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呼吸

优雅

肖磊:民主党才能救美国

 

首先我们来研究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民主党真正的“威力”到底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一下美国现在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其实民主党属于典型的建制派理想主义者,而共和党属于实力派现实主义者,请大家先不要急着咬文嚼字来反驳我这个总结,需要大家继续往下看。


对于建制派理想主义者的民主党来说,有三个最重要的特点,第一个是人才的全球性,第二个是商业的平台性,第三个是政治的道德制高点。


这跟共和党有本质的区别,共和党在人才方面,有着严重的歧视性,因此就变成了白人优先的区域性,而非多种族的全球性;在商业领域,共和党核心利益在于单一产品的竞争力,属于产品型思维,而非平台思维,民主党则是平台思维;第三个是共和党并不在乎是否掌握了道德高地,“美国优先”并不是一句空话,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可以干很多国际社会明显反对的事情,民主党这方面要好很多。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旦民主党上台,中国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比共和党更加麻烦的竞争对手,因为如果共和党是一个站在明处且急功近利的对手,那么民主党就是那个站在“暗处”且深谋远虑的对手。


其实目前我们看到的中美的竞争,实际上都是看得见的竞争,但问题是,中美之间的竞争,未来更取决于那些看不见的竞争。


美国两党之争,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危险的政治游戏,但我们要从另一个层面来研究这个问题,我可以这样说,其实美国两党背后,存在一股强大的自发的,且很默契的国家意志。


我这不是说美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而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美国会从什么逻辑来解决问题,这就好比任何一个国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需要解决办法。


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把美国比作一只军队的话,民主党就是负责休养生息和搞后勤建设的,共和党就是负责冲锋陷阵的,所以大家会看到这样一个情况,美国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就让民主党上台,完了再让共和党上台去“冲锋陷阵”。


所以民主党上台后,往往更注重建立盟友,制定长久的经济策略,笼络人心等等,而共和党一上台,就开始寻找攻击对象,发起各种极限攻击,而后民主党再上台帮共和党擦屁股、恢复经济,然后再等待共和党上台继续发飙。


这种循环目前还在持续,也就是说,美国两党对于美国这个建立在“打仗”基础上的国家,实际上就代表了准备“打仗”和“打仗”两种模式。并不存在谁更友善的问题。


 

好,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以最近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来举例说明,尤其是我要告诉大家,民主党是如何屡次“重振”美国经济的,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拜登的未来政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美国陷入越战,以及跟苏联的冷战也较为被动,美国国内掀起了巨大的反战浪潮,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吸毒等人数剧增,艾滋病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传入美国并流行开来的。


而在同一时期,苏联在人造卫星、洲际导弹、空间站建设等等方面都领先美国,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美国科技水平似乎被苏联超越,整个七十年代,美国在美苏冷战中都处在防守的位置。


回顾整个七十年代,美国在共和党总统尼克松和福特执政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内外交困,1971年尼克松为了应对美国的“滞涨”,直接向全球违约,宣布美国不再履行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承诺(跟今天的特朗普退群毁约类似),以美元大幅贬值来刺激经济,但这并没有让美国经济好转,从1973 年到1975 年美国实际GDP 不仅没有增长,而且还下降了0.7%。


到了1977年,民主党总统卡特上台,而正是由于卡特的上台,美国得以休养生息和制定出了更为有远见的政策,为后来的继任者,共和党总统里根,奠定了打赢冷战和美国经济浴火重生的基础。


那卡特总统到底做了什么呢?


