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10
HP10

Amritsar──錫克教發源地及印巴民族主義的較量場

臉書其中一個邪惡功能便是不定期地彈出「當年今日」的提示,每次看時自己難免有種「天啊,原來已經是那麼久之前的事」,而近期頻頻出現的則是自己三年前的印度之旅遊記,現在看來還是覺得那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當中Amritsar(阿姆利則)是一個出發前我不太認識、但遊覽過後卻讓我有「幸好有來了」感覺的城市。它是錫克教的發源地(在香港看到包頭巾[turban]的印度人,有不少其實是錫克教[Sikhism]教徒而非印度教教徒),同時在印度獨立運動中它又是很多重要事件的舞台,走一遍Amritsar,便彷彿揭過印度五百多年的教派及民族抗爭史。


清晨時份我走出旅館,暮光慢慢照亮了Amritsar,退去人潮的街道顯得格外安靜,空氣中隱約傳來早禱的廣播,沉穩的聲音讓人的思緒慢慢沉澱下來,似要提醒我這名過客放下顧慮,好好感受一下這個聖城的人和事。早安呢,Amritsar。

清晨時分的Amritsar
往黃金廟的街道

印度的冬季往往是污染最嚴重的季節,各戶人家為了取暖而燃燒雜物、柴、煤等燃料,燃燒時產生的微粒在乾燥的空氣中揮之不去,形成薄薄的霧霾,今天的Amritsar正是這個樣子,稍為遠一點的景物便像蓋過輕紗般有種朦朧感。空曠的街道似乎令寒風變得特別凜冽,吹在臉上有種刮人的感覺,也似在催促人們快些回到室內。

我和朋友一起吃過早餐,然後便來到黃金廟外的步行街逛逛。這時街上已經有不少遊客,但大多是當地人,而且可能為當天是假日,男女老幼都有,他們不少都對我們這些外地遊客投以好奇的目光,一些青少年更要求和我們合照,但整體感覺還是挺友善的,街道也很整潔,我們都覺得這裏是個可以安心逛逛的地方。

Maharaja Ranjit Singh雕像,他在19世紀統一了Punjab,並擊敗來自阿富汗一帶的穆斯林軍隊,建立錫克帝國
印度的憲法之父Bhimrao Ambedkar,他腳底下的台階是印度首都議院建築的縮小模型

我們在遊覽黃金廟前先到廟外不遠的Jallianwala Bagh參觀。它本來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公園,在1919年4月13日,英國殖民政府逮捕了兩名反對派領袖,並開槍鎮壓現場的與會者。事件平息後數天正值錫克教節日Baisakhi,大量市民到Jallianwala Bagh慶祝,但反應過度的殖民政府卻派軍隊大量射殺手無吋鐵的市民,並導致數百名平民喪生,事件引發印度全國人民的強烈迴響,這場屠殺間接提早了英國殖民政府的末日。

Jallianwala Bagh紀念塔
公園內還保留著當年中彈的牆壁
士兵造型的叢林,象徵當年屠殺印度人的英兵

公園旁還設有一個小小的博物館,內裏有一些關於慘劇的文案及照片。值得留意的是,時至今天英國官方(無論是皇室或是政府)都未有就該次屠殺發表任何正式的道歉聲明,最接近的一次也只是2013年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訪問時來到現場致送悼念花圈,反而民間就有一些英國人就該次慘案道歉,博物館內也保留有相關的資料。

在公園外設有捐血站,工作人員在外派發呼籲無償捐血的單張,單張還是由私人公司贊助印製

參觀完Jallianwala Bagh後我們便來到黃金廟外的廣場,當我們打算進場時,無意中發現廣場外有大量當地人在廣場左側的一個閘口排隊,原來去年(2016年)錫克教教會在這廣場的地底建設了一個影院,利用現代科技、動畫等介紹錫克教的起源及教義,不少教徒便在排隊等候入場。我們這些遊客也可免費入場觀賞,而且還有英語、國語導賞機講解,電影院及電影的設計和製作均挺不錯,不過用英文講述這麼形而上的教義實在超越我能理解的程度,所以看了也沒有甚麼印象。

