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東南西北飛
鴻雁東南西北飛

不入流作家,用文字記人、記鬼、記食、記人生……

斜槓行不行?李錫錕嗆?te壞特事件引起我的思索

「你放心給她開刀嗎?」前天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錫錕發文,抨擊金曲獎新人獎得主?te壞特同時涉足音樂界與醫界的斜槓作為,引發網友一面倒的抨擊。但我認為:李錫錕並沒有說錯,只是說得太晚了,晚了至少三十年……

前天看到朋友轉貼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錫錕的貼文,留言表示不滿。我看了一下李教授的貼文,大意是抨擊金曲獎新人獎得主?te壞特同時涉足音樂界與醫界的斜槓作為,認為她必然落入蠟燭兩頭燒的窘境,最後什麼都做不好。他甚至反問網友:「你放心給她開刀嗎?

此文一發,引發軒然大波,大批網友到他的的貼文下留言反駁他的見解,並力挺?te壞特。我看到李教授的發文,尤其是「你放心給她開刀嗎?」的酸言酸語,第一時間也相當不以為然。不過,當我看到?te壞特本人的回應,且經過兩天的沉澱以後,我的看法更加清晰了--

李教授認為:我們應該專精於一項特定領域,長久下來,便能夠在這裡發光發熱;反之,追求腳踏數條船的斜槓文化,無法培養出卓越人士,只會增加一位不快樂的平凡人。

他的這一番話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te壞特隨後也坦言:過去她也一度嘗試斜槓,兼顧學業與音樂,但再怎麼努力,還是不小心被當了三科,唸了九年才畢業,並承認那段時間過得不快樂--可見,李教授沒有說錯。

即使是天才,他所擁有的時間依然和凡人一模一樣,想「同時」在兩個相差甚遠的領域當中成為佼佼者,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特別強調「同時」兩個字,因為有許多人舉一些在不同領域得到傑出成就的人才來反駁,但這些人才多半不是在「同一時間」取得兩個領域的頂尖成就,因而難以駁倒李教授的論點。

然而,我還是覺得李教授的言論值得商搉。以下我提出三點質疑:

在網路時代,斜槓真的這麼難嗎?

在過去沒有網路的時代,資源取得不易,一旦決定斜槓,投入新的領域,勢必要花費龐大的時間、心力;作品想要被人看到,更是難上加難,免不了不斷奔走,尋求曝光機會。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會減少投入主業的精神--此時,勸人不要斜槓,要專心致志於一項專長,是合理的。

但在網路時代,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源在網路上都找得到,幾乎可以隨時跟世界上的頂尖人士交流互動;此外,隨著自媒體蓬勃發展,想被人看到不再那麼遙不可及。因此,只要懂得如何掌握並運用資源,說實在的--投入新領域,其實不用像以前那麼辛苦,會節省許多不必要的力氣。

李教授在貼文中舉愛因斯坦為例,說他雖然興趣是拉小提琴,但不會妄想去開演奏會。不過,愛因斯坦若是活在現代,他只要坐在家裡,打開鏡頭開直播立刻就可以開演奏會了,聽眾人數肯定不輸在音樂廳舉辦呢。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死守以前科技不發達時代的道理,而放棄近在你眼前的資源,放棄磨練第二專長的機會呢?

拿捏好斜槓的比例,有何不可呢?

生於網路與數位科技發達的現代,在專精於特定領域之餘,撥一點點時間投入斜槓事業,也能取得巨大成果。許多學有專精的人士在下班以後,撥部分時間經營自己的寫作或YouTube平台,不也經營得有聲有色?

在YouTube上有百萬訂閱的大胃王千千,曾任台大醫院研究護理師。一開始,她是以在職身分,業餘從事YouTuber工作,直到收入穩定,才毅然辭去護理師工作。此外,我追蹤了不少作家的寫作平台,其中不乏醫師、律師、廚師、理財師……等,他們也都是利用閒暇經營寫作事業,在專業領域之外嶄露頭角。

可見,所謂的斜槓,並不是要把一個人時間心力一分為二,50%做A領域,50%做B領域;而是要自行規劃,以八比二或九比一來拿捏特定領域和斜槓事業的比例。只要不妄想在兩個領域同時取得頂尖成就,其實從事斜槓事業並不會造成鑽研特定領域的阻礙,總比一回家就癱在沙發上來得積極正向。

況且,在產業變遷迅速的時代,誰能保證自己目前從事的工作、擅長的技術在未來十年內不被淘汰呢?那麼,早一點斜槓,為自己找到後路,比起聚焦於單一領域,不是更有機會生存下去嗎?

砲轟努力斜槓的年輕人,沒見到眾多躺平的年輕人,說得過去嗎?

在李教授看來,斜槓是投機、是牆頭草;但在我看來,斜槓是年輕人在面對時代壓力之下,仍然不放棄機會,努力尋求出路的意志展現。

相較於斜槓,那些信奉「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躺平族,更值得我們關注。但大概是躺平族也不求出頭,一律躺得平平的,沒有進入李教授的視線範圍;反倒是斜槓青年志氣高,斜出頭後,一出現在李教授的視野內,馬上成為吸引砲火的焦點,

說實在的,無論是斜槓,還是躺平,都是年輕人因應時代的求生之道;其實,應該檢討的是:時代怎麼了?我們的下一代何去何從?而不是猛打那些奮力求生存的人。

好吧,假如斜槓青年沒拿捏好比例,真的會蠟燭兩頭燒,不過到那個時候,他們自然會知道取捨,了解自己的局限。但再怎麼樣,至少他們真真切切地奮鬥過、嘗試過,沒有盲目聽從老人言--這也是一種人生歷練,自己經歷過才能懂,旁人的指指點點實在是多餘。

總而言之,李錫錕教授說錯了嗎?如果時光倒退三十年,的確沒有錯;但在三十年後的今天,確實有重新商搉的必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