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人
神秘人

中國神秘人

雙城記 :「香港不是上海」

前兩天看到一篇評論文章,主題是——香港不是上海,在乎的不止是經濟利益。

這實在是個有趣的話題。事實上,香港和上海,真的是十分頻繁被對比的兩座城市。

不知道以下所寫的這些內容,會不會引來「小粉紅」們的討伐。但因為討論比較香港和上海,我常覺得,「小粉紅」其實也是特定的歷史脈絡泡製出來的。

我們可以想像,30年前,即便有互聯網,也沒有產生小粉紅的溫床。像我這樣算是有些年紀的中國人,即便是生活在上海等最繁華的城市,生活的條件也很普通。那時候的中國人不要說看歐美,即便看香港、臺北,也會覺得那一定是花花世界,遍地黃金的樣子。

1990年代初,上海開過一座「臺灣城」,如今可能已經不存在了,或者是泯然眾樓了。但在還沒有「陸家嘴三大神器」的時代,那樣的建築,那樣的燈紅酒綠,已經足以迷亂上海市民的眼睛,甚至產生許多半真半假沒羞沒臊的傳說。

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上海人,即便後來踏上了香港、臺北,手還是難免捏住衣角,有點心裡沒底。那種感覺,即便不是自卑,但多少會因為初次來到而不自信。即便熟悉了,對香港、對臺北還是會保有一絲敬意。

其實,無論自卑感、優越感,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好批評的,那只是人性的一小環,連惡不惡的都談不上。就好像1949年從上海跑到香港的人,很多不會去學廣東話,和他們眼中的「土著」也不大往來。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是從「東方巴黎」來的,香港不過是個小漁村。

所以來說,那些「小粉紅」成長的脈絡,不只是國家機器的洗腦,也和他們的世代有關。出生在一個被認為是「中國崛起」的時間,從小衣食無憂,難免目中無人,才會喊出「一國一製」,甚至是香港、台灣「留地不留人」。哎,原諒他們的巨嬰症吧。

當然宣傳機器真的是強大。出神入化的「裁剪」,讓墻內的中國人,只能選擇性地接受關於香港的有限信息,不但經過選擇,而且還是已經被詮釋過的。

真的白壁很難無瑕。對於一場宏大的社會運動,我們真的不能保持「完美抗爭者」的迷思。但宣傳機器所做的,就是拿出一塊放大鏡,讓你盯著那一個地方看,而不知道整塊壁石究竟是怎樣的。

但學過歷史,我們就會看到許多似曾相識。比如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的時候,大部分人即便身在其中也沒有比感覺。再比如,回過頭來看重大歷史事件,基本還是只能(其實是只有可能)從大處去看,細碎的事情當然有對錯,不能忽略,但只能單獨去探討,那不是全貌。

比如二二八事件的時候,確實也有無辜的外省人被本省人所殺,但這無礙於國民黨政府對台灣內部殖民與壓迫的定性。再比如《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裡所呈現的,太陽花學運當然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還有人會質疑「公民不服從」的合法性,但那都無損於這場運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它的價值會被放得更大。

還有一個我很喜歡舉的例子就是三十年前的六四。我有一個朋友,一直很不諒解柴玲在接受BBC訪問時自相矛盾的話,一會兒說「就是要流血」,一會兒又說「中國人,我不值得為你去死」。其實我很可以同理,一個當時20多歲的年輕人,被捲入時代洪流時的那種惶恐。但無論她當時說了什麼荒謬的話,會影響我們對於那場運動的正義性的判斷嗎?當然不會。

再說回上海和香港。

看到臉書上有人說,30年前,香港人幫助中國內地把六四的真相傳遞出去。但30年後,中國人卻誤讀了香港的狀況。事實基本上是這樣的。但荒謬的羅馬城,也確實不是一天建成的,宣傳機器每天都在添一塊磚,加一塊瓦。

