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THHO
TakTHHO

中年大叔一名,土生土長香港人。斷斷續續寫文超過20年。從最初個人的信仰反思,到香港時事評論,還有零星的書影視歌評。現在的我很想早點退休,多些時間睇書、寫文。而我仍會繼續寫下去。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编辑过)
可能今天的香港人就像上世紀的抗日戰爭中承受著三年零八個月的苦況,我們不知道那一天盟軍才會取得勝利讓香港可以得到光復,甚至可能我們有生之年也不會見到暴政的滅亡。然而我們的內心仍要有著那份不可消滅或被打殘的意志,就好像昔日楚國人的心志一樣:「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眼見今天香港的局勢如此險峻,政治及言論的空間不斷被強權暴政收窄。近日人大會議更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法例,正式為香港民主選舉制度的發展畫上句號。相信不少香港人已是失去了昔日對未來的盼望,甚至感到巨大的無力感而懶理一切。

面對此時此刻的處境,可能香港人也有不同的打算,我卻想起程翔提及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也是秦朝末年人民反抗暴秦高壓統治起義時而流傳下來的名言。相關的解說也要從戰國的歷史說起。

楚國人的屈辱
經歷了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本來實力雄厚並且可有一番作為,然而因為後期一些昏庸君主的管治無道而逐漸步入被滅之路。

公元前313年,秦國派出張儀利誘楚懷王從而離間楚齊兩國「合縱」抗秦的盟約。張儀聲稱割讓六百里商於之地給楚國,及後楚齊兩國決裂,但是秦國只給予楚國六里地。事情激怒了楚懷王出兵攻打秦國。然而楚國倉促出兵而秦國早已部署應對,結果楚國先後在丹陽、藍田和召陵的戰役全敗,並且因此由盛變衰、一蹶不振。

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邀約」楚懷王到武關會面提出和談。楚懷王不防有詐,也不理屈原等人的勸告毅然前往,結果秦國威脅懷王割地,但是懷王堅決不肯,於是被扣留在秦國成為人質。期間楚懷王雖有嘗試逃走,但是到了趙國卻又不獲收留。然後逃往魏國時又被秦兵捉回。最終楚懷王於公元前296年在秦國病逝。

楚懷王死後秦國把他的遺體送回楚國時,楚國人民頓生憐憫之心,舉國皆為懷王悲哀,並且此事也成為了全國上下無法忘懷的恥辱!

力量雖小、反抗之心卻是最大
到了秦朝末年,各地百姓不願繼續承受暴秦嚴刑峻法的箝制和不斷被勞役折磨,於是各路人馬相繼起義,其中楚國名將項燕後人項梁得到范增的提點:「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於是項梁擁立楚王的後代為「楚懷王」,成功號召四方八面的楚國遺民加入一起反秦,因為楚國人經歷過秦國帶給他們的恥辱,他們反秦之心的巨大,就如史記所說:「楚國即使只剩下三戶人家也是一樣可以滅亡秦國。」

看見目前似乎是無法扭轉的形勢,我們或許不能再有甚麼作為。然而這幾年香港人經歷的事情,我們卻要盡力保留這些歷史記錄、還有我們獨有的語言文化、香港具備的一些本土特色、香港人過去曾經乃以成功的核心價值、跨越地域界限的視野,以及不要滅去昔日的那份初心。讓我們的下一代,甚至是未來的香港人知道:從2012年開始直到今天,香港是如何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從遮打革命到反修例運動的爆發,當中香港人曾經努力掙扎求存,年青人為著香港的未來付出的一切,甚至一些香港人可以離開去到彼邦重新開始,我們也要好好傳承這一切。

相信歷史的改變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一個暴君和獨裁者可以長生不老永遠把持著政局,也沒有一個政權可以長久地存在下去。可能今天的香港人就像上世紀的抗日戰爭中承受著三年零八個月的苦況,我們不知道那一天盟軍才會取得勝利讓香港可以得到光復,甚至可能我們有生之年也不會見到暴政的滅亡。然而我們的內心仍要有著那份不可消滅或被打殘的意志,世界各國已經看到了北方帝國意圖稱霸世界的野心,他們不會坐視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受到損害,我們要憑著良心做我們可以做的事:好好地活下去,記著暴政如何蹂躪香港人,就好像昔日楚國人的心志一樣:「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