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THHO
TakTHHO

中年大叔一名,土生土長香港人。斷斷續續寫文超過20年。從最初個人的信仰反思,到香港時事評論,還有零星的書影視歌評。現在的我很想早點退休,多些時間睇書、寫文。而我仍會繼續寫下去。

殖民地時代的點滴(7):重光紀念日

主權移交前的香港,每年八月最後一個星期也有一天「重光紀念日」(Liberation Day)的公眾假期。那是紀念當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殖民地政府重新接收香港的管治權。並且這是一件香港人的歷史事件,實際上跟中國共產黨扯不上任何關係。

香港歸屬問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為香港帶來了一個問題:當時的香港應該由英國的殖民地政府接收,還是盟軍成員之一的「國民政府」接收?有關決定涉及香港的歸屬權問題。

話說第一次國共內戰(1927–1937)早在二次大戰(1939–1945)前夕已經爆發,然而因著「西安事變」又促成了國共「合作」攜手抗日。後來以國民政府為首的「中國」加入了盟軍,並躋身於國際政治大舞台,中日戰爭成為了二次大戰的一部分。參考網上的一些資料:當年國民政府希望戰後可以消除所有不平等條約,加上香港已成為盟軍作戰區域之一,繼續殖民地的管治似是延續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象徵,故此國民政府早已提出戰後將香港「歸還」的要求。

早在1942年國民政府已和美國談判成功,廢除中美之間的不平等條約及放棄美國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其後英國也和國民政府進行會談,國民政府要求廢除1898年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即在戰後要收回新界。然而邱吉爾(Winston L. S. Churchill, 1874–1965)主持的戰時內閣會議決定交還「新界」問題不屬條約的範圍,拒絕討論國民政府的要求。

後來雙方在1943年1月11日在重慶簽署文件,不將「新界」問題與取消「治外法權」合併提出。1943年12月13日,英國戰時內閣正式通過決議,宣佈英國戰後不打算放棄任何領土。1944年7月12日,英國最終確定「以武力重佔香港」的方針。

受降安排的爭議
到了日本宣佈投降當日,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特派軍機來港,通告英國戰俘留在營內等待指示。8月16日國民政府電告英國,香港處於盟軍的中國戰區,應由蔣介石(1887–1975)受降。英國沒有來自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1880–1964)和蔣介石的授權,不得派兵到香港。

然而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 1884–1972)同日電告英國,表示麥克阿瑟將安排香港由英國受降。8月18日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下令第二方面軍司令官接收香港。8月21日蔣介石電告杜魯門,反對改變日軍投降對象,要求香港由中國受降,英美兩國可參加受降儀式。英國只能憑蔣介石授權駐紥香港島,但不得進軍內陸。8月23日蔣介石電告美英兩國,同意任命英國官員代表蔣介石受降,也允許英美兩國參加受降儀式。

中英爭奪香港管治權
不過早在8月11日,英國外交部早就透過重慶的英國駐華大使館,命令英軍將一封有關成立香港臨時政府的密函,直接送到赤柱拘留營的前香港輔政司詹遜(Franklin C. Gimson, 1890–1975)。8月22日密函送到詹遜手上,之後詹遜與營內原香港政府官員離開戰俘營返回中區組成臨時政府。

另一方面,遠在西南太平洋戰區的英國和澳洲軍艦亦早已接獲密令駛往馬尼拉的美國海軍基地蘇比克灣(Subic Bay)集結。8月27日英國艦隊由皇家海軍少將夏愨(Cecil H. J. Harcourt, 1892–1959)指揮下向香港推進。同日詹遜在香港以電台向市民發表廣播,宣稱在英軍抵港時恢復英國對香港的管治權。

同日蔣介石電告杜魯門,重申香港由他受降,因此授權夏愨在香港代表蔣介石受降,要求杜魯門指示麥克阿瑟對夏愨發出指令。蔣介石又告之英國駐華大使:如英國擅自受降國民政府必予抵抗。8月29日中英兩國最後達成協議,授權夏愨在香港代表國民政府及英國受降。

