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10
HP10

生動有趣的人體構造指南︰《The Body: A guide for Occupants》

先說一點無關本書的事︰2020年下半年不論是疫情還是香港的狀況都讓人感到很鬱結,雖說自己生活沒有受太大影響(感恩),但是社會上每天發生的荒謬事情仍然令人不忍目睹,那種低迷的社會氛圍令我如洩氣的氣球般沒有動力,好一段時間連看書、寫文和跑步都停了下來。還好最近找回了看書的樂趣,同時也努力調整心態,希望2021年無論環境如何也可以有一個更好的開始。


一半因為巧合、一半因為疫情,早陣子連看了數本關於人體的科普書藉,其中一本是《The Body: A guide for Occupants》。作者Bill Bryson並非醫科出身,但是他對人體這個既深奧亦神奇的題目深感興趣,所以便花了不少時間閱讀文獻及訪問醫生和研究人員,然後寫下《The Body》一書。書中內容包羅萬有,從皮膚至大腦、從感官至血液循環、從出生到死亡… … 這些題目作者在書中均有介紹,驟眼看來本書有點人體百科的影子,但說它是百科全書又不全對,畢竟有限的篇幅無法涵蓋人體這個錯綜複雜的生物,於是作者在書中只能扼要介紹人體構造的基本知識和概念──而這已經足夠他大書特書一番了──並且在說明時穿插各種有趣冷知識,來呈現人體的奧妙之處(例如人沒有濕的觸覺︰人們只能透過冷、熱來判定乾、濕;「五味雜陳」的五味並不包括辣︰那其實是火燙的感覺,而學界定義的五種基本味覺是甜、酸、苦、鹹和一種稱為「umami」的味覺]),在作者簡潔顯淺的文筆下,原來艱澀沈悶的內容也變得生動起來,而書中各種詼諧比喻和敍述也令讀者看得趣味盎然。

除了介紹人體構造外,作者在書中亦不時細說醫學背後的故事。例如看似不吃人家煙火的科學家(笑)也會為了功名而產生種種恩怨情仇(携手發現盤尼西林的Alexander Fleming、Ernst Chain及Howard Florey在獲得諾貝爾獎後,Chain就認為Florey沒有對他的貢獻作出應有的肯定而不和收場;類似的故事在書中還有不少。)、為了滿足好奇心可以生死不顧的探究精神(Werner Forssmann在不顧後果的情況下把導管[catheter]插入動脈內,並嘗試讓它「飄流」至心臟,在成功後他還冷靜地拍下X光片以資証明,某程度我覺得這和現代人做了種種「冒險」行為後自拍、放IG、打卡如出一轍)、因為錯誤的醫學概念而進行有害的治療(18世紀曾流行放血療法,透過排血來將體內毒素排走,其中一個[間接的]受害者便是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光怪陸離的研究手法(Walter Bradford Cannon為了瞭解饑餓時胃部的狀態,竟然成功地遊說[搞不好是威迫]一位學生吞下一枝末端駁有汽球的膠管,藉著量度汽球的膨脹縮小來估算出胃部的容量,該名學生就含著這枝膠管生活了一整天)、現代人的健康及醫療問題(都市人過胖、醫療機構的過度檢查及治療造成醫療費用高昂、煙草商和美國政府就反煙訊息的角力…)… … 這些故事有時反映人類的貪嗔痴,但有時則折射出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當我們閱讀本書理解人體的物理構造時,同時也認識到科學發展以至人性的方方面面。

若勉強要用短短數字來總結本書的讀後感,我認為會是︰我們對自己的理解還是太少了。作者在書中經常提到的一句便是「We don’t know.」這固然不是作者躲懶沒有盤根問底,而是科學家們對於很多問題仍有不解之處。從看似簡單的「人為甚麼會打呵欠」到「人生病時為何會發燒」到「如何醫治感冒」再到「如何醫治愛滋病」等等,今天的科學家們對於這些問題仍然沒有肯定或公認一致的答案,這些未知的問題同時也反映出醫學的發展是何等漫長且迂迴。在未知的病魔前,醫生們只能一邊探索一邊修正我們對人體構造的理解,箇中自然不乏犯錯時候(不論有心或無意的),很多病人因此而失救死亡,又或要忍受不該承受的傷殘或痛楚,但全靠他們的犠牲與學者們的奮鬥,人類才一點一滴地累積醫學知識。誠然今天的醫學水平已經大幅提升,但是人類在不少病魔面前仍然是束手無策(想想當下的武漢肺炎),人體探索仍是一條遠無止境的道路。

最後想起在「When Things Go Wrong: Diseases」一章中,作者訪問了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Michael Kinch,以癌症及傳染病為專項的他認為對人類構成最大威脅的疾病是流感,在書中他提到︰

“The fact is we are really no better prepared for a bad outbreak today than we were when Spanish flu killed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 hundred years ago. The reason we haven’t had another experience like that isn’t because we have been especially vigilant. It’s because we have been lucky.”

雖然Kinch的評論聚焦在流感方面,但是放在今天來看這段說話卻同樣無比適用。本書出版於2019年,我猜作者寫下這段文字時大概不會料到這一字一句在一年後是何等鏗鏘有力。在2020年的paperback版本中,作者加插了一段簡單後記,當時的他正處於英國並經歷著封城階段,面對來勢汹汹的病毒,他對疫情的走向完全沒有概念,只能期冀在渡過該劫後人類能經一事長一智,好好預防及應對末來的疫情威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