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时刻
微醺时刻

走过路过,游过玩过,品过尝过,思过想过,一笔带过。

水果之乡樱桃甜

克伦威尔(Cromwell)就在我们前往皇后镇的路上,和我们前面路过的劳伦斯镇一样,这里也是一个淘金时代崛起的小镇,不过,它比劳伦斯大十倍,有四千多常住人口。在淘金热退潮之后,这里逐渐转变为以种植水果为主,盛产樱桃、杏、桃、李、苹果以及葡萄等等,成为新西兰有名的水果之乡。

在过来的路上,儿媳妇一直都在念叨着到克伦威尔吃樱桃,所以我们也对此充满了期待。来到克伦威尔,远远就见到一个巨大的水果塑像,这个塑像是水果之乡克伦威尔的标志,由苹果、梨、杏和桃四种水果组成。看来这些应该是这里最出名的特产吧,不过这四样水果因为经常吃,不稀罕,只有像樱桃这种在中国南方平时难得一见而且非常好吃的水果,才真正有吸引力。

我们在镇中心稍事休息,便前往几公里外的果园。在没到克伦威尔的路边上早就见到有樱桃园,还有许多水果店,但我们一直没停车,实际上,我们是在寻找广告牌上有字母组合“PYO”(pick your own)的樱桃园,自助采摘才是乐趣所在。

我们很快便来到一个很大的樱桃园。这个樱桃园位于一大片平坦的盆地里,整个园林都罩在一个极大的防鸟网里面。果园入口处的棚屋内四处摆放着果园自产的各类水果,有些是样品,大多数是已经包装好了的产品,供那些没有时间自助采摘的人直接购买,当然比自摘要贵些。工作人员做了简单介绍之后,我们办理了登记,每人领了一个小塑料篮便进入果园开始品尝和采摘了。

刚进园内便遇一阵急雨,我们在树下躲了一会儿之后,就冒着零星残雨分头行动了。还是和上次在奥克兰摘蓝莓一样,老妻喜欢守着几株树做深度采摘,早早就爬上梯子隐入枝叶中。儿子儿媳一直向前,进入果园深处,很快也看不见了。我则是边走边摘边吃,一路漫游。

樱桃实际上有很多品种,外观口感各不相同。这个果园里,据说有16个品种,其中有4种是白樱桃。我除了知道深紫色的紫樱桃和红白色的白樱桃之外,基本上分不清各品种的区别,只是选甜而口感扎实脆口的摘。我来回在紫樱桃树和白樱桃树之间游走,比较着两者的口感,觉得白樱桃似乎更甜、更合口味。

新西兰生产的樱桃许多都供出口,主要出口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尤其是白樱桃,新西兰国内都很难见到。我们选的这家果园门口外写着:“We do not export any of our fruit, saving the best for you(我们不出口,最好的都留给你了!)”。看来,他们主要是做游客生意,而我们也真正是有口福了。

在樱桃园内漫行,渐渐走到园林深处,四周已无游人,都是密密匝匝的树木。刚才的阵雨,使得满园青翠欲滴,在绿树枝头,缀满了串串晶莹剔透的紫红或粉红嫩白的樱桃,就像是满树的玛瑙宝石。果园深处的密林中,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别有一番意境,正如南唐冯延己在《罗敷艳歌》中所写:“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实际上,眼前的园林更加幽深,应该是“千树樱桃带雨红”才对。

随手摘下一串,托于掌中,带着雨水的樱桃,颗颗饱满圆润,鲜嫩诱人。辛弃疾曾为樱桃赋词:“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樱桃确如美人的歌唇,一点艳红,丰润饱满,引人遐想。取一粒放入口中,鲜嫩果肉的微酸脆甜,和着习习凉风所携带的清新,一同沁入心脾。

中国有句俗语:“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树娇生惯养,怕冷怕热,怕旱怕涝,易受病害,极易发生裂果落果的现象,种植樱桃,自是颇为辛苦劳累。游人的自助采摘,可以享受一种置身大自然的淳朴乡村生活乐趣,既有通过劳动而收获的快乐,又有不必辛勤耕作而坐享其成的喜悦,真正是格外令人感到满足和惬意。

等到我们四人重新汇合时,一眼就可以看出,老妻埋头苦干,摘的最多,紫的白的都有;儿子儿媳潜入园林深处,摘的樱桃最大,都是大大心形的紫樱桃;而我摘的最少,只有篮底薄薄一层,都是精华。实际上,我漫步园林,欣赏风景,收获心情,所得体验也许是最多的了。当然,这也包括吃得肚子滚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