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THHO
TakTHHO

中年大叔一名,土生土長香港人。斷斷續續寫文超過20年。從最初個人的信仰反思,到香港時事評論,還有零星的書影視歌評。現在的我很想早點退休,多些時間睇書、寫文。而我仍會繼續寫下去。

從《這是我家》到《洋紫荊》

2016年4月21日是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1926-)的90歲生日,這位曾經是香港人的「事頭婆」,如今仍然深受英國人的敬重,同時亦令一些香港人不自覺地懷綿過去昔日殖民地時代的歲月。

過去英女皇曾經兩度訪港,第一次是1975年,個人對此沒有印象,只從一些歷史照片看到她沒有被重重的保安包圍著,香港市民更是可以和她近距離接觸。而第二次的訪港是1986年10月。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當晚在紅館舉行的《英女皇訪港青年精英大滙演》,節目的高潮由四位歌手鍾鎮濤、區瑞強、張學友、張國榮,再加上音樂事務統籌處合唱團、香港青年交響樂團、香港青年中樂團、香港青年管樂團、香港青年弦樂團,並由葉詠詩指揮,共同合演了一首《這是我家》:那是作曲家顧家輝將多首中國民謠重新編曲,再由黃霑(1941–2004)填詞完成的一首傑作。

《這是我家》的香港特色
細看《這是我家》的歌詞,內容不乏香港各區特色的內容:
尖沙咀散步 筲箕灣眺望
大埔長洲樹向上 橫頭墈新區心向上 維園自由唱 願我新腔響又強
銅鑼灣世界 與中區對望 人人眾口稱讚輝煌
紫荊花旁 獅山腳下 是世間的美食堂
地鐵飛奔到觀塘 纜車開上山上 大鐵管通過海床 東區快車湧去走廊

對比主權移交後的官方慶典活動,當年香港人不必要做甚麼英式歌劇,唱的只是地道的廣東歌曲,沒有必要刻意逢迎英女皇的喜好,恐怕當時她也聽不懂表演的歌詞。歌曲主題頂多只是有點肉麻的「我愛香港」,香港人不需要高唱「我愛大英帝國」,反映出當年英國人仍然懂得尊重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

褪色的東方之珠
事實上昔日香港的獨特之處在於中西融合的大都會,在健全的法制下建立了國際的金融中心,開拓了打通全世界的商機,並且那是真正的美食購物天堂。

然而主權移交後的今天,我們卻要在中共管治香港後的重要日子為這個專制政權搖旗吶喊、以普通話歌頌中共建立的優秀中華民族和中共的偉大,並且今天廣東話在香港的重要性已經不斷被邊緣化。彷彿香港在殖民地時期還可以保留本土的特色和核心價值,偏偏在主權移交後卻被同樣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一步步實施著後殖民的管治政策,東方之珠已逐步被「去香港化」了。

這是我家 是我的鄉 是民族世界岸
是我的心 是我的窗 是東方的新路向

三十年後再聽這首《這是我家》,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卻是感慨萬千。內容或許有點肉麻,但是幾句簡單的歌詞已能表達出當年香港人對於香港的熱愛。不過對於今天的中共來說,那些「家、鄉、民族、東方新路向」的內容恐怕隨時被視為宣揚「港獨」的意圖。然後又將問題算到外國勢力的身上了。

《洋紫荊》──香港人對未來的憂慮
一首《這是我家》固然令到不少香港人神傷,然而令我泛起更大感觸的,卻是歌神許冠傑於1983年創作的《洋紫荊》。當年正值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不少香港人深怕九七後一切將會改變,香港也不再有安定繁榮。歌詞說出百多年來香港由小小漁村變成了自由繁榮的都市,外國人紛紛要來看看這個中西結合而成獨特的大都會:

霓虹燈光 購物天堂 自由都市 百業繁旺
捕魚小島 遍歷風浪 在地球一小角 卻負名望

在東方 有粒珍珠閃閃發光 外地人都嚮往要看看 這獨特社會香港
在香港 你我的家鄉香港 艷麗洋紫荊到處盛放 滿眼盡是好風光

為未來香港 抱著希望 共謀方法 使它永安
路仍康莊 那用驚惶 望齊心一致 再破萬重浪

在東方 有粒珍珠閃閃發光 為未來香港再努力幹 不斷地發展使它更光
互相幫 困境風波一起去擋 讓洋紫荊永遠盛放
永遠是原狀 香港

願明天香港也是天堂 定能看得見一點曙光

這首《洋紫荊》展現出當時香港人對未來的矛盾:一方面我們盼望可以齊心努力,將香港維持著後殖民地時期的原狀,但另一方面卻仍然深藏著一點點的憂慮。從歌曲引發出的傷感源於我們將三十多年前的歌詞對照於今天的香港,卻發現這個香港人的家已經完全走樣,當年我們對未來的盼望已經成空。

特別是最後一句似是早已預視香港的未來。當日我們甚願香港仍能見到一點光芒,但那已經不再是昔日耀眼輝煌的東方之珠,卻是在中共的壓榨下只殘留出一點極微弱的光。

這是我家:https://youtu.be/wu3AXf_J2Mg
洋紫荊:https://youtu.be/gMMEuSOtMtM

原文刊於2016年4月20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