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
Fu

連結城市文明與荒野豐盛中的各種可能性 | 自然書寫 | 詩 | 散文 |

山稜組曲1

金黃的櫸樹在燃燒卻也挽留不住寒冬冰河雰雰的決意,劇烈的、緩慢的、湧動著、靜止著,歲月浮生交替,溫度仍在擴散,在風的張口與雲的閉口間,不曾中斷。
南阿爾卑斯山系(紐西蘭)

當思緒拂過回憶的平原,有些觸感在指尖拂過時突起,心中若是有一片草原,便有著一群山巒,如南阿爾卑斯山系,綿長矗立在紐西蘭南島的西側,紋理鮮明,記憶深刻。

時序拉回2018年9月,從澳洲墨爾本飛往基督城的航班,那時是白天,機長溫和地廣播,請我們俯望窗外雪白的群山,冰河峽灣在中,長白雲之鄉,那時還不知將與這塊土地結下一段悠長的緣分。

過了好些時日,暫且先省略一段機緣,便拿著工作簽證,寓居於群山之中。正式成為此處的村民。

視野,很難不融入環境的環抱。
從台北到Aoraki/庫克山村,所見所想的「視界」,開始因為差異而衍變。
走在在城市裡,你瞠目地文明的高樓矗立,如雨果筆下喧囂鳴放的大教堂時代,只是現在的工程方法更是了得,從疊石木造到鋼骨水泥,你的眼睛只能平視這龐然大物的腳底,抬頭的視野,高樓的塔身放射性向天頂收縮,刺向藍天,匡啷一聲,僅剩破碎的天空散落與雲朵共同載沉。

人類嘗試用不同的方式,直撲撲地展現著自己,在甸甸石塊與七彩玻璃的堆疊中,嵌合著人們各自的不凡故事。

應承著自己往高處堆疊的光明想望,憑信這麼做,將貼近知識的真理,企及繁星。


當上到嵰嶮的山稜,似乎也是如此。

在這條南阿爾卑斯的稜線上,不單獨人類作用攏起厚重的地殼,白蛾在月下撲翅、奔跑的巨大恐鳥在大地踏拓,當你將身體貼近大地,都能感受其震動,金黃的櫸樹在燃燒卻也挽留不住寒冬冰河雰雰的決意,劇烈的、緩慢的、湧動著、靜止著,歲月浮生交替,溫度仍在擴散,在風的張口與雲的閉口間,不曾中斷。


Mt Sebastopol 1468m

2019,4月

日出的光束從東方的遠山射下,明塊在原野上慢慢從容地移動,當你也被收進明處,你看見細微塵粒的反光,在空氣裡一點一點亮著。

那是剛入職的沒多久的清晨,與S相約去村莊的西南角的一條山稜,那時路面仍因昨夜的濕氣,妝點滿一粒粒晶瑩的露水,在清晨的陽光下閃耀七彩光芒。

不久抵達了登山口,那是條野溪上有一小橋橫過,走在小橋上,溪水宛如一條銀莽,自被冰河的凍結中解放後,從上游翻騰而下,伴隨著來的是多年的等待,是憤恨疾首還是幡然懺悟,你們今天相見,殊知是命運還是悄然,銀莽已經竄出思緒之外。

一段陡坡,彎彎折折上到了遊客路線的盡頭,紅池(Red tarn)
紅池是一個高山湖泊,池裡的紅色水藻在秋陽的照射下漾滿絳紅水光,湖面也倒印著奧洛基/庫克山的倒影。

一路上有種當地人稱做「雪果」的白色漿果,生長在灌木叢下下的地衣林中,此地的秋日略為寒冷,正式結果的時機,S 此時將剛剛收藏在衣囊的雪果遞給了我,也許是揣在手中有段時間了,雪白冰冷卻帶有體溫,放入口輕咬了一口,其滋味清甜幽遠,像谷地鬱積的水氣雲霧遇上寬廣的平壤,綿長地吞吐絲絲雲翳。

之後再往上,就是畫外之地,我和S左右顧盼了一番,抓緊遊客來往的視線破口,突入了一條小徑,復登上稜,約莫20分鐘,遊人的聲音逐漸被寂靜所掩蓋,只剩破稜處後的風聲在耳邊刮著,S停下套起了黑色的防風外套,那是你特地從台灣帶來的,欲來擋異地高處的風寒。

路途上,植披不停地在變換,越往高處,生命都越難以生存吧。

從在林木下散走,到灌木叢中穿梭,此時正攀爬在山脈露出的岩塊肌理,上到斯巴特波山的稜線是滿滿的碎石,寂寥蒼悲。有道是:「高處不勝寒」,我想除了寒冷,在稜線上還有各種力量會使你折服,有疾風和厲雷,有烈陽與暴雪,讓稜線上的石塊,崩隆坼碎,也包括踏上岩稜的你,不過同萬物一氣,你們都碎裂的理直氣壯、碎裂的心甘情願。

破碎的機轉來自環境的元素,英文稱作「elements」其實是一個中性的詞彙,代表環境帶給人的各種刺激,難以歸類這樣的影響是好的壞的,從屬每個人的主觀切想。只是越往高處,作用越發強烈,造就了破壞性的積累。

你會渴求世間人世的苦難與美好嗎?你不知道,但以後定會往返在此碎石岩稜,有時嚮往更高的震宕,有時將就山腰的安穩。

高處,本是一種精神象徵,在你心中,可思而不可到,可歌而不能藏。

可見,你這一路,將繼續破碎下去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