慧日」;諸佛轉識成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稱「無上正智、一切種智」[2],或細分為「如來十智」[3],因此,同樣有各種不可思議光明,照耀世間、攝受眾生。而阿彌陀佛更以「無量光」為號,自有其超勝於諸佛之義,如《大經》云:「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耀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觀經》亦云「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小經》:「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大阿彌陀經》「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般舟讚》:「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4]如此超勝之光明,表徵了阿彌陀佛的智慧,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六)云:

《往生論註》釋此言:「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智慧的外相,表示光明與智慧是一體的,只是體與相之別而已。……彌陀的光明沒有障礙,不受有形的障礙,也不受無形的障礙。有形的是物質界,譬如這個世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須彌山、阿鼻地獄,彌陀的光明都能透徹,也能救度邊的眾生,……從無形的精神界來講,不受眾生煩惱的障礙、無明的障礙、天魔的障礙、冤家債主的障礙,眾生內外都不受障礙,所以說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

智慧─實相(法性)身,真實功德相,彌陀自利之德,彌陀成佛因果,無礙光自體。

光明─為物(方便)身,不虛作住持,彌陀利他之德,眾生往生因果,無礙光照用。  

就是說:佛智是體、佛光是相、破闇(無礙)是用。那麼,光之「體」的阿彌陀之佛智(彌陀五智)又有何特勝?《大經》:「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上引《第十八願善導釋(六)解釋云:彌陀五智,總的是「佛智」,涵蓋餘四智,而四智又以「不思議智」為體;「不可稱智」是阿彌陀佛的自利,「大乘廣智」是阿彌陀佛的廣度眾生,「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不可思議。又說:五智乃佛的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5],我輩凡夫,只能仰信佛言,稱念佛名;然具體而言,這五智就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乃至十念,必定往生」,這是眾生也能信解的,因此,所謂「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也是彌陀「威神光明」,不可思議之所在。對於念佛人的具體受用是,彌陀光明無量無邊、永恆不滅、超越一切,能度眾生、拔諸苦,溫暖眾生的心、照亮「回家」的路。慧淨法師云:「彌陀的功德納入我心,彌陀的光明攝護我身;我在彌陀光明中,彌陀在我信念中,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燒木,一體不離。」

其次,就彌陀光明的性質與功能,又可略分如下,慧淨法師《彌陀十二光佛略解》云: 

多種光明;大分為二,一是常光,二是放光,又名神通光。……阿彌陀佛常光,凡於八方上下無央塵數諸佛國土無所不照,故彌陀光明有「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等之歎譽。……《大經》說到阿彌陀佛將為十方來覲的菩薩說法時,欣然口中放光,遍照十方國土,而言: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這也是神通光。

彌陀光明,略而言之有兩種:一種是色光,叫作「調熟光明」,起調熟作用;一種是心光,叫作「攝取光明」,起攝取作用[6]。……我們今生能生而為人,並能學佛,進而能信佛念佛,非自己之能,是蒙彌陀十劫以來以調熟光明,不斷調御成熟我等信心念佛,故法然上人稱此為他力佛恩。當我們生起信心念佛,佛便放光(心光)攝取不捨,現生護佑,臨終接引往生,往生之後成佛。

不同的示現,有不同的作用,以上只是二類略分,已足以讓念佛眾生驚嘆、感恩,而至心信樂,稱名願生了;《大經》又就此無量光,細開為十二:「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7]如是稱讚彌陀之十二光:「智慧光明不可量、解脫光輪無限齊、光雲無礙如虛空、清淨光明無有對、佛光照耀最第一、道光明朗色超絕、佛光能破無明闇、光明一切時普照、其光除佛莫能測、 神光離相不可名、光明照耀過日月。」慧淨法師《彌陀十二光佛略解》云:

十二光是阿彌陀佛第十二願「光明無量願」所成就,此十二光普照十方微塵世界,攝受念佛眾生。……彌陀光明德能無量,釋尊於《大經》舉出十二光。此十二光互攝互具,謂之不可思議;又總括一切諸佛光明,名不可思議。

如上所引,無量光與十二光,或總或別、可合可分,各有意義與功能,在彌陀乃悲智利他之示現,在眾生則是調熟攝取之受用,其中如何運作,非凡愚可略知,亦不須探求。

懺主此文以「淨光」為稱,或如《大經》十二光之「清淨光」,《往生論》云「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讚阿彌陀佛偈>云:「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此外,《普門品》云:「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皆可為「淨光」的解釋,或總括而言,乃因阿彌陀佛實相法身乃究極離垢之清淨,所放之利他(為物身)光明,亦是無染無雜之清淨,故名淨光也[8]

