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
解颜

教育,心理,历史

甘地思想和生平简介(6)非暴力抗争运动的诞生

非暴力抗争行动不是在挑战对手的底线,而是在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忍受力的底线。如果抗争者把希望寄托于对手的退却,就会为了等到这个结果而焦灼难耐,就会因此变得脆弱不堪。中国古语“无欲则刚”和“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

1906年,德兰士瓦省政府通过一项法案,要求所有的印度侨民,包括妇女和8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到政府注册、按手印,否则将罚款、逮捕或驱逐出境。这是南非白人社会挤压印侨生存空间的又一场战役。印侨将这个法案视为奇耻大辱。

9月11日,在数千人参加的大会上,甘地提出了他的行动方案:所有愿意参加抗争行动的人不去政府注册,但不使用暴力、也不拒捕,而是自愿被投入监狱或被驱逐出境。

面对情绪激动、摩拳擦掌的与会者,甘地就行动的细节提出几个建议:首先,运动不应该是多数人裹挟了少数人,而是只能出于完全的自愿。其次,这些行动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要想象我们的行动会对本地政府、英帝国政府或印度政府造成什么影响。每个人都应该只问自己的心,只有内心的声音确定自己有把行动坚持下去所需要的勇气,他才可以参加,他的行动才会结出果实。”【21】

甘地在此阐述的原则是他的运动一再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非暴力抗争行动不是在挑战对手的底线,而是在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忍受力的底线。如果抗争者把希望寄托于对手的退却,就会为了等到这个结果而焦灼难耐,就会因此变得脆弱不堪。中国古语“无欲则刚”和“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甘地警告大家可能会遭遇的后果:

“一方面,参加抵抗运动的人必须是十足的乐观派;另一方面,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所以我必须说清楚在这场斗争中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我们现在这些在场的人最多有三千人。然后想象其他的一万印度人不参与。我们就会被当局嘲笑。并且很有可能许多最初很坚决的人碰到第一个挫折时就会退缩。我们可能会坐牢,在里面我们可能会被侮辱。我们可能得饿肚子、忍受酷热或严寒。我们可能得去作苦力。我们可能会被狱吏抽鞭子。如果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在坚持,他们可能会被重罚、他们的产业可能会被没收、拍卖。”【22】

甘地没有信心满满地向大家宣告:胜利一定会到来。把希望寄托于大功一定告成的抗争者就像赌股市一定会大涨的投资者,一旦看到现实滑向希望的相反方向时就一片恐慌,然后作鸟兽散。真的勇气来自敢于面对失败。在暴力的战场上,不决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在非暴力的战场上,总是指望着对手会不战而溃的抗争者最后也只能是把自己碰得灰头土脸。

抗争运动开始之后,正如甘地所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数千人被捕入狱,一些人被驱逐回印度。有些人在压力之下退出,但许多人与甘地一起坚持。运动的消息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印度和英国都爆发了声援南非印侨的抗议活动。经过了八年的拉锯战,甘地和同工们作出许多牺牲之后,政府被迫做出让步,印侨的权利得到了维护。

甘地为这种群众运动的方式取名时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把它定名为satyagraha,来自古吉拉特语:satya 意为真理,graha 意为坚持、坚决、力量,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真理的坚持,或真理的力量。这可以理解为:比起有钱、有枪的统治者,抗争者几乎是一无所有,除了一点:大众心中的公正是站在自己一边的;换句话说,抗争者的力量来自于真理。那么,只要围绕着这个力量源泉来设计自己的抗争运动,就有胜利的可能。反过来,一旦抗争者诉诸暴力,抗争就变成了权力争夺战,真理就不再站在他们一边,他们就把他们仅有的强大力量丢在了脑后。

Satyagraha中的真理不仅是伦理意义上的真理,也是可行性意义上的真理。强势方的权力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的,暴力是其强项,所以弱势方如果诉诸暴力,他们难得有获胜的机会。即使弱势方通过暴力打败了强势方,因为新建立的社会秩序是靠暴力得到的,它必须要靠暴力来维持,所以问题的本质并没有解决。一个全新的不靠暴力来维持的社会秩序只能靠非暴力的手段来达到。

