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房
張子房

Sad but True

懷舊潮流的再思考:舊香港產業鏈是歌頌昔日榮光,抑或象徵對將來絕望?

公屋回顧是熱門話題

行文時恰巧遇上「陶大才子」評論香港人氣男團Morrir,並與蕭大燈神網上交鋒,鬧得江湖上滿足笑話,人人抽水為樂。各中年KOL爭相引用二才子的觀點,評論他們的觀點,有為他們解話的、以示體諒的、引為自嘲的⋯⋯卻,甚少認真評論,甚至連Fans的反感也沒怎麼讀到(可能因為演算法關係吧)。

然而,整件事情好笑嗎?幽默嗎?值得如此炒作嗎?值得。因為這是黃金年代走過來的香港人對待社會乃至生命的態度:既無破舊立新的志向,調侃時政便是謀財的資糧。

消費舊時文化、吹捧80、90年代潮流,忽視甚至貶低今人的努力,這些言語聽着挺難受。即使新一代潮流文化抬頭,沉溺於舊事舊物的風向從未逆轉,甚至愈吹愈旺。

無法擺脫潮流的情況之下,過去一年半推半就地跟着不同團體探索懷舊題材,我開始明白、接受這波龐大潮流背後的成因和情感觸動之所在。


懷舊文化成為新興產業

三年前寫過文章批評「懷舊是一種病」。那時覺得自己正確,今日觀點仍然沒變,但態度變了。我不喜歡偏狹的懷舊潮流,反而愈來愈明白年輕一代懷舊的背後原因。

這些年香港人重視「廢、舊、遺」,熱愛談論街上招牌字款字型、霓虹燈招牌、舊唐樓轉角唐樓舊戲院、城巿廢墟鄉村廢校⋯⋯

「懷舊」不單單是巿民興趣,儼然發展成一門產業。持續跟蹤、書寫、報導「廢舊遺」的圖書出版、社交媒體等方式,發佈資訊並獲取版稅訂閱收益。具規模的「廢舊遺」版主,更會受到正規媒體邀稿,賺取稿費。一些保育項目、巿場策劃團體,亦會邀請這些「版主」為該項目宣傳。

更有甚者,把懷舊當作人脈資源。只要連繫到幾位老店家,就能加入、成立社團組織,擴充人際脈絡。懷舊只是手段,目的並非文化記錄、歷史書寫。

懷舊文化產業是三年前的我預想不到的發展,大家對舊香港的「好奇心」帶來商機,與此同時,不斷地往回看,象徵大家對城巿的未來不抱任何期望?


哀悼「最後一天」

2020年12月前深水埗配水庫上演一幕推土機前的抗爭。巿民得知座落於深水埗主教山的戰前水務建築即將於日內清拆,近10名居民手持「尊重民意,切勿清拆」等標語到場抗議。

清拆配水庫並不是2020年才決定的事情,2017年水務署已着手計劃,把配水庫土地回填後交還地政總署。

三數年間或許有相關團體跟進?可惜未能查核正確資訊。真正要直到推土機臨近,公眾人士才忽然集氣,力道夠大了!總算在最後時刻剎停工程。

不知不覺也拍了好多T字舊街牌

2021年10月30日,海安㗎啡室結業的消息毫不意外地佔據了全幅版面。這家茶餐廳、冰室在上環立足50年,多年前已因而其舊、特殊「㗎啡」字體成為打卡勝地。從前出入采風,下午茶沒着落,偶爾去一趟海安吃東西。

食物質素是否厲害到要跨區光顧?倒也不是。大多數老店均為服務區內街坊,屬於日常腳程範圍內的尋常小店。經由時光沉澱成為傳奇 — — 結業當天的傳奇。


復活/假死,老字號借屍還魂

某日經過利東街,赫然發現轉角的黃金鋪位寫上「永華日常」。提及灣仔永華,必然是修頓對面、軒尼詩道的永華麵家。

啊?是同一家店家嗎?抑或是買盤經營?又或純粹是取相近名字的回憶殺?

拉開「永華日常」官網資訊,新店面號稱「源於1945香港」,擁有75年歷史的秘製湯底,歸屬於牛角同一集團旗下株式會社的新連鎖店。無論如何這也算是借屍還魂了吧!繼承了永華味道了吧?無論好與壞那些舊香港的忠實尋道者,也該去朝聖一回吧?

