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时刻
微醺时刻

走过路过,游过玩过,品过尝过,思过想过,一笔带过。

南京扬州游记之0:纵观历史,感叹兴亡

经历过许多艰辛磨难的我们这一代人,也算是有几分幸运,在离开工作之后终于可以在维持基本的温饱之外还有财力去过悠闲一点的生活了。许多同时代的人,也许是为了弥补从前的亏欠,满世界去旅游,江南、漠北、西南、青藏、欧洲十国、澳新美加,等等,似乎不把地球各地都踏遍誓不罢休。我就没那股子干劲,一方面是懒惰,另一方面怕辛苦,在家里宅惯了很不愿意在外浪荡。现今出门,虽然身体未必会十分劳累,但心神却有奔波的疲惫。和同时代许多人略有不同,因为工作岗位的关系,我年轻时就常出差,天南地北都去过一些地方;后来每年也有行业会议需要出门走动,甚至海外也出了好几回差事,这世界也算是见识过一些地方,因而再频繁出门的动力不足。当然,我知道,老宅在家里也不行,久了会沤得发霉。因而,每年都会寻思着找地方走走,出一两次远门。

从前都是一个人出门,现在则是和老妻相伴游玩;以前基本是被动地出差公干,现在是自主选择游览的目的地,因而行程安排、吃住交通工具选择等等各方面都不同。为简单轻松起见,我都选择行程方便直接、停留时间不长却内容不少的地方游玩。就是因为本地刚开了直飞的航线,这次我们就选了南京和扬州,时间为一周。

说实话,我自称去过许多地方,偏偏南京是路过无数多次,却从未停留游玩。老妻是没去过许多地方,但南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培训时曾住过3个月。这样一来,这南京之行就算是老妻的旧地重游,而我,则是由她带着去玩。这就拽着她的衣服下摆、跟着她去开眼界了。

南京古称金陵。介绍南京的文章常常会以这两句开头:“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查询了一下,这是改编过的古人诗句。在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之间,有史称南朝的时期。南朝齐有一位出身高门士族的杰出山水诗人叫谢朓(464—499),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他的一首乐府《入朝曲》的头两句就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齐是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在此之前已经有东吴、东晋、刘宋曾建都金陵,南朝齐也建都于此,故称之为“帝王州”是很合适的。不过那时,所谓的“六朝”尚未出齐,还有随后的南朝梁、南朝陈。

说金陵是“江南佳丽地”,也是没错的。江浙这地块古为吴越之地,是有很多美丽女孩子的地方,例如西施,就出产于此地。金陵是吴越的财富汇聚之地,自然也是美女集聚之地了。不过,单是美女多还不足以描述金陵的靡丽繁华。后来,蒙元时期有人写了首元曲《醉花阴·秋怀》,其中有“他把六朝金粉收拾去,单留下写恨几行书”。就这一句中的“六朝金粉”,才足以将金陵的繁华绮丽表现出来。在此之后,“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算是正式组合成了。

其实,金陵,即南京,岂止是六朝古都,“六朝”的说法是唐朝时期的回顾。在唐以后,又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如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所以,今天的人们常说南京是“十朝都会”。将来还会不会再有政权在此建都呢?那就要等发明出能到未来去一探究竟的时间机器才会知道了。

据说,南京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吴国置冶城于此。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的古城邑。随后,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由此“金陵”之名确立。再往后,秦灭楚,在秦始皇第5次东巡回程时,听术士说金陵有天子之气,大为不悦,改金陵为秣陵,有意贬损之。

