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时刻
微醺时刻

走过路过,游过玩过,品过尝过,思过想过,一笔带过。

海滩宁静,生机勃勃

奥克兰北岸的远处,有一个叫做旺阿帕劳阿(Whangaparaoa)的窄窄长长的半岛,像条小尾巴一样翘进豪拉基湾的大海中。而在这条小尾巴的尖端,有一个三面环海风景优美的地区公园。奥克兰的地区公园,大多数都是用毛利语地名命名,但这个公园名字比较特别,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名,就是“莎士比亚地区公园(Shakespear Regional Park)”。

一天下午,顶着烈日,我们慕名来到公园。听说,在这个公园里,可以见到野生的孔雀,还可以到海滩挖贝。我们首先在绿地上来回寻找,只见在大片草地上有不少露营的人们和一些家庭聚会。很遗憾,没见到孔雀,不知道它们躲在哪个丛林中乘凉去了。

我们再沿着长长的沙滩漫步,同时在思忖着和寻找着,这个有如此名称的公园,会有着怎样的深刻内涵。我们一路慢行,一路看海边觅食的红嘴鸥,看碧海中的一片风帆,看戏水逐浪的儿童,看云隙射出的阳光在海面上慢慢飘移,看海水在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幻……当看到海水正在慢慢退去时,我们突然想到,这里的一个海湾允许挖海贝,便查询了一下海潮的涨退时间:最低潮将在傍晚八点半钟。

我们立即回到这几天暂住的朋友的庄园里,准备工具容器等。我顺便上网查询了一下莎士比亚公园的来历,结果令人多少有些失望。

实际上,这个公园并不是因为其中有什么特别的文化内涵,只有大文豪的名字才相称,只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一个莎士比亚家族从毛利人手里买下这块地而得名,至于这个莎士比亚家族与大文豪是什么关系就不得而知了。在此之前,毛利人的一个部落占据这个地区有许多年,并在此筑有堡垒。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奥克兰地区委员会斥资将这片海滩山地购入,辟为公园,成为公众的休闲场所。公园依山傍海,人们在这里可以游泳、扬帆、拾贝、林中漫步、徒步行走、登高远望、野营等等,可以尽情放开怀抱,拥吻大自然。

晚饭后,我们再次驱车来到莎士比亚公园,直达目的地——公园中的奥科罗麦湾(Okoromai Bay)。这个海湾比较小,像一个口袋一样,一面沙滩,两边是山崖,海口较狭小,海床平坦,正是海贝生长的好地方。

来到海边,迎面是一块告示牌,上面用英文、毛利文、中文繁体和韩文等文字提醒挖贝者:“每人每天仅限捕捞50个鸟蛤(Cockle),请在上岸之前点清数目。”显然,这是管理部门为了防止过度捕捞,为了自然生物可以长期繁衍所采取的限制措施。

公园海滩告示牌

此时,海水几乎完全退出海湾,露出极大一片海床,我们离水线几乎有几百米之遥,可以看到远远的水线附近有十几人在挖拾海贝。我们立即走进海滩,一直向前。泥泞的海滩极难行走,因此,我们走过一半便就近开始胡乱挖起来。

这里的海床只是表面薄薄一层沙,下面都是乌黑的火山泥,还长有密集矮小的水草,草根将沙泥紧紧抓住,铲子不好用,只能用手伸进泥里摸索。由于没有经验,来回挪了几个地方,都完全没有收获。这时一群人从远处返回,看来都是韩国人,他们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我们问过才知,要到最前面没人挖过的地方挖。

踏着泥泞,我们继续向前,一直走到退潮的水线附近,再次挖时才发现,只要挖对地方,就在黑泥下面不深的地方,常常是一窝一窝的海贝,都是这种鸟蛤。开始时我们还大小通吃,统统收入塑料盒内,不久就发现,实在太多了,便把小个的扔出来,让它们继续生长,只留下大的。很快就基本达到上限了——我们四个人,今天最多可以带走200个。

担心潮水上涨,我们开始向回走。这时,我们都成挖贝专家了。凡是没有挖过痕迹的地方,只要看到地面有些许隆起,伸手摸一下都会有一窝。由于有限量,我们一路返回,一路淘汰小个的鸟蛤,等到岸边,基本上都剩下大个的了。

走上岸边的草地上,迎面见到一块大牌子,上面醒目地提醒来游玩的人们,留意不要随露营车带来老鼠之类的有害生物。从大牌子的另一面可以看出,这个公园也曾经荒芜破败。在2010年,有关部门将海滩用围栏封闭,彻底清除了老鼠等有害生物。2012年才重新开放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大批的鸟类等原生动物又重新回来定居,成为一片和谐共生的动物乐园。

在岸边用淡水洗净手脚后,我站直身回头望向海滩,潮水还没有上涨,天上晚霞正红。在霞光的照耀下,大片海床残留的海水在一点点、一片片乌黑的沙泥间映射着红色、白色的云影霞光,整个海滩呈现出一种平静安宁的氛围。只有我们最清楚,这片表面宁静的海滩,内里却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活力。

《新西兰游记:随笔天涯之外》24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