看罷電影,我們終於來參觀黃金廟。我們在入口觀察了好一會,在旁的錫克教守衛好心地用手勢告訴我們要到左方的寄鞋處寄存鞋子,然後在入口處拿頭巾包頭,還要在入口前的水池洗腳後,便可以入內參觀。

黃金廟外正門及廣場

參觀前先補充一下錫克教的歷史背景。和其他宗教比較,創立於15世紀的錫克教可說是十分年輕的宗教,它的創辦人Guru Nanak本是名印度教教徒,但他反對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及其他封建習俗,故創立錫克教(Sikh一字解作「學徒」或「學習者」)。錫克教的包容、不分階層的主張陸續吸納不少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信徒。在16世紀,適逢Akbar大帝執掌印度政權,信奉伊斯蘭教的他主張對各宗教採取包容政策,正值成長階段的錫克教便是此政策下的其中一個受惠者。它的第四任Guru Ram Das獲得Akbar大帝授予Punjab的一片土地,而它的繼位者Guru Arjun則在這片領土上建造一個人工水池,並在水池中央建成一座錫克廟,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Amritsar(解作Pool of Immortal Nectar),該座廟便是今天的黃金廟(Sri Harmandir Sahib)。自此以後,在錫克教徒眼中,Amritsar的地位就等同於猶太教的耶路撤冷、或伊斯蘭教的麥加。

可惜的是,Akbar逝世後,接任的Jahangir不再推行多元的宗教政策,他把Guru Arjun虐待至死,繼任的Guru Hargobind以及日後的Guru被迫將原來主張和平的錫克教轉化為一武裝團體,以反抗Mughal政權的壓迫。到了17世紀,第十任Guru Govind Rai主張︰

“… … when all efforts to restore peace prove useless and no words avail, lawful is the flash of steel, it is right to draw the sword… …"
資料來源︰BBC Religions

自此錫克教正式將"Dharam yudh"(正義的戰爭)引入教義內。Guru Hargobind進一步強化錫克教的組織,並編整信徒成為武裝部隊,他的士兵不會修剪頭髮、鬍子,但會戴上頭巾(Turban)作為身份象徵,腰間會配上軍刀,這位Guru還將自己的姓氏改為Singh(在Sanskrit文中,該字解作「獅子」),而他的士兵也會冠以這個姓氏。Guru Govind Singh並將Guru的地位授予錫克教的聖典「Guru Granth Sahib」,從此以後錫克教便不再設Guru一職。

自此以後,錫克教從一宗教團體慢慢發展成一個軍事及政治勢力。改革後的錫克軍隊在東面力抗漸走下坡的Mughal軍隊,同時也抗衡來自西方阿富汗的伊斯蘭教徒。錫克教在日後的阿富汗──錫克戰爭中取得勝利,並建立錫克帝國,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段它的版圖覆蓋今天的Punjab。但隨著英國軍隊在19世紀全面殖民印度,錫克帝國也被迫要面對這個強大的西方強權。在19世紀中段,錫克帝國先後兩次敗於英國軍隊,結果帝國解體並臣服於英國殖民政府的統治,這樣的狀況一直維持到二戰後印度獨立才告結束。

印度獨立後,錫克教也曾經出現要求獨立的訴求。在1966年,當時掌權的Indira Gandhi(她與聖雄甘地沒有血緣關係)宣佈將印度的Punjab分割為3個部份︰一個較小的Punjab,以錫克教教徒為主;Haryana,以印度教教徒為主;這兩部份會聯合組成新一個省,就是今天的Haryana Punjab,由兩地人民各自選出代表共治,省會設於一個(當時來說)全新的城市Chandigarh;原來的大Punjab還有一部份歸入Himachal Pradesh省。部份錫克人對此安排表示不滿,他們要求一個完全由錫克人自治的省份(而非一個與印度人聯合管治的省),但Indira Gandhi堅決反對。在錫克人的支持下,以爭取更大自治為目標的Akali Dal崛起,他們贏得大量議席,並威脅到執政黨Congress的地位。Congress決定採用以以夷制夷的手段,在Punjab內部扶植Bhindranwale,以打擊對手。想不到這個Bhindranwale在羽翼漸豐後便擺脫Congress的控制,鼓吹更激進的獨立運動。他們在1984年佔領黃金廟,並發動恐怖襲擊殺害溫和錫克人及印度人。Indira Gandhi為了解決危機,便發動代號為"Operation Bluestar"的軍事行動,強行用重型武器突入Amritsar及黃金廟,結果造成聖廟嚴重破壞,逾千名錫克人死亡。

