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的異想世界
小黃的異想世界

之後再說

氣候變遷 X 你的健康

氣候變遷 X 你的健康

今天開頭的圖放了一張不同機構做出來的過去一百四十年全球溫度的差異,幾個世界權威機構做出來的一致性極高,1970s之後全球溫度向上的趨勢,我已經連續寫了兩篇空氣汙染相關的政策性文章,閱覽人數很明顯下滑XD,本來打算寫一些美國生活文章衝衝人氣,但是今天看到臉書友人分享ABC的報導之後,提醒了我想在Blog討論這個議題的急迫性,我們先快速總結ABC的這篇報導,再來梳理一下我從2000年到現在對於全球氣候變遷,溫室效應思路的改變。

這篇報導標題為:從火災到疾病,氣候變遷對個人健康影響最大的五方面;

  1. 心血管疾病: 因為溫度上升、熱浪等等,心臟病的觸發機率上升(這個部份雖然報導有之後會提到空氣汙染,但是顆粒物跟臭氧都是跟心血關疾病風險相關)。
  2. 傳染病: 因為水溫上升,水災頻傳,某部分傳染疾病潮濕溫熱的環境,傳染病擴散機率上升(等一下會更詳細討論)。
  3. 極端氣候: 暴風強度變大、降雨強度變大、甚至龍捲風機率變大,這些都是無情摧毀生命的自然災害。
  4. 空氣汙染: 報導裡面僅提到火災花粉季延長,會造成有呼吸疾病的人群,發病風險增高(但是氣候變遷對於大氣化學的改變,在某種程度上會比報到中提到的更為嚴重)。
  5. 精神方便的損傷: 創傷症候群,魯叔我不懂,不想屁太多。

這些東西都是北美目前顯而易見的健康風險,你以為你住台灣就沒事嗎?

先再聊一次魯叔的背景,怕有些讀者不清楚,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畢業,碩士跟博士都在研究空氣汙染、大氣化學。第一次聽到氣候變遷大概是2000年前後,就是我大一大二在修習"環境工程"的時候,學校老師當時對溫室效應(那時候是講global warming現在改成climate change)幾乎都是草草帶過,不過也能理解啦,那時候氣候變遷不是全球大氣科學顯學,所以我對溫室效應的認知就是,地球因為溫室氣體增加(主要為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地球大氣均溫增加,冰山可能會融化,海水升高低窪地區可能沒辦法居住,生活在珊瑚礁島嶼的陸棲生物可能會消失(這樣講可能不太精確不過你懂XD)。

到2005-2006我出國讀博士前夕,慢慢注意到事情好像越變越複雜,尤其CO2溶於海水導致海水酸化的惡循環下,海水中的CO2好像沒辦法中和,海水會越來越酸,那時候沒想到但是我後來(2010)領略到的海水中重金屬因海水酸化變高,海鮮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會變高,人類更容易重金屬中毒。

2010我認知了北極冰冠減少,北極冰冠減少,大部人想到就海平面上升咩,剛剛不是講過了,北極冰冠的減少對整個大氣化學產生很顯著的改變(我是覺得不可逆,但是很多事情沒時間逐一去追蹤或檢驗),當海水冰面覆蓋減少,大量的鹵素會跑到大氣中尤其在北極圈,而鹵素是北極大氣中主要氧化物種,之前大部分都是在討論臭氧啦,但是再一次氧化態重金屬的大氣濃度會增加,水中、海洋生物中濃度就會上升,尤其是

2015–2016有幸跑到全美公共衛生學院第一的UNC Chapel 工作,氣候變遷的討論對我來講整個大開眼界,第一個是,氣候變遷對登革熱的影響,因為夏季變長,蚊子生長的季節變長,所以登革熱的季節會提早開始較晚結束,這也使得登革熱發生機率變高,所有跟蚊子相關的疾病都有類似的特徵,譬如茲卡病毒;再來就是夏季性的疾病時間會延長,譬如腸病毒等。

從UNC center on financial risk in environmental systems,了解美國目前因為climate change各地可能會受到的災害,缺水,台灣明年就遇到可能缺水的危機;自然災害風險,越來越強的颱風,降雨不平均的分佈;糧食的危機,稻作的減少等等。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或許你說大氣化學跟你沒關係,海平面上升跟你沒關係,更甚者說糧食問題跟你沒關係(也許台灣處在比較農產富饒的地理位置,國民GDP也比較高,最多就用買的咩),缺水你的感受會越來越頻繁,強力暴風你的感受會越來越頻繁,如果你說這兩個也只是偶爾,那登革熱跟腸病毒你在台灣漫漫的夏季你或你的小孩不會受到影響嗎?

另外一個重點我覺得很重要是因為即便連大氣科學相關科學家,在某種程度上對這個議題了解的也不夠深入,拿我室友來講好了(她蠻慘的每次都被拿來當例子),她的學經歷算是很好的大氣化學家了,她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只認知道我2010的認知,她對於疾病跟風險的影響不太注意,即便如她受過完整的大氣科學研究訓練,對於氣候變遷的警鐘還是有相當程度地忽略,那你現在能了解我對於氣候變遷影響程度的科普推廣的迫切性了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