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一个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很多人知道1972年共和党总统尼克松访华,但其实尼克松访华并没有给中美关系带来更深层次的变化,中美真正的建交和关系升温,是1979年民主党卡特总统时代的正式建交,这给美苏冷战带来了决定性变量。由于中美正式建交,同年,苏联为了打通南下通道,破除美国封锁,并给中国施加西北方地缘政治压力,不得不入侵阿富汗,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导火索。




经济层面,1980年《拜杜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这一法案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影响,至今还在持续。


在此之前,美国虽然也拥有全球最多的人才和最好的科研环境,但由于更多的科研是政府资助,其科研项目产生的专利权,一直由政府拥有,导致整个科研领域的效率非常低,整个联邦政府持有的专利,只有不到5%转移到了市场,产生了很少的商业价值。总体来说,就是政府拥有很多专利,但没有动力和能力进行商业化,而私人部门有动力和能力实施商业化,但没有权利。


可以这么说,卡特任期内通过的《拜杜法案》,使得私人部门享有了联邦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从而产生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动力。后来整个里根时代的美国专利科技的爆发,以及对苏联竞争当中的经济持续性优势,其活力和动力的来源,实际上《拜杜法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熟悉的人类第一台个人电脑、第一个手机、第一张光盘、第一套操作系统等等,都是在《拜杜法案》签署后几年内诞生的。


那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在诸多大的国际博弈当中,共和党往往冲在前面,出尽风头,但真正背后的后勤功底,或者说基础,是由民主党打下的。



后来苏联解体,共和党总统里根1989年届满卸任,因打赢冷战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因此而后接替里根的依然是共和党,即老布什总统,而老布什上台后,就发动了以高科技主导的海湾战争,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开启的精确制导和超视距打击令世界目瞪口呆,从此人类战争进入了新纪元。


但问题是,美国在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陷入了二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老布什以多次降低利率和加速海湾战争刺激经济,但也难以摆脱衰退。


最终,老布什连任失败,民主党人克林顿在1993年上台,其口号是“笨蛋,问题还是在经济”。于是,克林顿在其竞选文件《复兴美国的设想》中,宗旨性的提出了:“50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网,使美国在以后的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使美国再度繁荣,就要建设21世纪的‘道路’,它将使美国人得到就业机会,将使美国经济高速增长。”


大家应该知道克林顿所说的21世纪的“道路”是指什么。克林顿政府经过了详细的酝酿之后,在其上台后的 1993年9月15日,发表了一份题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动议”的文件,在文件中他将这一战略称之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这就是后来被大家熟知的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按照当时的计划,克林顿政府将通过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的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到了1994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旨在通过卫星通讯和电信光缆连通全球信息网络,形成信息共享的竞争机制,全面推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如今被大家熟知的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乃至后来诸多美国互联网巨头的诞生,其实最重要的一个推手就是当年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一计划同时也给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称霸世界奠定了基础。

 

克林顿之后的共和党总统小布什,能够耗费数万亿美元去打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争,实际上也是由于有当年克林顿时代积攒下来的雄厚“基础设施”,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经济所带来的联动和规模效应。发展至今,美国已经拥有了新的霸权,即互联网霸权。

 

那很多同学可能要问了,小布什之后的奥巴马也是民主党,为美国经济做了什么长远规划呢,好像没听说啥啊,我可以告诉大家,正是由于奥巴马的上台,美国内部的协调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美国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重要支撑。


奥巴马的说服力和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使得不仅推动了应对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而且还推动了全民医保这种在美国很难想象的法案的通过,另外奥巴马竟然还说服美国国内签署了伊朗核协议,要知道美国铁杆盟友以色列、沙特,以及美国国内传统势力都是反对这一协议的,但奥巴马通过一顿眼花缭乱的操作,硬是把协议给签了。当然,特朗普上台后立马就给撕毁了,但这并不能否认奥巴马政府具有建设性的长远布局能力。


关于具体的科技和经济层面,奥巴马政府也并不是没有建树,我只举一个例子,比如奥巴马推动的发展清洁能源的计划,对经济产业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历史性的。


奥巴马的上台使得传统汽车行业和石油行业对新能源汽车的压制被大幅削弱,特斯拉得以快速发展,比如奥巴马上台一年后特斯拉上市,如今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元,成为又一个美国收割世界的超级品牌,市值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传统汽车公司丰田的2.8倍,是德国大众的5倍。


我还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中国用政府力量来发展新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支持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恐怕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将是美国的天下。目前已经有三家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入了全球汽车企业市值前十。欧洲和日本也都不是美国对手,互联网行业的历史将会重演。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这都是泡沫,由于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我就不展开来说了,此时我只想问一句,今天我们还会认为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当时大跌的亚马逊、谷歌等,就能用一句泡沫可以总结的吗?