「慈誓攝我」

   從全文看,懺主的「願」與「誓」的對象似乎不同,在人曰願、在佛曰誓—所以,文前用了「願以〇〇照我」,文後用了「滿〇〇願」,乃就發願之人而說:(先)願生淨土[9](後)願度眾生;而「慈誓攝〇」、「佛昔本誓」、「如來大誓海」,則從立誓之佛而言。淨土三經,《大經》說彌陀有「誓」有願,其義或同或異:「吾誓得佛,普行此願」;「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發斯弘誓,建此願已」;「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觀經》於彌陀但說「願」而無誓:「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小經》唯(釋尊)三勸眾生發願:「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善導.釋>於彌陀之誓與願,似多合用:《觀經四帖疏》:「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往生禮讚》:「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那麼,誓與願可否細分其義? 通途佛教對此亦有兩種解釋,《摩訶止觀》云:「發願者,誓也。……施眾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無誓願,如牛無御,不知所趣。……菩薩生生化物,須總願、別願。」這是誓願不分;而《法界次第》云:「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誓與願似分別,「誓」乃克制其心,絕不食言;「願」則不達目標,絕不放棄--「誓」重其心(因),「願」求其行(果);無誓則願不起,無願則誓落空;兩種解釋都以「願」為主。徹悟大師亦云:「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成滿。」然而,在《大經》的彌陀之誓與願,其義之輕重,如慧淨法師<淨土法門的核心>云:

誓是一種決心,一種約定,也就是所謂的誓約、盟誓或賭注,為了要達成那個願望與目標,再苦也不停止、也要繼續,乃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有了誓,願才能徹入他的骨髓,成為他的生命。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又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是以佛的性命來跟我們的往生打賭的─有我們的往生就有他的成佛,沒有我們的往生就沒有他的成佛。……第十八願有「願」又有「誓」,欲生我國的「生」是願,若不生者的「生」是誓,……發誓必使我們往生。而第十九願、二十願,都只是願生但沒有誓生。

或可說,誓乃願的加強(增上)、決定,「出口承諾,使命必達」;或說,願是心情,誓乃意志;從眾生可解可行的教法而言,發願是「立下目標」,觸發其行動;可稱為「善法欲」,對一切善法有強烈的希求與成就之欲念,如發「四弘願心」、生佛國淨土;以百法之「五別境」而言,由清淨信,其心緣於所樂境而起善法欲(保有),於決定境而起勝解(堅定),於曾受境而起念 (憶持),於所觀境而生定與慧(專注、簡擇);也就是在各別境上,生起一種或多種心行。由發願而立誓,就有這五種心所的作用。其次,亦可以「五遍行」解釋:作意 (令心發動,起念)→接觸(根境識三,和合)→領受(於境起愛,情緒)→想見(於境取象,知覺)→思擇(令心造作,意志);「思」心所起行,有三種:一.審慮(加行),將行動而先審慮(欲起)。二.決定,起決定而將發行(必作)。三.動發勝(等起),發身語而作善惡。前二思為意(思惟)業,第三思為身語(作事)業。

   法藏菩薩發下四十八願之後,為了宣示絕不中止的決心,又發了「重誓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對眾生的一種誓約與保證;而後來成佛並立名「無量壽(阿彌陀佛)」,此「念佛必生」的約定,就法爾自然的實現了。《大經》云:

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慧淨法師<「三誓偈」略解>云:「四十八願甚廣,約之即是因地願行與果上名號,今以此三誓偈統攝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願之綱要,亦是淨土宗之根本。」若概言之,四十八願各有「不取正覺」之誓約,今又重說,乃以此偈顯示其「統攝諸願」「超世大願」「他力救度」「名號度生」及請求「現瑞證誠」的正直捨方便,直標其真實,也就是第十八願的「名號度眾生」;因此,三誓偈之第一(超世願)、第二(無量功德),一切願行[10]總歸於第三而化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總而言之,因地的法藏菩薩有願有誓,果地的阿彌陀佛則滿願滿誓:「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願我精進恆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弘誓永不斷。」這就是懺主<淨土文>所說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慈誓攝我」。