Indira Gandhi的強硬手段雖然協助她爭取到印度教信徒的支持並最終贏得大選,但也同時激化了錫克教教徒的仇恨。慘劇發生後不足半年,她的兩名錫克教保鑣在她的住所內將她殺死,消息傳出後,德里出現大規模的暴徒搶掠及謀殺事件,行兇者藉口以眼還眼,將目標鎖定錫克教教徒,而警方則採取縱容的態度,讓局勢更趨失控。暴亂持續了3天,政府才派出軍警控制局面,但估計逾千人在暴動中喪生。印度政府稱這次為反錫克教暴動,而錫克教人士則直稱為大屠殺。

暴動過後,一些支持建立獨立錫克政權的武裝勢力在印度境內境外活動,但在90年代多為印度軍隊所弭平。時至今天,Punjab一帶已漸趨平靜,但印度境內境外仍有一些團體希望透過非暴力手段爭取獨立。今天我們在黃金廟外仍然看到身穿傳統軍裝、腰佩軍刀的錫克教衛兵,彷彿在提醒我們這一段滲著血與鐵的錫克教歷史。

回到現場,我們赤腳進入廟宇,一座金碧輝煌的建築就映入眼簾。黃金廟座落在水池中央,信徒可沿一條走道進入廟內。圍在水池外的是四座白色、圍成彷如城牆般的建築,建築下設有走廊,一些信徒就這樣席地而睡,想不到這裏成為他們昨晚的棲身之所。建築與水池之間有一條闊寬的走道,不少信徒就沿著它繞水池走,他們有的像遊客般拍攝黃金廟,有的低頭吟誦經文,有的則到池邊取水淨身祈求庇佑。黃金廟內沒有了外面的喧嘩,取而代之的是廟裏透過揚聲器播放的經文,誦讀聲營造了一種宗教場所特有的詳和氛圍。

廟的四周由四幢建築包圍,四方各設入口,以表達歡迎各方人士進入的意思
錫克教聖地黃金廟
黃金廟
黃金廟上的雕刻
在黃金廟內早拜的信徒們
一月的印度還是天寒地凍,在黃金廟內的聖池打掃,不是那麼虔誠還真的不願意做吧
在用聖池水淨身的信徒們

中午時分不少信徒在排隊等候進入黃金廟,亦有一些信徒席地而坐,聽從教會人員講道。歷史上錫克教是一個主張平等、包容、公義的宗教,他們要求教徒奉獻出時間或金錢來幫助其他人,例如我們在廟內便不時看到有信徒在打掃或清理池水,從這方面看錫克教有著非常崇高的理念。但歷史卻似乎對錫克教開了一個大玩笑,16世紀錫克教屢受Mughal政權迫害,在理念與生存之間,錫克教選擇了一個很務實的回應︰積極反抗。在第十任Guru Govind Singh領導下,錫克教漸漸演變為一枝武裝力量,對於他們來說,平等、博愛是建基於互信、公義等基礎上,而暴力是在行使所有辦法都失敗後,教徒們所必須採取的自保手段,以達成公義。所以對於錫克教派來說,仁愛與暴力不存在矛盾的地方。外人如我初初看來很難理解一個宗教如何能同時主張博愛包容、但同時又支持武力行動,只有在理解它的歷史發展後才可體會箇中原因。

在這次印度之旅中,我常常看到迴然不同的事情、甚或相反的特質可以同時出現,而錫克教那種「剛」、「柔」並重的教義或許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黃金廟外的信徒在聽別人講道
等候進入黃金廟的信徒
在黃金廟外派發小吃的攤擋