特斯拉这种超级品牌在美国的出现,绝不是偶然,德国和日本传统汽车企业也很强大,环保意识也都很强,为什么没有诞生像特斯拉一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呢?美国同样有着通用、福特等等强大的传统汽车品牌,石油比德国和日本更加便宜,新能源汽车本应该没有市场啊,为啥还是出现了特斯拉这样的品牌,这是需要思考的。


一个公司的市值可以有泡沫,但历史趋势滚滚而来,这就好比你依然觉得特斯拉,以及中国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有泡沫,但电动车是历史趋势。


美国民主党坚持发展清洁能源,除了所谓道德层面关注人类命运,其实最根本的逻辑是它可以刺激新技术和新商业的出现,而新技术和新商业本身就是美国“收割”全球的前提条件。


另外,奥巴马政府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如果特朗普政府很好的协调推动的话,估计刚刚东盟和中日韩澳新等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恐怕也就没那么顺利了。


说到这里,你还觉得奥巴马什么都没做吗?


 

至此,很多同学可能会说,这不是来给美国吹牛的吗?其实真还不是,因为我们必须要要搞清楚民主党和共和党真正的区别,才能知道美国这样一个依然称霸世界的国家,历史以来是如何应对自己身困局的,如何建立新的竞争逻辑,并一次一次反败为胜的,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更加深入的调整自己,尊重对手和学习对手,来应对新的挑战。

 

当然,如果仅仅回顾过去,看看历史书就好了,接下来我还要带着大家,看看拜登这届民主党政府会采取何种策略来拯救撕裂的美国,以及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从而找到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


我可以这样说,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几乎都低估了拜登可能采取的非常时期之非常策略。其他的我就不详细说了,我这里只说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关于人才的问题,第二个是关于科技发展的问题。因为民主党擅长此道,而这两个方面我认为会对未来中美竞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人才的问题。


按照拜登的承诺,在其上任后的100天时间里,要向参议院递交一项移民议案,为美国超过1100万的无证移民提供取得公民身份的机会。




请注意,这看上去似乎很不切合实际对吧,因为美国共和党和保守派一直就认为,是非法移民等抢了美国的工作,特朗普要求赶走这些非法移民,收紧签证,并修建墨西哥墙等,那拜登上台为什么要一下子给1100万的无证移民提供取得公民身份的机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民主党并不认为美国工人的工作是被这些非法移民或中国抢走的,而恰恰是因为美国缺少劳动力竞争优势,致使制造业优势丧失,企业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很多人也就失业了。


如果给千万级的无证移民以合法的身份(非法移民可选的工作非常有限),那将增加美国各个领域劳动力的竞争,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留在美国。


那大家再想想,在底层劳动力市场,拜登政府都会采取如此大胆的策略,那高端人才市场呢?有人在最近的发布会上问道过这个问题,拜登的回答是:“再坚持一下,我快上任了”。


按照预计,拜登将取消美墨边境“修墙”计划,并会通过颁发行政令的方式来促进非法移民的家庭团聚。拜登还表示他将“立即取消”针对于13个穆斯林国家来美国的旅行禁令和移民限制。


拜登还计划将DACA(童年入境者暂缓行动)永久化,这个行动是什么意思呢,DACA是2012年由前总统奥巴马签署实施的一项移民项目,规定在美居住5年以上且在16岁前首次进入美国的31岁以下非法移民,若无犯罪记录,可申请有效期为2年的DACA身份。2017年9月5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废除“童年入境暂缓遣返”(DACA)移民项目。


当然,放开更多移民也存在很多风险,但按照民主党的逻辑,其实不放开的风险更大,因为美国的活力,以及竞争力,更重要的是美国领导世界的合法性来源,就是“移民社会”这杆大旗。


