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滑
滑滑

hi大家好我是滑滑! 歡迎來到我的小腦袋✧◝(⁰▿⁰)◜✧♪ 因為記憶力不太好,所以需要一個地方好好紀錄保存嘿嘿

教育心理學公開發表☻|第四週:道德發展|

在上一篇探究了孩童的認知發展後,這一週我們便順勢探討了孩童的人格、性別與道德發展。

首先艾力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分為八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都有重要的心理發展主題,而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會影響下一個階段,而若在其中一個階段出現的危機日後也是有機會修正的,比如雖然在某個階段遇到危機,但如果在未來被化解,就可以發展成與先前的不同人格。因此身為老師應讓孩子有自己做決定的機會,也可以多指派一些任務,幫助孩子發展出自動自發、勤奮進取的人格。

艾力克遜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在本週的課堂中,老師有讓我們依據馬西亞的自我發展理論,分別測驗自己的職業、性別、政治及信仰是屬於哪一種認同模型,捫心自問後發現,原來自己鮮少積極尋求自我認同,甚至屬於早閉型統合,代表自己遇到危機,沒有自我建構,便接受他人的價值觀,仔細探究原因後發現,相較於西方,東方較不提倡堅持個人的想法,我們往往會聽從父母、長輩的建議,認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而喪失了探索自我認同的機會。

課堂中老師請大家測驗自己屬於何種認同模型。

而在這次的小組討論,我們討論了一篇有關死刑存廢的文章,並分析該文的敘述是屬於柯伯格道德發展理論的何種階段,討論後發現文章裡反對或支持廢除死刑的人所擁立的主張,恰巧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道德理論發展階段,反對廢除派的人抱持著「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的思想,認為既然犯了法,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處於嚴守法律及遵守社會秩序的第四階段「法律與秩序導向」。而支持廢除的人則主張死刑不是解決根本原因的辦法,「以暴制暴」的方式無法發揮教化和矯正人心的功能,此階段就比較接近「民約法理導向」階段,認為法律是有可能違反道德原則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