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史
馬有史

你有聽說過澳門嗎?請讓我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關於澳門的歷史故事~

中華民國華僑文教會議與澳門自由僑校

僑務會議舉辦後三年,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在一九五五年九月一日召開華僑文教會議。有別於三年前的僑務會議,這次的華僑文教會議集中於教育文化,箇中原因可能是中華民國政府調整華僑政策,由過往的「包山包海」改為著墨在文化教育。從僑委會向外表明為何召開華僑文教會議,更能清楚這次轉變, 「基於『無僑教即無僑務』,為確定華僑文教政策,解決各地華僑教育文化重要問題,針對各地環境及匪共陰謀,研議切實有效之對策」。

華僑文教會議約有十三個地區參與,澳門為其中之一。僑委會以安全為理由,並沒有公開參與會議的代表名單,所以只能從報章中略知一二。根據星島日報八月十九日的報導,澳門原本推派粵海大學校長馮漢樹、德明中學校長李雪英、難胞義學校長陳演生、仿林中學校長朱權、鐵城中學校長黃伯強、中山教育學院院長尹嘉、聖若瑟中學校長何心源。不過,綜合手上資料,最後出席會議的應是李雪英、陳演生、朱權、尹嘉、仿林中學主任曾憲宗、精華報陳述公。至於名單改變的因由並不清楚。

會議的流程與僑務會議大致相同,如聽取政府報告、提出議案、報告僑情。直接與澳門相關的議案有兩個,由澳門中華自由教師會提出的請在澳門招考僑生返國就讀案和朱權提出的爭取澳門青年而提高僑教案。朱權代表澳門報告僑情,主要講述「自由」與「共匪」在學校、報章、文教團體的勢力和他們之間的鬥爭,形容澳門的「自由」文教人士處境極度艱鉅。

對於澳門教育方面來說,參與文教會議的意義何在呢?我想從朱權的僑情報告可窺一二。朱權在報告中表示:「自由僑校…,基金固少,經費奇缺,政府既未加以支援,當地商賈他攝於匪勢而不敢為助…」顯然,參加是次會議其中一項目的就是爭取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援。

今天澳門的學校粗略可以分為教會學校和紅底學校,前者即有基督教背景(含新舊兩教)的學校,如粵華中學、聖心中學等;後者即由親中人士或團體開辦的學校,如勞工子弟學校、工聯職業技術中學等。然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存有另一種背景的學校 — — 自由僑校,即所謂親中華民國(台灣)的右派學校。

當時不論右派還是左派的學校,其實都不只是單純辦學,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政治成份在內。而最重要的政治成份,莫過於宣揚自身的意識型態,用現在的話語就是「洗腦」。為了吸引更多人入讀右派學校,右派學校的學費都較教會與左派學校為低。不過,右派學校的師資與設備明顯比不上教會與左派學校,單靠低學費並不足以令更多學生報讀。長遠下去,右派學校財務狀況非但不能改善,連宣揚意識型態的功效也不能發揮,故需要中華民國政府的援助。

「一二三事件」後,右派學校被迫解散,不少師生只可轉至教會學校。時至今日,再沒有所謂右派學校,當年左右兩派在教育界的鬥爭更不復見。昔日的右派學校,好像從沒有出現過一樣,在澳門不留半點痕跡便消失了。

參考資料:

星島.1955.8.19,1955.8.24

澳門日報2017.10.28

華僑文教會議日刊第四期

<華僑文教會議實錄>, 華僑文教會議實錄編輯會編,海外出版社

原文:https://medium.com/史集-historical-market/中華民國華僑文教會議與澳門自由僑校-16dc8b5d4f76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