30年前的上海街頭,同樣響應北京的風起雲湧,學生走上街頭,工人走上街頭,各行各業的人,甚至新聞記者都走上街頭,反官倒,反貪腐,要自由,要民主,基本上也就是要「真普選」。

那時候,他們的經濟還不富裕,他們沒有經歷過什麼法治和民主,但他們和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一樣,後來被「七不講」的東西,是他們配得上得到的。畢竟,那時候的報紙上廣播裡,說到「五四運動」,都是一口一句「賽先生」,一口一句「德先生」,由此長篇大論,還有一大批1980年代充滿批判意識的優秀電影,未必會輸給今天的《幸福路上》、《我只是一個計程車司機》、《1987》等等。這些現在都已經無法想像了。

後來的變化,來自幾個因素。一是30年前天安門的槍聲,讓中國人知道,他們的政府是敢於向自己的民眾「亮劍」的。中國人從來不缺好漢,不缺硬骨頭,基於義憤,很多人可以捨生忘死,但如果生活在每天可能被定點清理的恐怖之下,即便是勇士,也會慢慢退縮下來。

其次是那一條曾經被外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網絡長城」。那才是真正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從身邊的中國人身上,我看得很清楚。他們中的絕大部分30年前(如果那時候已經到了有辨識力的年紀)都是支持學生運動的,但如今,同樣是這些人,因為信息來源被限制,微信公眾號裡又有各種混淆、蠱惑和煽動的內容被選擇性地保留下來、傳播出去,就連他們都對香港的情況們義憤填膺了。

我和他們說:現在香港的這場運動,差不多就是當年的六四啊。很多人聽了楞一愣,但不做聲回答。只能說,中國國內的輿論戰更可怕。而國族主義,真的是聒噪人的大殺器。

除了「槍桿子」、「筆桿子」,還有就是「錢袋子」。30年來一定程度允許民眾賺錢、富裕,並以此交換政治權利的政策手段,可以說是很成功的。開槍之後,大部分的人真的只是低頭賺錢,不想別的了。

然後遇到了不錯的國際機遇,中國看起來是崛起了,由此有產生了一個副作用。它讓中國人可能錢多了十數倍,而對於錢的焦慮更多了數十倍。所以,30年前,大家都沒錢,不怕失去,30年後,很多人多多少少有了身家,難免為身家所累。

否則,你能指望《憲法》規定的「合法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嗎?至少,政府可以想很多辦法,證明你的私有財產不是合法獲得的。

所以很多朋友問我對中國的未來怎麼看,我說中國現在真的很強大——但主要是對內。弗里德里希和布熱津斯基提出「極權社會」的理論時,就指出它是和近代科技高度結合的,這方面中國政府真的做到了極致,對整個社會的控制可謂滴水不漏。所以要說改變,真的很難。能看到的一條路就是內部矛盾累計到一定的程度時,只能發動對外戰爭,然後像希特勒的德國那樣崩潰掉?

那說香港未來如何呢?連那位做名嘴、開YouTube最愛預測的教授,現在也說無法預測了。

而我只是想到一個和上海有關的故事。

現在中國政府負責港澳問題的主要官員是中共中央港澳領導小組組長、國務院第一副總理韓正,據說有時會和林鄭在深圳密會。韓正以前做過上海市長、市委書記。

十年前,上海發生過一個「倒鉤執法」事件,交通執法大隊為了抓「黑車」罰款,懇求私車主搭自己一段,然後再硬要塞錢給對方,然後跑出來罰款。為此,一位車主激烈抗爭,切斷了自己的左手小指,以示清白。

「倒鉤執法」引發了上海市民的義憤,高層官員們開會討論怎麼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據可靠的消息說,當時是市長的韓正認為,這種事情打死也不能承認,但最後市委書記俞正聲拍板決定,還是要向市民認錯。

所以,想想主管官員的個人特質,情況是不是有點悲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