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煥麟
蔡煥麟

從事軟體開發十餘年,除了寫點程式,也寫文章、出版電子書。

方格子 vs. Matters 之二:回應與延伸討論

我的上一篇文章〈方格子 vs. Matters〉獲得了一些朋友的留言回覆,我認為可以拉成一篇文章,成為續集,以補第一篇文章的不足。同樣的,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正、補充。

由於一些朋友的留言回覆,我才注意到 Matters 平台上面也有其他人分享他們使用各家文章平台的經驗與感想。我讀了一些,也順便在此回應。

首先,@畢業後還未找到工作((容我簡稱「畢兄」)留言說道:

「一看見方格子插入 gist 的方法,已經覺得方格子好難用,直接skip掉⋯⋯⋯
方格子到底有沒有潛力,我還未能肯定。」

我猜想這當中應該有什麼誤會。插入 gist 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一種,也就是插入 gist 連結或指令碼,應該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又或者是我孤陋寡聞,不知有其他更快速簡便的方法可以插入 gist 程式碼區塊。這部分並沒有得到後續回覆,也就只能討論到這裡。

至於「方格子到底有沒有潛力」,我跟方格子沒有任何關係,用不著幫它說話。但我覺得這句話其實並沒有說得具體明白,「潛力」指的是什麼潛力。同樣的,也無法進一步討論下去。就我個人來看,目前方格子平台還在持續改進,相當值得期待。

另外,在〈創作平台比較:Medium、Matters、方格子、Facebook、Instagram〉這篇文章裡面,畢兄提到方格子不太好用的地方有三點(以下原文照錄):

一. 申請作者不是按鍵就行,要另外申請等審批。
二. 版面設計因為很多選擇,需要時間去習慣和找出合適自己的排版。
三. 收費計劃自己定,剛進入這個市場要去學習怎樣定價格,對我來說有點麻煩。

我只能同意第一點。

的確,方格子有許多地方還沒有寫成網站的功能,我也曾向方格子平台建議過。不只是申請作者的程序有人工審核(這也有好處:確保實名註冊),專題的訂價如果要修改,也得發信請站方協助。

第二點,版面設計有很多選擇而需要習慣找出合適的排版,這我就不明白所指為何了。我想也是個誤會。方格子的版面設計相當單純、單一,就跟 Matters 類似,簡明、乾淨,你要把它搞成像痞客幫那樣都不容易。

第三點,收費計畫肯定得由作者自己訂,否則誰能幫你決定你的作品應該像讀者收多少費用呢?這部份得自己學習,然後按實際狀況逐漸修正。平台並沒有給你任何限制(文章當然也可以不收費),但卻把它算在方格子頭上,這邏輯不對。

那麼,在方格子上面經營的作者能夠賺錢維生嗎?不妨參考 @徒風 的留言:

在方格子寫文章賺錢,是動真格的。有的人光寫文章月入數千至上萬元的都有。

關於版首「熱門文章」

@gai 留言提到: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非站方決定的熱門排序。把文章是否被曝光的權力,放在社區手上,我覺得會比放在某個不透明的編輯中心好——社區是你可以施加影響的,但是中心台就比較難。

這的確說到我在方格子上面有過的困擾。我有一篇文章,是在推介 LikeCoin 的,我在方格子上面發布之後,反覆查看了幾次,就是不會出現在推薦文章區塊裡。其他發布的文章,反覆查看幾次,總會發現出現一兩次出現在推薦文章。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我自己碰巧錯過了,沒看到它登上版首的推薦文章區塊。所以我也只能在心裡嘀咕、瞎猜。

然而,Matters 在沒有編輯把關的情況下,也難免讓人擔心許多同類型的文章同時佔據黃金版面。雖然這些文章可能也只是佔據一陣子就會離開,但是這類文章的生產速度通常比較快,也許過不了多久,又有新的標題、但口味相同的文章出現首頁。大家看久了,恐怕也會心生厭煩吧?

就如 @仰子 留言中說的:

「不知是否演算法的問題,版首熱門文章都是政治類的,而且部份留言討論都是很激烈、情緒化或人身攻擊性。」

長此以往,Matters 首頁可能會變成流動快速的政治論壇,或者時事新聞的旋轉壽司檯。

當然,方格子由站方挑選推薦文章,口味也不見得符合所有讀者。然而,平台首頁上方的文章分類,可讓讀者迅速跳開首頁推薦文章,而自行找到想看的文章,如下圖:

我真希望 Matters 也有這樣的設計。那麼我就只需要點一下我想看的分類,而不用在一長串我沒興趣的文章裡尋尋覓覓了。

方格子還能讓作者自行組織文章分頁,很適合規劃與發展成一本書或一系列文章。這個部分就不詳細介紹了,不然看起來難免有人懷疑方格子給了我多少錢替他們宣傳。我寫的,是句句肺腑,來自個人經驗。

Blogger、Medium、痞客幫

我寫部落格至少有十二年,都是使用 Google Blogger。中間當然也有嘗試使用其他平台,但是都覺得不盡理想,所以一直還是使用 Blogger 平台。

Medium 的出現,曾讓我嘗試移轉過去,但就如諸位朋友提過的,Medium 對中文的寫手來說,並不是很好的選擇。例如 @仰子 說的:「Medium重心在英語文化圈,只能當作文章存放平台,不能寄望藉平台給你帶來互動。」

至於痞客幫,我可能要得罪人了……

我從未試過痞客幫,因為我不喜歡它的版面,總覺得太花俏、凌亂。上面許多部落格,看得出來是直接套用平台提供的版型,老實說,相當醜陋。我不確定是格主本身的問題,還是平台提供的版面就是偏像這類風格。也許痞客幫熟手可以留言解惑。

寫手策略:二刀流、三刀流、甚至更多

@kyo在〈Matters & Medium:我的寫作二刀流配置說明〉文中提到寫手的一個策略考量。我狗尾續貂,這裡也稍稍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我的文章,粗略可分為三類:一是硬梆梆的資訊技術文章(you know, 程式設計、網路、主機等等),二是閱讀、寫作、與出版,第三類則是一些喃喃自語、隨筆。

寫技術文章或出版類型的文章時,我常常會一併思考:這篇文章未來有沒有可能變成我的新書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有時會先以一本書的規劃來思考是否值得寫一篇文章。

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只是日常的記錄,卻也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重新發現它的價值,無論是二次創作,或者納入新書成為其中一章。

以上三類文章,我幾乎都會先發在自己的部落格(Google Blogger 平台),等到改得差不多了,便會轉發至其他平台,包括方格子和 Matters。一來增加曝光率,二來多增加一點獲得 LikeCoin 拍手的機會。等到分量足以成書,他們又會出現在 Google Play Books、讀墨、樂天 Kobo,甚至 Amazon KDP(將來有機會再分享這個部分的粗淺心得)。

那麼,我大概可以算是三刀流,或是四刀流吧。^_^

就寫到這。Happy writin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