Satyagraha的基本特点是:以非暴力的方式拒绝执行当权者的命令;自愿接受当权者的惩罚;所有的参加者都是在完全了解自己的行动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之后出于自愿参加。这样的群众运动在中文里可以翻译为非暴力抗争运动。

甘地一再强调非暴力抗争运动不是弱者的运动。南非的抗争运动历时八年,参加者在实际生活中的损失惨重,非勇气绝大者不可能坚持下来,并且只有一时之勇也远远不够。这可作为甘地的论点的旁证。

后来甘地进一步拓广了 satyagraha 的含义,认为它不只是一种抗争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其理论来源是印度教的不伤害原则 (ahimsa),包括对人不施恶行、不说恶言、不起恶意。这些在每个人的每日生活中都用得上。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处理日常生活的冲突时不去有意驯服自己的恶意、恶言和恶行,他在抗争运动中也不会有非暴力的诚意。

不伤害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个原因是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往往是出于恐惧感,而不是出于对他人的真正的善意,那么一旦恐惧感不再存在,许多弱势者就会成为作恶的急先锋;另一个原因是,多数人都不难以善意对待自己喜欢和敬重的人,但很难对自己不喜欢、鄙视、憎恨的人也施用善意。所以只有在每日生活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陈习,把不伤害原则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把它也变成有效的抗争方式。

在这里可以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南非印侨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是否值得?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如果不去抗争,印侨就需要付出另一个代价:永远忍受二等公民的屈辱。所以这是一个价值权衡取舍的问题:是抗争而承受物质损失的代价更大,还是不抗争而作二等公民的代价更大。二者只能取其一。世界上本来并没有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的幸福生活。

其次,甘地的运动最终迫使南非殖民政府做出重大让步,所以运动虽然付出了沉重代价,但结果是成功的。

最后,即使政府最终没有让步,抗争者在抗争中就已经在不伤害他人的同时伸张了自己的自尊。成功的过程也是成功。

甘地在后来回到印度之后又组织过许多次非暴力抗争运动,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最后成为全国数千万、上亿人一起参与的壮观景象。

甘地设计非暴力抗争运动的框架时年仅36岁。这一方面说明他的政治天才,另一方面这也是他勤奋的“真理实验”的结果:其时他已经是有十年维权经验的老战士了。

1909年,甘地远赴英国,到帝国政府那里争取印侨权利。他在伦敦见到不少主张用暴力手段把英国人赶出印度的印度年轻人,其中还有人诉诸于暗杀行动。这让甘地开始思考印度的前途。

“即使这些凶杀手段能把英国人赶出印度,那谁会接替英国人来统治印度人呢?唯一的答案是:那些杀人凶手。……不管杀人凶手是黑皮肤还是白皮肤,印度从他们那里得不到任何东西。” 【23】

“所有人都得到福祉就是我的爱国主义。如果我可以从英国人那里得到它,我会对他们鞠躬感恩。” 【24】

参考文献

【1】                Gandhi, M. K.,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 with Truth (《我的真理实验》;下称“实”).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5.44

【2】                实 1.5

【3】                实 1.6

【4】                同上

【5】                实 1.7

【6】                实 1.14

【7】                实 1.25

【8】                实 2.5

【9】                实 2.7

【10】         实 2.14

【11】         同上

【12】         实 2.25

【13】         实 5.15

【14】         Gandhi, M. K. The Green Pamphlet - The Grievances of the British Indians in South Africa: An Appeal to the Indian Public. manybooks.net

【15】         实 3.3

【16】         实 3.1

【17】         实 3.9

【18】         实 3.11

【19】         同上

【20】         实 4.13

【21】         Gandhi, M. K., Satyagraha in South Africa (《南非的非暴力抗争运动》;下称“南”).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第12章

【22】         同上

【23】         Kripalani, K., Gandhi: A Life (克里帕拉尼:《甘地的一生》;下称“克”). National Book Trust, India, 90页

【24】         克 91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