如果让大家越来越觉得,美国仅仅是白人的美国,恐怕其口号就不得不变成“美国优先”,还如何领导世界?民主党的目的,就是要让世界觉得,美国依然是世界的美国,这看上去是简单的自圆其说式理论论证,但如果忽略了这些论证逻辑,美国故事就讲不通了,就会动摇美国的世界地位,美国历史的循环和延续都会被打破,所以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那民主党就不担心种族撕裂的问题吗?其实也非常担心,但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让美国时刻处在全球的领先位置,只要美国依然是全球科技最发达,经济活力最高的经济体,那么种族问题就是小问题,因为大家都离不开美国,都在享受美国的经济发展红利,所以闹一闹也就过去了。


所以,移民,以及对全球人才的吸纳,能够保持美国在人才和研发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了足够的房地产、教育、资本和市场流动性,这是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了这样的优势,就可以在全球获得更大的超额利润,这些超额利润流入美国,美国就有足够的经济和财政来解决内部问题,比如这次新冠引发的问题,就可以用足够的财政资源去补贴,但美国的财政资源是哪里来的呢?很简单,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才,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企业,来维系着美国的美元霸权、国债(财政)霸权、科技霸权和军事霸权。


因此,吸引全球人才和丰富劳动力市场,本身就是解决美国内部矛盾,并持续拥有竞争力的终极战略。


 

除了移民,拜登在解决内部经济长远发展问题方面,还将采取一个比较隐晦,但未来可能会非常重要的措施。


我在前文中提到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卡特政府期间推出的《拜杜法案》,这一法案给美国科技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实拜登最近任命了一个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真实的意图。


根据最新的消息,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大学法学教授钱为德受拜登团队委任,加入美国商务部过渡团队,成为该团队唯一的华裔女性。


其实我关注的并不是钱为德的华裔身份,而是作为美国知名的知识产权法专家,被邀请加入拜登团队其实揭示了拜登团队更加宏大的政策意图,拜登政府更为真实的战略是要颠覆和重塑美国现有科技创新市场环境。


我给大家说一下钱为德是做什么的估计大家就明白了,其实钱为德作为一个专利法专家,其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她认为,目前美国的专利法系统过于严格,导致许多在原有技术上创新的发明家,因无法支付高昂的专利费而丧失创新动力。另一方面,目前的专利法也让生产商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专利费用,从而使专利科技的量产化和实用化面临挑战。


其实翻译过来就是,降低基于二次创新的成本,不能让那些一旦握有专利,就漫天要价和限制基于该专利的二次创新的行为。另外就是,不能恶意的发起对生产商的专利诉讼,说白了就是生产商可以适当的“抄袭”,迅速生产并投放市场。


当然,我解释的也并不精准,但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一下,我个人认为一旦在这个领域美国有所突破,而制定出一系列的法案或策略,那意味着美国将再次获得了类似当年《拜杜法案》一样的创新和生产力量。


尤其是第二条,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的技术不够先进,美国的生产商就可以“抄袭”其他国家的专利来搞生产,而且在专利诉讼的时候,是要偏袒生产商的,关于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战略上应对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美国已经为未来中国可能的超越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技术先进,美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直接“抄袭”(大概意思),而法律更偏向于生产者。请注意,美国是国内法大于国际法,也就是说,一旦美国国内法有这样的倾向,意味着给美国企业“抄袭”生产带来了合法性。

 

说到这里,我可以做个总结,从我提到的关于移民和科技专利这两个方面来看,拜登从根本上已经扭转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逻辑,特朗普政府认为是中国等抢了美国人的工作,但拜登政府认为这是美国劳动力竞争缺失所致;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盗窃”美国技术等等,而拜登政府认为这样指责没有什么意义,美国应该做的是制定更好的创新环境,继续引领创新,并且还考虑到了如果对手在创新领域超过美国,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大家应该能看明白什么意思了,如果说特朗普政府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对手,那拜登政府就是把所有的问题,自己扛了下来,然后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大家再想想,目前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个时候谁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更大?我认为恰恰是向内寻找答案,“深谋远虑”的民主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