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鯡魚
紅色鯡魚

紅色鯡魚 平凡人物

Bai 台灣 - Day 1 海與地平線的啟程

   執著、任性、傻勁加上一點點的勇氣,媽媽與我不發一語的吃著各自的早餐,縱然氣氛不是那樣的美好,但是寧靜或許是給彼此沈澱的機會。行囊簡陋的用童軍繩固定著背包,自命結合backpacker與bike的旅程,在四張公路網的地圖引領下,bikepacker啟程環島!

   再次馳騁於不陌生的台十七線,多了五六公斤重的行李,放緩前行速度欣賞周邊景致。出發總要有個方向,這塊土地的信仰,就是最佳的羅盤!東隆宮,位於屏東東港,不僅是當地信仰中心,三年一科的王船祭更是全台慶典盛事之一。特地繞境至東隆宮,除了祈求這一路平安外,台灣廟宇也是我的重點行程之一。金碧輝煌的牌樓在豔陽下不單單彰顯了宗教力量,為人忽略的精細的雕工與剪黏,更表露了虔誠的先民信仰。我既不是香客,也非三步一跪拜的朝聖者,只因為孩提記憶中,房車的後視鏡懸掛著繡有東隆宮的平安符,於是雙手合十,除了祈願外,亦是心存感激的還願。

   大舅家原先只是一個短暫的中繼點,卻在盛情中留下來用膳。年邁的大舅擔心之情溢於言表,我知道這是我們兩個不同年代的距離,這不再只是一個求溫飽的歲月,年輕的心有太多的疑惑和不滿足,好像唯有踏上一個沒有羈絆與過去的旅途,才能開啟一個新的世界。突如其來的打擾,大舅依舊張羅豐盛的一頓,又是麵,又是蘿蔔糕的,滷肉、香腸、青菜與熱湯讓我吃的是既驚又慚愧,而飯後的蘋果竟成為往後幾天中嚐到的最後水果…節儉的大舅真是最佳的主人,臨行前不忘細心詢問茶水補齊沒,還要讓我帶些水果上路,善意的推辭後,心中的不捨就是這趟旅程另一個追尋—台灣的人情。

   錯誤的時間來到對的地方是嘆息。枋寮F3藝文特區一直是我所好奇的。在這樣一個農業氣息醇厚的地區,藝文要如何與在地互動?是反映這肥沃土壤的生命力,或者帶來屬於商業的、文化的、外來的創作?可惜了,星期一就如同大多數的展覽,駐村的藝術家不是出外,便是在炎炎正午時深鎖大門打盹去了,靜置於公共空間的裝飾藝術不難看出以漁業為題材的設計。

   養殖漁業曾經在認識台灣地理篇中幾乎就要與地層下陷畫上等號。台十七接台一就是這段經濟命脈的見證,棋盤似的魚塭裡,老式的打氣機趴搭趴搭的轉動著,儘管免除了討海的辛苦,卻仍然必須看天吃飯,一網網的豐收是三餐的著落,颱風染病則要面對三餐的不濟。從一田田水畦推延出去,是巴士海峽粼光閃耀。踏風而下,防風林與沙灘取代了魚塭的角色,間隙林縫外彷彿是導演的剪輯,將剛剛的景致精華片段取出,透過時速二十公里的放映,連成一幅視覺上的不遲滯。余光中車過枋寮的軌道,在另一翼圈繞著。服役時朋友戲稱我將騎著單車追火車。但我想那隱現的山洞隧道,或許才是我的追逐。山,似乎是在優勢樹種的稱霸下佔據所有的視野,只剩下不定的雲系製造光影上的變化。是數大便是美,也是一種多數暴力。於是山與海之間,柏油辛苦的掙出一條生路。

   預定住宿的恆春工商實習旅館很不巧的進行整修中,迫不得已繼續南騎十公里,來到墾丁大街上尋覓夜棲地。不像枋寮F3藝文特區,星期一的墾丁大街依舊是觀光人潮的集散地,還未到墾管處,眼尖的民宿業者就盯上我了。同時間另一個環島的女生真是勇敢,對於業者所開的價錢她無法接受,詢問著墾丁國小的位址,看來是要就地搭帳棚投宿學校。一日騎乘下來也懶於尋求其他住宿,就當萍水有緣,跟著業者去看過房間後,形式上的討價殺價一番後,一個人獨踞一間雅房,把心愛的單車牽進來後,行李雜物一股腦的散在雙人床上,盡可能營造屬於自己空間的氛圍,將空間利用到最大。檢查裝備後才發現第一天就有東西離我而去,校慶環校路跑第二名的毛巾掛在背包上,大概因為車速過快掉在半路上了。太陽眼鏡是何時何地遺落,更是摸不著頭緒。或許她們是為了減輕全部的重量吧...

  曾經熟悉的墾丁消失在異國風貌中,南洋、地中海、夏威夷像個拼布般湊合著墾丁。遊客與業者一起消費墾丁,最後剩下空洞的感受。或許要各取所需,我在沙灘上聽浪潮聲,一些人在酒吧中隨著舞曲擺動,而星星,就在我們的頂上閃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