重光紀念日
1945年8月30日,夏愨率領蘇比克灣的英國皇家海軍特遣艦隊抵港,並在港九街頭發出英國軍艦重新進入香港的號外。當晚隨英國艦隊抵港的新聞記者也向全世界發出香港重光後的新聞報導:「香港市區出現大規模慶祝活動,紀念戰爭結束及盟軍勝利。」以後每年重光紀念日也成為了香港的公眾假期。

8月31日,夏愨刊憲宣佈成立由英軍領導的臨時軍政府,恢復英國對香港的主權,並任命詹遜為副總督及最高文職官員。同日英國政府單方面宣佈,由夏愨主持駐港日軍投降,他同時代表英國政府和國民政府的蔣介石於1945年9月16日在投降書上簽字。

改寫歷史的殖民地管治
事實上因著戰爭中的勝利,英國一直希望戰後保持所有遠東殖民地,並視香港為英國的遠東海軍基地及商業中心。故此很早英國已部署一切,試圖快速地在戰後收回香港及建立軍政府,以保持在香港的管治權。後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1949)爆發、加上英國的強硬態度及戰勝國之間的利益關係,香港的歸屬問題一直沒有在戰後的國際會議上討論。

如此安排對香港的未來影響極大,殖民地政府在香港的統治也因此延續到1997年6月30日。不少人更認為假如當時國民政府成功取回香港,到了國共內戰結束後,香港已被解放軍佔領,並由中共統治。如此香港的意識形態與社會狀況也完全與今天中共政權下的直轄市無異,更遑論日後成為國際知名的東方之珠及國際金融中心。

主權改變•紀念也變
除了「重光紀念日」,香港還有一個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以紀念一次大戰的結束。那是由1919年起殖民地政府跟隨英國將每年11月11日定為「和平紀念日」。到二次大戰結束,殖民地政府決定每年八月最後一個星期舉行「重光紀念日」儀式紀念二次大戰結束;11月第二個星期日則舉行「和平紀念日」紀念儀式,港督與政府官員也會在皇后像廣場的和平紀念碑出席悼念及閱兵儀式。

直到香港主權移交後,特區政府基於政治考慮不再紀念香港重光,臨時立法會在97年初更通過法例,就1997年7月1日以後及1998年的法定假期作臨時性過渡安排:取消「重光紀念日」的假期,改為8月第三個星期一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假期。到了1998年再作修訂:由1999年起以5月1日勞動節和農曆四月初八的佛誕假期取代「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及10月2日國慶翌日假期,直到如今。過去紀念二次大戰結束的儀式則合併到「和平紀念日」(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日)一併舉行。

跟隨中共統戰宣傳的「抗戰勝利紀念」
2014年8月特區政府為跟隨中共在內地安排,宣佈每年9月3日及12月13日舉行官方儀式,分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及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今年5月特區政府更配合中共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罕有地以立法方式於今年9月3日一次性增加一天假期,讓香港人可以在今天多放一天假期。

以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相信也是跟從當年日本正式向國民政府及盟軍簽署投降書的日子,國民政府將之定為軍人節,中共則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無可否認抗日戰爭也是我們認識中國及香港近代歷史的重要事件,但是對香港人來說,「三年零八個月」卻是本土更實在的抗日歷史體驗。當年日本佔領香港,面對的香港守軍有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皇家香港軍團、香港警察、加拿大軍隊和協助英軍撤離的國民政府軍,雖有歷史文獻提及抗日軍隊中也有由中共領導成立的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然而當時中共還未「立國」,誤將中共視為領導抗日的關鍵依然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做法。

1945年8月30日正是昔日殖民地政府重新由日本人手中取回香港管治權的日子,那才是香港真正重光的日子、也是上兩代香港人真實經歷。為何思歪政府不去尊重香港人這些真實的歷史體驗,卻以「中共抗日戰爭勝利紀念」來抹去歷史的真相。當年的歷史照片已清楚顯示只掛上了英國國旗和中華民國國旗,跟中共有任何直接關係嗎?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 香港重光

(原文寫於2015年8月16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