黃金廟內另一個值得參觀的地方便是它的免費飯堂(Langar)。為了貫徹服務他人的無私精神,黃金廟內設有一個免費飯堂(事實上廟內還有一間免費旅館,不過我們就沒有參觀了),無論你是否教徒,都可以入內享用。這個飯堂每天供應數十萬份餐點,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它是全球最大的免費飯堂。而我們也就不害羞地體會了一下(XP)。

我們從廟宇的其中一邊看到飯堂的入口,在飯堂外有義工向你派發餐具,進入飯堂後大家依次席地而座,然後便有信徒提著一桶桶的食物、用杓子分發給用膳者。飯堂面積挺大,坐滿大概有2、3百人,所以來到飯堂時候還真被它的規模嚇倒。食物都是咖哩、米飯、naan等基本食物,味道不算美味但至少沒有想像中差(當然最重要是吃完沒有拉肚子)。在飯堂內無論男、女都不分彼此地坐在一起,大家吃著同一樣的食物,這個情景很能體現錫克教的主張,這在印度──一個自古代便實施種姓制度的階級國家──是多麼超越的一個理念。

工作人員就拿著桶子分派食物
男男女女席地而坐,大家吃著同樣的食物
當天的飯餐,飯菜任添

不到20分鐘,飯堂內的人大多已吃完了飯餐,工作人員也開始忙著用地拖清理地板,準備迎接另一波來吃飯的人潮。我們拿起餐具從另一出口離開,才看到飯堂的另一面貎︰一些教徒在一旁幫忙將餐具分類,然後便將大盤大盤的餐具送至另一邊,那裏已有數十名教徒在分工合作負責清洗;拐個彎後便看到更多男女盤坐地上,在準備每天飯堂所需要的食物材料,整個飯堂就如一間流水作業工廠般運作得有條不紊,資金由善心人士募捐而來,日常運作則靠大量義工協助,這個運作模式比我們現代社會中提倡的社會企業更厲害──它可是每天餵飽十萬張嘴吧的飯堂啊!

大群教徒在清洗餐具
看看這堆碟子便可以想像飯堂的規模有多龐大….
男女老幼都可以幫忙預備食材

體驗過黃金廟的「免費午餐」(其實事後我們也捐了點錢作為回饋),我們回到旅館小歇一下,並在下午2時多坐車到Amritsar西面的Attari邊境關口觀看降旗禮(巴基斯坦方面稱為Wagah)。Attari是印度邊境附近的一條村莊,離它不遠便是印度與巴基斯坦接壤的邊界,那裏設有一個關卡,每天印度及巴基斯坦的衛隊都會在該關卡進行降旗儀式,雙方會派出衛兵上演一幕浮誇的步操,而兩國人民也在旁狂熱吶喊打氣,這使得原本平淡無奇的降旗儀式成為了一個觀光點。

印巴的歷史便得由二戰前說起,當時印度境內的伊斯蘭教派系及印度教派系的分歧越來越大。1940年,當時的Muslim League發表Lahore Resolution,主張建立一個以伊斯蘭教徒為主要人口的主權國家,雖然該主張被受甘地的大力評擊,但卻獲得很多伊斯蘭教徒的支持。二戰結束後,百廢待興的英國已不再留戀印度的管治權,1946年執政的工黨同意最遲在1948年讓印度獨立。正當德里方面正籌備新的印度政權,在Punjab錫克教派人物亦醞釀獨立活動,當英國殖民政府倉皇將軍隊撤出該區後,當地陷入混亂的搶掠及割據狀態,不同派系力爭建立自己的主權國家。當時英國主管印度獨立事務的是Louis Mountbatten,他曾勸伊斯教派與印度教派組建一個主權國家,但雙方的分歧之大令他明白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為了令英國政府能早日撤出這個充滿火藥味的次大陸,他同意建立巴基斯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及孟加拉兩片不相連的土地)及印度兩個獨立國家,有關主張在1947年7月獲得下議院通過,而有關的劃界工作則交由一位法律專家Cyril Radcliffe執行。這位從沒踏足印度的英國人,只靠著不準確的地圖將Punjab及Bengal (即今天孟加拉一帶)各分為二,巴基斯坦及印度各自擁有兩地的部份主權。有關的國界遲至八月才通知巴基斯坦及印度的候任政府,而英國則在七、八兩月內匆忙撤走駐軍。最終巴基斯坦在1947年8月14日宣佈獨立,印度則在8月15日子夜緊隨其後。英國的倉卒撤離令印度及巴基斯坦各地處於無政府狀態,而英國人對Punjab及Bengal的魯莽劃界令不少伊斯蘭教教徒及印度教教徒在一夜之間變成印度或巴基斯坦內的少數異教徒,在該年夏季,逾千萬的群眾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離開家園,保守據計期間有一百萬人在這個大遷徒中被殺,英國人的撤手不顧直接導致了這場人道慘劇。