三国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由新野出使江东,前去拜访吴主孙权,途经秣陵,见其山川形胜,气象万千,慨然叹道:“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孙权听到此说,心中一动,便在赤壁之战后顺势迁都秣陵,并改称为建业,意图在此建千秋大业。不曾想,也就几十年之后,东吴亡国。历史进入了西晋时期,建业被分成了三个部分,秦淮河以北是建邺,秦淮河以南是秣陵和江宁。西晋末帝司马邺为避讳,改建邺为建康。西晋灭亡,琅琊王司马睿登帝位,是为东晋,立都建康。东晋勉强存在了百来年,便为南朝取代。随后,有多个姓氏的王朝轮番上场,却每个都没能熬过一甲子。但建康成为六朝名都,却是繁华历代。

此后到了隋唐,此城邑多有损毁再复建。及至南唐,李昪又在此建都,复改名为江宁府,旋即复江宁名为金陵。南唐在金陵风雨飘摇了三十多年,终于灭于宋。待到朱元璋崛起,金陵被改称为应天府,随后朱太祖在此称帝,南京一名从此见于史册,逐渐取代金陵之名。但这一回,南京作为都城,因明成祖迁都北京(顺天府)而未能超过一甲子。

清灭南明福王政权,降南京为江宁府。在太平军定都于此时,改称天京。这“天下京城”的美名才不过享了刚过十年,又变回了江宁府。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立南京为国民政府首都。才转眼,京城被袁世凯改回到北京了。1927年后,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南京再次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此后,南京之名未再更改,但京城的名分却是没能长久享有。

回头看,定都于南京的王朝,似乎都有一个特点,大都短命。今朝弃之不用或许也有避忌的原因吧?看南京的历史,最能让人感受到所谓“江山轮替,盛衰兴亡”。因而,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来到金陵,都要怀一下古,感叹一番盛衰兴亡,似乎不怀古不感叹兴亡,金陵就算是白来了。若搜索一下古诗词,我们会发现以“金陵怀古”为题名的诗词竟然超过一百五十多首,若将题名虽非“金陵怀古”而有怀古之实的诗词汇总,估计难以计数。

金陵怀古的诗词太多,我也是挑花了眼,只好先放个名气大的李白上来。据说李白来过金陵七次之多,每次都会写一大摞的诗,其中估计多是怀古之作。就说这一回,李白又来到金陵,自然还要怀古,而且很有情调,挑了个有月光的晚上,找了个高处,然后才摆开架势怀古。他的诗,名为《月夜金陵怀古》: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看李白这诗,里面真是没见有一句比较吉利的话。周遭的景色特么凄惨,看着都让人叹息。苍白的月,稀疏的星,匆匆的流水,老态龙钟的松;大道被绿水淹没,古墓被松根爆裂,昔日繁华的殿堂楼观,均已荒废残破。这么颓败荒芜的地方,还隐约有一曲亡国之音,在萧瑟的秋风中飘飘袅袅,真够渗人的。

唐朝李白那会儿,也许是距今时间太过久远,因而到处都荒凉衰败。我再另找来一位没甚名气的来看看。舒頔,元末明初的文人,隐居山中。估计他终于有一天耐不住寂寞,也跑到金陵来,凑了一份文人最时兴的热闹,写出一首《金陵怀古》:

龙蟠虎踞石头城,今古英雄几战争。

遗恨六朝何处是?江声犹抱不平鸣。

看这位隐居山野的居士,写起金陵怀古来,也同样是心有遗恨。石头城上的硝烟散去,许多叱咤风云的战争英雄们也一同不见了踪影,曾经的辉煌业绩都随了流水,只有江涛还在念念叨叨诉说着前朝往事。这位隐士所处的时代,战争频仍,群雄逐鹿中原,总是追杀得气喘吁吁;待到尘埃落定之后,天下自然是满目疮痍了。

我再找来一位,民国四公子之一,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张伯驹。估计民国时期他虽居于北京,应该也是南京的常客,熟知金陵气象。他曾写过一阙词《浪淘沙·金陵怀古》:

