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
解颜

教育,心理,历史

甘地思想和生平简介(2)在伦敦

甘地的思想斗争是两种外界的大力对他的争夺:先入的一种来自他从小浸润于其中的宗教传统和他在母亲面前的誓言,后来的挑战者是强大的英帝国的文化。他被夹在当中,不知道自己的落脚之处在哪里,直到那本书的出现。从心中接受素食似乎是甘地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他发现他不必跟随外界的潮流,只需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1888年,在甘地父亲好友的劝说下,18岁的甘地远赴伦敦学习法律,希望由此踏上通向印度上流社会的捷径。母亲答应儿子出洋留学的条件是要他起誓三件事:不吃肉、不喝酒、不接近别的女人。在甘地家乡的宗教传统中,起誓是人对神的许诺,是不可以轻易违背的事。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伦敦则是全世界的中心。羞怯的年轻人甘地来到这座威风凛凛的大都市,操着蹩脚的英文,惶恐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各路朋友都劝他食肉。甘地一方面坚持苦守誓言,另一方面心中也在苦苦斗争。这斗争从高中时代就开始,在伦敦达到了白热化。

他也置办了西装、礼帽,参加了跳舞课、小提琴课、演讲课,努力让自己的仪容做派显得像个英国绅士。

有一天他在一家素食餐馆买到一本论述素食好处的书。

“从读到这本书的那一天开始,我可以说是成了一个出于选择的素食者。我珍视在母亲面前发誓的那一天,一路走来时也为了真理和这个誓言一直坚持戒肉。但在内心深处,我却觉得每一个印度人都该食肉,也盼望我自己某一天能自由地、公开地成为肉食者,并且说服更多的人加入。但现在我选择素食,而我的使命也将改为宣传素食。”【6】

甘地的思想斗争是两种外界的大力对他的争夺:先入的一种来自他从小浸润于其中的宗教传统和他在母亲面前的誓言,后来的挑战者是强大的英帝国的文化。他被夹在当中,不知道自己的落脚之处在哪里,直到那本书的出现。

从《实验》的叙述来看,从心中接受素食似乎是甘地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他发现他不必跟随外界的潮流,只需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他也发现装扮英国绅士的努力的可笑。他退了跳舞课、演讲课和小提琴课,从经常下馆子改成自己做饭,从出门坐车改成步行。他发现这些改变让他活得更“真实”、给他“无边的快乐” 。

1891年,21岁的甘地在伦敦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但那时的他还是人一多就说不出话来,如何当好一个律师?他对前途忧心忡忡。

“我对印度法律和伊斯兰法律一窍不通。我连怎么写诉讼状都不会。听说梅赫塔爵士在法庭上的辩护像狮吼一样雄壮 – 他怎样在英国学到了这样的本事呢?不要说达到他那样的能力,我连能不能靠法律糊口都没有信心。”【7】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