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更365-20210425

對於吃這件事情著實很不喜歡花腦筋,
更不喜歡中午外出覓食,
在三天的工作坊,毫無懸念的訂餐。
其他小組老師們都很厲害,
可以準備自己的午餐(水果優格餐),
或是一早買好午餐(粥、可頌),
或者中午去買湯麵。
減醣的我,能不吃麵飯類就盡量避免,
但沒得選得時候還是可以接受啦!
旭立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超貼心~
因為只有我一個人訂餐,
第二天,我表達了自己的狀態,
因此在選餐的部分,
我比較喜歡便當大於麵食,
主因是便當有比較多的菜可以吃。
(以不麻煩的狀態下準備即可)
結果第三天的中午,
她好貼心的準備了燙青菜、海帶、好吃的意麵
看到這張紙條超暖心的,
趕緊跟她表達我的感受與感謝。
心,暖暖的。
課程進入第三天,
每一次的工作坊進行的方式都不同,
超有創意的桂芳老師,
各種嘗試與調整,
看看哪一種方式適合成員們更能體驗跟理解。
每一次的課程,
她也總是感謝小組導師們的陪伴跟帶領小組,
如果不是小組導師們的引導,
成員們很難可以走得這麼深,
對自己有這麼多的看見。
我好像還不太習慣這個感謝~
總覺得自己沒有達到自己心中期待的自己,
對於這個掌聲跟感謝很難收下來,
就慢慢來囉~~~
課程尾聲的天氣報告,
小組成員互相表達對彼此的欣賞感謝,
以及對於學習的困惑或是建議,
小組先分享後,
再由其中一名成員統整在大組分享。
我看著原本很頭腦、分析、邏輯展現的成員,
在分享的過程中,有著他的幽默淘氣,
那一瞬間,他不再是他的職業角色身分,
而是一個笑得燦爛的大男孩。
我不禁想著,或許這就是我的特質吧!
我不擅長邏輯思考分析,
更難以這樣的方式與人互動。
我可以展現我的溫暖與溫柔,
我也表達我的欣賞,
我也能表達我的擔心跟我的狀態,
我也讓自己的孩子氣可以自由地展現,
在小組中自在的做我自己,
也能記得任務與方向,隨時切換。
因為這個自在,
以及團體的安全感,
還有每個成員的開放,
讓每個人在其中可以如實的展現自己。
他說,
在這個團體他可以自在的作為團體的一份子。
所有他分享的內容與收穫,
是這個團體每個人分享的堆疊共創的結果。
雖然他說,在這個團體內他可以不用是他自己,
其實我心裡知道,
在這個團體內他才是真正的他自己。
可以看見這樣的他,
我很感動也很開心。
而他口中說的他自己,
是很多的角色身分,
有很多的任務以及必須解決問題。
有一瞬間,我想跟他核對這個部分,
但下一秒,我放棄了這個核對,
他能夠展現真正的自己已經是大躍進了,
而這個部分的覺察跟學習,
留待時間慢慢體悟。
看見他孩子氣的展現,
奔跑去搶麥克風、開玩笑,
真是太好了。
而我,就是如實的做我自己。
至於不足的部分,
我如此努力認真學習,
我很清楚我的學習不在腦(我腦力無法負荷),
而是不斷地練習體驗在其中,
這些養分與能力就被我吸收內化了。
我的自在與真實是最大的力量
(時不時會擺盪,重新校準就好了)
薩提爾是一輩子的學習與體驗
越學越自由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