總之,只有佛能真的了解我罪業的去處,及救度的方法,於是以清淨之光照明我的自覺(機),以慈悲之誓攝受我的往生(法),讓我至誠的信受稱名,離苦得樂。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什麼是正念?【佛光大辭典】云:「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又分「世俗有漏」及「出世間無漏」兩種正念;或配以天臺四教(藏通別圓)而為「四忍」(伏,柔順、無生、寂滅);《無量壽經》云:「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志求無上道,為諸天人師」、「正念止觀諸通明力」、「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以上是通途修行的內容,不直接與念佛相關。 

淨土宗的正念,則是「於一切善惡境遇,心不錯倒而一心念佛」;《往生論》云:「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慧淨法師<《往生論》要義>云:

〈長行〉第一章「願偈大意」說:「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第二章「起觀生信」說:「云何觀?云何生信心?」皆顯明以觀察門為首,由觀察而生歸命願生之信心。……觀察門,總攝三嚴二十九種歸入「不虛作住持功德」之願心莊嚴,其核心是依《大經》第十八願;由觀察而生歸命願生之信心,落實於稱名一行,其攝化是依《觀經》由觀佛入念佛;先觀國土德,再觀佛德,再觀菩薩德,其次第乃是依《阿彌陀經》,先示往生之處所,再示往生之強緣,再示生後之得益。

善導大師云:「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往生也」、「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佛知眾生心雜亂,偏教正念住西方」;「無外雜緣,得正念故」;「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這些文句中的「正念」皆與攝心念佛(稱名),不雜不散而相關,也就是懺主此處之意:「端正憶念」,正而不雜的憶持[11]力,以此而一心專稱佛名。這樣的正念,建立在真實的安心與信心,從平生念佛得光攝,到臨終稱名佛現前,都是正念的因果。

   進而言之,慧淨法師云:「無常觀是菩提心之始;一切正念中,念死最尊貴。」淨土門的「現當二益」亦以命終之後,往生淨土而成佛度眾,利益最大。因此,念佛人的念死,除了同於一般人「無常」的警惕之外,特有「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的慶喜。「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佛聖來迎之果(因);「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正念往生之果(果)。《稱讚淨土經》說:「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妄念自止而正念安然,「既捨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如上之「不亂」與「不顛倒」,就是「正念」之義也。《法然上人全集》云:

真有往生之志,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之人,臨終無顛倒之事也。……平常之時常念佛故,佛必來迎;一見佛現,即住正念,……故信彌陀本願之人,懷疑臨終之心不可有。於臨終之時方念佛之人,彌陀亦為其立來迎之願;……若本念佛之人,未必強論臨終之相狀也。佛之來迎一定故,臨終之正念亦是一定,此理應存知於心也。

臨終佛迎之「正念」,可免於三惡道之恐懼及「三愛」之牽纏,慧淨法師〈《阿彌陀經》要旨〉云:

臨終之時,死苦來逼,從八萬塵勞門,責無量病身,……息將斷時,以阿彌陀佛之力,成為正念而往生。……三愛之心若起,魔緣得便,而失正念。此之愛心,善知識之力難除;能斷除者,阿彌陀佛之力也。善導和尚云:「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所謂「臨終三愛」是對眷屬家財之「境界」愛、對個人身命之「自體」愛、對未來生處之「當生」愛;此三種愛為受身之本,潤生之緣[12]在臨終「明了心」位,意識清醒之際,三愛未起,阿彌陀佛丶諸大菩薩來迎,佛光普照,心不顛倒,心生歡喜,正念往生。據傳善導大師作的《臨終正念訣》[13]云:「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乃是稱意之事」;這也可以是一種正念。然而,淨土宗人生前、臨終唯一的正念,應是「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說,稱名即是正念,所謂「淨念相繼」,稱名之正念即相應於菩提道。若能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即可安心歡喜,一心稱名,正念相續,畢命為期;臨命終時,佛來迎接,不貪不倒,即以正念而隨佛往生。

  若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專修念佛者,自成一心不亂,即是正念具足,《往生論註》:「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觀經四帖疏》云「望佛願意,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仗佛願力故,稱名乃勝妙正業,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是故,懺主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

     一種新行為至少重複 21 天,就成了習慣;小撇步:設定適當的目標→尋求同行的夥伴→創造美好的回憶。初、衝刺期:「微量改變」;中、無力期:「效果預期」;後、穩定期-「持續進行」。導向安穩的生活模式,逐漸提升身心質量。 

「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或「往生淨土,速得菩提」?