在香港,相對於南北韓的對峙狀態,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敵對關係似乎就不太多人關注(或許因為北韓有肥仔金經常為網民提供笑柄、所以「吸晴度」較高吧。),但是這對國祚只差一日(「論資排輩」的話巴基斯坦是「老大」)的「難兄難弟」在60多年內打了4場大型戰役,邊界衝突更是不計其數。更嚴重的是,印度及巴基斯坦雙方都擁有核武,這一大殺傷力武器令這片南亞土地上埋藏著一枚不穩定的炸彈。近年雙方關係算是稍為緩和,但是大大小小的邊界糾紛還是不時發生。現時兩國政府無法/不願在兵戎上一分高下,但「昇平」時代的準備功夫還是不可或缺,大家都把握機會向人民灌輸「正確」的愛國主義及歷史觀,而正是這一歷史背景才催生出Attari/Wagah這種獨特的民族主義活動,

我們約在下午2時出發,車子朝西行駛約大半小時便到達最接近的停車場,甫下車便遇到不少小販在售賣印度國旗、又或替你在臉上繪上印度國旗。他們會打著很冠冕堂皇的理由向遊客推銷︰我們不可以輸給巴基斯坦人!你就戴頂印度帽子支持一下吧!民族主義在這刻被轉化成商機,也真的有不少當地人熱切地買了印有印度國旗的商品進場。

Wagah位置

離開停車場後,遊客需要從這裏步行約一公里到達會場,沿途經過數個關卡,由印度軍人進行安全檢查。在最後一個關卡,外地及本地遊客會被分流──原來外地遊客可以坐在另一邊的看台,它與印度國民坐的看台並列在會場的各一邊,但外地遊客的看台離會場較近,而且坐在這裏可以一覽整個印度看台,畢竟印度觀眾的反應也是整個節目的焦點嘛。

從停車場沿著公路約走1公里才會到達邊境關口,沿途有軍人站崗及進行安檢
位於印度、巴基斯坦邊界的Wagah,每天雙方舉行降旗儀式,兩國的人民都會來這裏替自己國家的衛兵打氣
印度方面還在擴建看台,但看外觀結構好像不很可靠似的…
印巴邊境閘口。遠方便是巴基斯坦的看台
巴基斯坦的看台上掛上國父Muhammad Ali Jinnah的畫像。他活躍於一、二戰期間,在1940年領導Muslim League嬴得當時仍未獨立的印度議會選舉,其後他力主建立一個以穆斯林為主的政權,最終在1947年建立巴基斯坦

我們抵達看台時還不夠四時,但印度方面的觀眾席已經坐滿了一半,而遊客仍然源源不絕地進場。會場不停地播放吵耳的印度音樂,似乎在為稍後的節目暖身。觀眾席中不時有印度人聞歌起舞自娛,而身旁的印度人也樂於鼓掌打氣,儀式未開始印度人已經high了半天。

現場不時有觀眾natural high~
女觀眾也不甘示弱
也成功引來眾人的注意
到底「愛國」兩字值多少錢?
看來也有不少人受落
邊吃爆米花邊看降旗,感覺就像來看一場娛樂騷般