春水远连天,潮去潮还。莫愁湖上雨如烟。燕子归来寻旧垒,王谢堂前。

玉树已歌残,空说龙蟠。斜阳满地莫凭阑。往代繁华都已矣,只剩江山。

不知这位哥们是几时写的这阙《浪淘沙》,看这“斜阳满地莫凭阑。往代繁华都已矣,只剩江山。”也是让人感到极端落寞无奈。他是在感叹他最钟情的民国时代吧?往代繁华都无可奈何地逝去了,只剩下这大好河山。除了在南京感叹之外,张公子也曾在北京写过一阙《摸鱼儿·同田南登万寿山》,其中的感慨叹息或可与在南京的互相映照,显然都是同样的落寞无奈。摘抄这《摸鱼儿》的最后一段如下:

君不见,残弈局,频年几度沧桑换。兴亡满眼,只山色余青,湖光剩绿,待付谁家管?

看他这两阙词,都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慨叹,却未必能像古之渔父樵夫那样洒脱,这后一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一定唱不出来,而心中的遗恨,必定若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大家都熟知这最后一次的逐鹿中原谁为霸主。同样是咏叹金陵,那胜者为王的豪迈诗句确实与众不同,对于民国消失之后才出生的人来说,是人人都能脱口而出,就不必引用了。作为普通草民,实在与帝王的观感不同,与公子哥儿也不同,至于到了南京之后,站在高处瞭望,我自己会有怎样的感慨,只待到了那时再去细细揣摩了。

我在南京游览的景点包括中山陵、灵谷景区、明孝陵、总统府、夫子庙一带以及鸡鸣寺、玄武湖,还到公馆区一些的民国人物的旧居外随意张望。由于时间安排的原因,必然错失一些重要景点,就都留作下次再去的借口了。

这次出行,我们把与南京近在咫尺的另一个古城扬州也一并纳入了行程。据说,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2500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便筑有邗城。《左传》中记载,鲁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扬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当时的禹,将天下分成九州,扬州是其一,地域包括现今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广大地区,相当于我们现在口头所称之江南,而并非今天的扬州市地域。今天扬州地域,早年的治所都是位于今南京,也即是扬州不过是建业的一个远郊集市。到隋朝,扬州之名似乎才逐渐落实到这片土地上。直到唐朝,扬州终于算是自立了。

从此之后,扬州如何繁华,我完全想象不来,只是知道满清时乾隆几下江南,似乎对扬州颇为在意,原因或许与此前康熙朝里传闻中的韦小宝家在扬州有关。实际上,早在唐朝,李白就有一句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只是不知这里的“烟花”,是不是那个“烟花”;而杜牧则有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青楼”一定就是那“青楼”了。还有,晚唐一首《过扬州》里有“处处青楼夜夜歌”,其作者竟然叫做韦庄。让人相信,扬州的风尘事业当真是源远流长,即使都与韦小宝家族无关,其中的风情也是一脉相承。

说实话,历史上扬州那勾人心魄的万种风情韵味,总是让人心中朦朦胧胧地有些向往,因而我们把扬州纳入行程时心中就有着某种期盼。在扬州,我们用一天多的时间匆匆游览了大明寺、东关街、个园、瘦西湖等景点。可以透个底,我在扬州各处都留意过,尤其是在那条市井风味浓郁的东关街,来回寻摸张望,就是没见着小宝家的门店,很是失望。在此奉劝大家,别太信那个叫金庸的,净骗人。实际上,凡作家,都会哄人,不能尽信。

现在,我就趁着有那么点儿空闲,把这次宁扬游中所见之景致、所感触之情境、所领悟之道理随手记录下来,留作自己将来回味。我给我的南京扬州系列游记,起了了名字《青山依旧》,是不是很有些怀旧的味道呢?怀旧诗到了我也没写出来,只好勉强将这游记奉上算交差了。随后,我将此系列游记慢慢奉上,有兴趣的拍个手点个赞,嫌太枯燥没兴趣的就别理睬。我就是没事自己消遣而已,不会在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