或問:求生淨土須先發菩提心嗎?什麼是淨土宗的「菩提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乃大乘所獨有,聖道諸宗各有其重點的詮釋,而同依自力在穢土發大願,修六度萬行,歷劫長久而終於成佛。龍樹菩薩《釋菩提心論》:「已知菩提心,大乘殊勝法,應勤加觀修,生起菩提心。為求自他利,三界無餘法,若離菩提心,佛亦無餘法。」《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者,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而《觀經》「淨業三福」之「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上輩三品發菩提心;此二經所說的發菩提心,是大乘教勸勉「堪能」者應發菩提心。道隱法師的《無量壽經甄解》亦云:「菩提心者,諸宗各別,其意不同。淨土宗意者,以願生淨土謂之菩提心也。」

淨土門攝受救度的對象是上至等覺,下迄逆惡的一切眾生;不論有無發菩提心的,一概平等普攝。《法事讚》:「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往生之後,緣彌陀本願力,自發菩提心。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云:「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淨佛國土心。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觀經》中上品、中中品是小乘人,中下品是世善凡夫,下輩三品是造惡眾生,生前都沒發菩提心,是往生之後才發起。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云: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14]

聖道門必發菩提心,乃成菩薩,這是依自力起修六度萬行所須的因地心(菩提五階:發心→伏心→明心→出到→無上);淨土門發不發大心,非關往生;但緣佛力起信願行而生極樂,到彼即得佛之果地覺(無上菩提心)。或者說,淨土行者以因地的「願生心」、果地的「度眾行」為菩提道,因心果行皆緣彌陀本願平等普救的功德力(完全佛力、絕對他力),非凡夫微弱之力所望及也,《大經》云: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若就本願念佛(弘願)門「自視極惡最下機,專修極善無上法」而言,是發不起聖道門的菩提心,有兩個原因:

1.自覺愚惡,自救不及,如何發長遠心、利他心?所謂怯弱下劣之人,只能仰靠佛力救度之易行道。

2.縱然有心,一時勉發大心,但不敵凡夫之業與性,「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徒增沮喪而無實效。

因此,淨土宗以「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為真實菩提心,才是每個人平生發得起,後生成得了的。蓮池《疏鈔》:「當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藕益大師《彌陀要解》:「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印光大師:「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眾生;……求生西方,方能宏法利生,任運度眾,自在無礙。」

   念佛生淨土,能速達菩提心、速滿菩薩願,成佛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到了極樂世界,煩惱不斷自斷。佛性現前,十方眾生「自他一體,冤親平等」;不必策發、鼓勵,自然具足;一人往生,就有一尊佛從極樂出,倒駕慈航於十方世界廣度眾生。這就是《往生論》的還相迴向「遊戲園林門」。慧淨法師〈法語〉

淨土法門才是五濁惡世之時,一生造惡之機的成佛之道,故是「時」與「機」相應之「法」。……「淨土門」是乘彌陀願力,往生淨土,在淨土斷惑證真,趣入菩提。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今自憶:此生以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

前文先說出我的歸命、求願,而所求之所以有用(滿願),乃因彌陀本願重誓早已成就,預備了我們所求的一切。也就是:(佛)過去發願→(我)現在說願→(佛、我)未來滿願。

《大經》彌陀四十八願,懺主獨以第十八願為「本誓」但也是取其意,而字句有增減,順序有調整;或許因為懺主重在作懺、發願,故【十要版】不僅保留「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原文,且當下自憶「此生以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流行版】刪除了這一段,跳過了「曾無一善且五逆謗法的極惡之機,能否(如何)念佛而得救」的論題。慧淨法師<下品下生深義—淨土宗之精華>云:

下輩三品曾無一善,乃是惡機,……唯依靠念佛而得往生彌陀淨土。若論下品下生之機,有三缺(缺時、缺法、缺力)一得(唯有念佛,來得及,修得來)。

佛以下品下生之機,突顯本願稱名,方法至簡至易,功德最勝最上;雖行者三業無功,然彌陀法體獨顯,且功超定散,不藉機作,是為本願稱名之弘願念佛。……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雖說十二大劫蓮花方開,此乃抑止之意,警惕不可犯五逆、謗法之重罪。

這是很重要的論題,最能凸顯彌陀本願的無限慈悲、平等普救、超世絕倫,是一切煩惱惡業眾生之所依,所謂「方法至簡至易,功德最勝最上」,因此,似不應跳過。懺主此處依經文而自省,確認此生「未犯逆謗」之罪,即以此為「得生淨土」的確信。雖是一種高僧的自我承擔,卻不適用於下品下生的「五逆、謗法」眾生;