隨著離日落時間越來越近,偌大的印度觀眾席也快要坐滿了,當天差不多有二千人觀看這個降旗儀式。會場內,一批學生輪流持著印度國旗在巡遊,這個原本簡單不過的活動卻把原已熾熱的氣氛再炒熱一些,每名學生進場時印度人都掌聲雷動,而受鼓舞的學生們自然鼓足幹勁拿著國旗抖擻地巡遊一圈。若果單聽掌聲還以為是甚麼大明星出場。

在降旗儀式前有學生輪流持旗進場,現場印度觀眾熱鬧鼓掌和應
同場加映外國人落場參與
完成國旗巡遊後學生們在會場內載歌載舞
巴基斯坦那邊的看台也漸漸坐滿人
臨近儀式開始,偌大的觀眾席黑壓壓的坐滿了人
會場盛況

四時左右,在旁準備多時的印度衛兵終於開始儀式。率先進場的是一對持著機槍的士兵操向印巴閘口,在場的印度觀眾一見到他們出場便high翻天,不停地叫著口號。接著登場的是一隊頭戴彩冠、身穿儀仗軍服、腳踩軍靴的儀仗隊,他們操進場內,然後不時以誇張的提腿、踏步來展示威勢,在場的印度觀眾每每看到這些動作都會叫個不停,而另一邊廂的巴基斯坦士兵也在上演類似的戲碼,身穿黑服的他們在自己的陣地裏操著相類似的步伐向印度這邊示威。更好笑的是,在步操期間,雙方會如「小學雞」般派出士兵「鬥長氣」──就是看哪一方士兵能一口氣發出最持久的叫聲。

參與儀仗表演的印度士兵
印度儀仗隊操向閘口
步操的步法非常誇張,踢腿是經常出現的動作
雙方儀仗隊在閘口進行步操
雙方儀仗隊在閘口進行步操

正當雙方場內的儀仗隊在鬥得難分難解時,觀眾席中的印度人也沒有閒著。場中的一位司儀不時帶領印度觀眾大叫口號,一浪浪的噓聲、叫囂聲、鼓聲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著觀眾的情緒,現場的狂熱氣氛就彷如足球比賽中的球迷在為愛隊打氣。在民族主義大旗的鼓動下,印度人全程投入於眼前的這項競賽,數十年的印巴恩怨似乎就在這場口號大賽中一決高下。當時我想,如果有那麼一個瘋子拿著武器──管它是刀子還是槍子──衝向鄰國,場中已陷入狂熱狀態的觀眾會驚惶走避、還是會假戲真做,將原來的「文鬥」變成血淋淋的「武鬥」?

帶動氣氛的印度司儀
在司儀帶領下,印度群眾的口號一浪接一浪地叫個不停
熱血沸騰的觀眾向著巴基斯坦大叫口號示威

隨著群眾的氣氛被推至頂點,雙方儀仗隊的步操及儀式也漸近尾聲,兩國的儀仗隊員在閘口前同時拉動控制國旗的繩索,雙方都有默契地操控著節奏,倏忽間兩國國旗便降下,然後鐵閘緩緩關上,兩國的儀仗隊在摺妥國旗後便操回自己陣營,儀式便告結束,場內原本亢奮到頂點的氣氛霎時間冷卻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看完表演後的滿足感覺,印度觀眾要麼走進會場拍照留念,要麼便趕著坐車回家,之前的劍拔弩張氣氛煙消雲散。還好,是日西線無戰事。

雙方進行降旗儀式,旗幟在同一時間一併降下
等候降旗

短短一天的Amritsar之旅就此結束,來印度前我自然不認識這個城市,但是這麼一遊卻讓我卻覺得Amritsar就是印度歷史(特別是近代史)的一個縮影,你可以在這城市看到宗教衝突、印巴紛爭、民族獨立等歷史事件,是個很有趣的體會;然後來到這個錫克教聖城又讓我們對這個宗教有了很不同的認識(至少我們學會不是所有包頭的便是伊斯蘭教教徒 XP)。這些都是我出發前沒有料到的收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