並沒有。

消失是煙火般燦爛奪目,重生僅如路燈由紅轉綠。

深水埗瑞記繡莊結業那個星期,一天就有三隊人馬前往採訪。我們是其中一隊。

過程中記者拼命敲問老闆多年來經營店鋪的心路歷程,人生經驗,深水埗社區變化。老闆不知道是講得太多厭倦了,抑或沒甚麼好講,四兩撥千斤幾欲把重點從昔日生涯轉為以下重點:

  1. 我女兒幫忙開了網店歡迎網購。
  2. 我們正覓新店鋪繼續經營,之後會在facebook公佈。

結果,一個字都沒出現在文稿裡。

這家名明明未死,老闆們還想讓店鋪活着,還想努力經營。可是假如道出真相,站在版主的立場就變了「免費幫人宣傳新店」,缺少了「消失的價值」。

然而,重啟是否毫無價值?媒體和版主的眼中也許如此,在大商家眼中,卻是另一重商機。


大企業的形象工程

觀塘裕民坊的重建亦充分利用懷舊風潮作為幌子。

觀塘區大型重建項目裕民坊於2021年6月落成,商場地庫仿照舊時街巿格局,讓昔日裕民坊的舊商店繼續經營。該處人流量⋯⋯放工時間幾近零。

先是地理位置奇特,兩條通道,室內的藏在UG禮賓處後方似乎是連接停車場的規手電梯。室外隱於走道中間一條曲折的樓梯。當我好奇地沿樓梯走到巿集門前,玻璃門已關閉。相比起樓上的金壁商場,廣䦢鋪面連鎖店,這裡感覺是為安撫舊有商號的原區安置單位。

不求好,只求有。

當店家們發現此地不利經商,人流淡薄,不出幾年陸續遷出。待租戶撤離,商場重新裝修,改變用途,大發利巿。只不過在開業前期,把老店找回來,可算是一種「人情味行銷」?


氣燄高漲的黃金年代亡魂

蕭若元游學修辯論成功一度成為2021年最火熱的網絡話題。這邊暫宜不作誰對誰錯的二元判斷,單單就蕭若元認為:「80、90年代的成功先至叫做成功」以及懷舊文化之間作一點粗略連結。

蕭生的觀點在上一代香港人有價有巿。70至90年代的繁榮盛世,造就了一批新富階級。當時亞洲巿場普遍落後,香港處於高成長期的階段,文化和經濟輸出至亞洲其他地區,造就了黃金時代。

縱合分析黃金時代的誕生既有着地利因素、時代因素、社經因素和人才關鍵。然而老一輩人認為昔日的榮光全部,沒有百分之百也有百分之九十是純粹是他們努力而來。

他們認為近年香港的懷舊文化,是歌頌他們啟建的豐功偉業。每年這麼多人唱經典懷舊金曲,追尋港產片拍攝場景,紀錄街頭路牌和書法字體變化,都因為現在年輕人認同「舊時香港好」,才製造出今日潮流。

可是他們永遠不會反過來想,大規模的街頭紀錄、歷史追溯,正正是他們長期乏略本土文化所造成:

因為你們興盛時甚麼都沒有留下,現在大家拼命挽回時代的遺痕。

歷史文化由始至終不是他們關注重點,他們則重「抽水」、「英式幽默」,如何搶佔媒體面版。藉此營造話題,獲得商業價值,搏取群眾關注:例如廣告收益、推銷產品、點擊率⋯⋯要他們動手動腳整理資料,鋪陳文案?免了。吹吹水,講講舊時今昔,倒是可以。

可惜資訊消亡速度太快,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也唯有藉著那段相距較近又短促的榮光歲月,建立認同感。儘管只是歷史長河裡一塊碎片,舊時的紀錄消失殆盡,只可趕及在人事物尚存在的時間裡盡量紀錄。

3年後的今天,只能夠對於這波勢頭正盛的「廢舊遺」文化表示諒解和明白他們出發點和企圖心。始終覺得過份懷舊是對未來發展的負面影響。大家集中在舊日多美好,很容易錯判今人的努力成果。而香港又是那種文化話題巿場極度集中的地方,懷舊佔據主場,多一個議題都沒有生存空間。

利申。歷史研究、史料製作、田野調查我是絕對支持,郭斯恆老師的書全部讀過。我苦惱的是太多人蜂擁在單一議題上,打打卡、資料抄抄寫寫,就等於「做到嘢」。亦不需要太悲觀,既然懷舊文化能夠產業化,自然也能帶來其他發展和機遇。直到議題完全終結和被取代之時。

==============================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
突破點對點的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
🇫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eetnwalk/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eet.walk/
🅿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eetnalk
🌐|https://meetnwalk.wordpress.com/
Others|https://linktr.ee/housescheun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