而此問題的解答,仍以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未造「抑止」、已造「攝取」的俱到(雙向)說最圓滿;

然此之二業(逆、謗),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

這樣恩威並施而無所漏失的大悲救度,則包含了如懺主之「不造」及下下品之「已造」兩者,這才完整顯現了阿彌陀佛無所不用其極、平等無條件的大悲心與本願力。

《大經》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善導大師對此願的解釋,有三段取意文,文句與《大經》略有出入;《觀經四帖疏》〈玄義分〉:「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念法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往生禮讚》:「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三段文皆無「至心信樂」,而以「稱我名字(號)」代替;解「欲生」為「願生」、「十念」為「十聲」[15]

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根本就在第十八願,此願的核心就是專稱彌陀佛名;因此,<善導.釋>的「稱我名號」就成了淨土宗乃至整體佛教的核心與宗旨。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華嚴》奧藏,《法華》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印光大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16]

關於「第十八願」之重要性及其深妙性,在淨土三經及中國淨土宗祖師論著中,有詳盡而極致的闡述,尤其是慧淨法師的《第十八願講話》《第十八願善導釋》二書,可參閱細讀;並總結為<善導.釋>48字「本願取意文」,是最原則性、標準性的解釋,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法然上人云: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

[1]《大智度論》,菩提有五種:一、發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無上菩提,即如來地是。

[2]佛學大辭典】:其真智正而無有過之者,故云無上正智;於法無有不知,故云一切種智。《大智度論》46曰:「佛智慧有二種:一者無上正智,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種智,名薩般若。」

[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6〈15 十住品〉:「諸佛十種智。何者為十?所謂: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

[4]宋.擇瑛法師《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5]印光大師<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此之法門,以果覺為因心,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輩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獲實益。」

[6]唐.窺基《阿彌陀經通贊疏》:「光有二種:內光、即智內照理。外光、即身光外照也。此即身光也。金剛不壞之體。無礙解脫之身。如淨琉璃、表裏瑩徹。彼方境物、悉現光中。」

[7] 慧淨法師:曇鸞大師的《讚阿彌陀佛偈》可以說是淨土門中最高級上乘的作品之一,令人一讀,便感歡喜踴躍。第一首就是對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及阿彌陀佛淨土的方位作讚歎,使我們能夠具體的歸命於彌陀,願生其淨土。

[8]臨濟禪師語錄》云:「爾一念心上清淨光,是爾屋裏法身佛;爾一念心上無分別光,是爾屋裏報身佛;爾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爾屋裏化身佛。此三種身是爾即今目前聽法底人,秖為不向外馳求,有此功用。」這是禪宗對淨光的另一種解釋。

[9] 《四帖疏》:「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10]【佛光大辭典】以其所願之事,廣大普被眾生,故稱弘誓。……法藏菩薩之四十八願,第十八願稱為本弘誓願(本願、弘願、誓願、弘誓);此弘誓乃超越思慮之臆測者,故稱難思弘誓。阿彌陀佛廣大之誓願力,為眾生往生淨土強有力之增上緣,故稱弘誓強緣。即謂彌陀之本願弘誓,乃眾生往生之殊勝因緣。

[11] 依唯識「心所有法」五别境之「念」,是於所經歷的境界,記憶不失。《成唯識論》曰:「于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圓覺經》:「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由澄心凈念後,開啟智慧,觀照諸法,能因靜生慧;因定(止)發慧(觀),身心客塵,從此永滅。故《圓覺經》稱三摩鉢提為「幻觀」,以覺智力能變娑婆為淨土,地獄為天堂,苦樂、淨穢皆如幻化,猶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12] 或云「臨終的三種執著」:第六識善惡無記心,起「境界」愛。第七識有覆無記心,起「自體」愛。第八識異熟無記心,起「當生」愛。

[13]道端良秀:此文是否是善導之作另當別論,總之,宋代以後作為善導之作廣為流傳,成為版本而盛行流布於後世,在日本,良忠也大量引用過此書。由此看來,作為善導的〈臨終正念訣〉,其思想在宋代以後乃至日本都廣為流行。

[14] 以上參考許煌汶<略說淨土宗的發菩提心>

[15] 詳情參考: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略信示行,既依經文,也依傳承。<講義>云:「十念」有三種:1.十念之間,憶念相續,無有他想。2.一心專志,稱名十聲。3.連續十口氣,專心不散。

[16]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覆周群錚居士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