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社會的失敗者,正向著成功進發。

我的創作有價 - 請你先找出你心目中創作的價|從功利到佛系,Steemit到Matters四年心得分享

最後,如果要問我如何在馬特市的創作收入不斷增加,重點在於「創作」,想一下你創作是為了什麼,你是否想長期創作,如果你其實不愛寫,純粹只是為了收入,那你還是不要寫了,畢竟賺錢的方法還有很多。


回看自己的Matters文章,原來我是19年5月發的第一篇文章,都算是比較早期的玩家了,不過一直也是發一陣停一陣,然後今年1月1日發了一篇後就停更直到8月才再發文,所以基本上我在Matters就跟一個新人差不多,寫的也只是日常分享,沒干貨沒精文。這裡先曬一曬我的收入:


6月:0 LIKE - 0篇文章

7月:11.8824 LIKE - 0篇文章

8月:707.3304 LIKE - 14篇文章

9月:1,125.67 LIKE - 21篇文章

10月:601.26 LIKE - 13篇文章


由於六七八月的每月讚賞收入報告我都刪除了,只能在Liker Land自己算出來,9月數據則來自每月讚賞收入報告。我看一看六月沒收入,正常的,都沒有發文,七月也沒發文但也有11個LIKE,然後八九月又開始發文,收入就慢慢有了。不過這裡的重點不是收入多不多,而且我收入很少,重點是七月完全沒發文,根本連Matters都沒有上過,但都有收入。

雖然在Matters是小薯,但從2017的Steemit開始,我都在這一類平台寫了4年的文章,所以我也在這裡分享一下這4年的心路歷程,綜合兩個平台的經驗,還有最重要的「持續創作」一事作點分享,雖然在增加收入方面的經驗主要來自Steemit (畢竟在Matters還是比較佛系),但其實也可套用在Matters。


提升文章收入小技巧

首先要自豪的說一下,我Steemit的Follower人數,在華人用戶當中是排第三的,如果只計中港台馬坡等中文地區生活的用戶,我可是第一。記得在2017年前,我是從不寫文的,有的也只是很久以前xanga那些無病呻吟,把自己悲劇化的短文,後來進入了Steemit,驚覺原來寫文也可以賺錢,就開始了我的寫文日子,由於那個時候是Steemit最風光的時候,也是幣市大牛期,我一個月的寫文收入更可以達到二萬港幣,也成為了我的寫文初始動力,也整理出一些提高收入的心得。

主題

首先是主題,原因我本來就沒寫文章習慣,我也不知寫什麼好,寫日記?誰對你有興趣呀?所以我要找出一個主題出來,是我有興趣,平台其他人有興趣,又可以持續有題材的,也讓人記得你的,「哦!XXX嘛,專寫XXX題材的」!由於我本來對香港一些地方掌故很有興趣(後來更考了導遊牌),而當中有很多故事也是很多人都有興趣的,我就開發了一個叫「香港隨拍」的系列,中英雙語,從重慶大廈到九龍城寨、從荔枝窩到南丫島、從金雀餐廳到半島酒店,一共寫了一百多篇文章,那時Steemit的旅遊版塊會每天抽出一些出色的故事文章,我因香港隨拍系列也成功多次上榜,那數千Followers主要都是那個時候來的。

其實Matters的圍爐就是差不多的道理了,志同道合的馬特市民共同創作同一個主題的內容,也是用來吸引志同道合的讀者用戶,相比於每天只是分享生活小事,更容易讓人留意你。

標題

大家肯定也試過被標題黨騙過吧,這正代表標題的重要性。要記得,今天資訊社會,每天的新文章多如牛毛,人家沒事為何要看你的文章?不是看不起你的文章,而是看不到你的文章呀!正如正在看這文章的你,如果我標題沒有什麼功利佛系,沒有什麼4年心得,你也很可能不會進來吧。最要避忌的標題絕對是「說說XXX」或「也說XXX」,如果我本身對這題材興趣不是很大很大,我真的不會點進去看,不點進去看,就更不會有人拍拍拍的機會。

社交

這是很現實的,文章的價值不單是文章的內容,更多是在於文章的作者,都是那句,現代人生活繁忙,你誰呀?要我花時間點進去看你的文章?以前就常聽人說,某某女明星突然化身才女出書,一頁紙的字加起來卻不夠50字,卻可賣過百港幣,是不是瘋了,對那些文字工作者公平嗎?嗯,現實來說其實是公平的,以出版商而言,一本書或一篇稿的價值是多少,就在於它能為出版商賺多少錢,誰叫人家是明星有號召力,那她的文字她的書就有價值。

現在內容平台的文化也變了,不再是以前的一個blog主對一班讀者,而是大家既是讀者也是作者,大家相互的交流,在「提升收入」這一part就顯得更重要。Matters是有愛的社區,大家很多時候互相幫忙,你讚我時我也讚你,但你不讚我,甚至低調得讓我不認識你,除非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我也幹嘛幫你,而我相信大家絕大部份都不是專業職業的文字工作者。

其實社交就是很簡單,多花一點時間,看看別人的文章,參與社區的活動,多留言,多點讚,先付出,後就有收獲,就算你的文章無什麼特別,可能只是日常小分享,我也會因為你這個人而點讚你。你還可以更功利的只交好讚賞公民,效率更好,哈!要不要這樣做就看你自己了。


從功利去到佛系

只可惜,堅持是難的,保持熱情也是難的,寫文章的動力慢慢變成了像是交功課。2018年開始,幣市入熊,Steemit寫文的收入大減,而香港其實不大,有趣的故事也有寫盡頭的時候,而且Steemit是比較國際化的平台,就算我寫觀塘演變,或是為什麼長沙灣廣場為什麼在荔枝角,非本地人也不會有興趣吧!

另一方面,2018年是我全職打工的結束,我開始涉足freelance及創業,以前沒什麼煩的事情,工餘就全職寫文章,找題材,現在要顧的事多了,這個心就沒有了,我就開始斷更,偶然寫寫又斷更,題材又變成了不用做那麼多功課的,看什麼題材有機會多賺一點就寫,就這樣始續了幾年。

要增加收入,先要有持續的創作輸出

這是作者在內容平台一定會遇到的問題:如何保持有持續的輸出。這裡,就要看你的心態了,你想在內容平台得到什麼?想靠內容平台得到全職收入?只想賺點外快?只是佛系隨心交朋友?或是讓自己可以保持創作的習慣?答案因人而異,沒有一個固定答案,也沒有哪一個比較高級哪一個比較低級,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態度與方式,在內容平台也是一樣,但如果你希望在Matters,或其他內容平台長期保持輸出,你一定要想想這個問題。

我經歷過這個時期,從以前賺很多,到賺很少,開始在想我花時間寫文章為了什麼,倒不如不寫了。後來我真的長時間停寫了兩次,一次是20年,停了大約2個月,另一次是今年,停了應該有差不多半年,但最後,還是重新寫了,雖然內容變成了分享日常,但還是保持寫作習慣。

我重新在找我寫文章的定位,或是寫文章的原因,以前的我是功利的,寫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幣!但幣市有起落,當賺不到很多時,我就選擇了放棄這寫文章的生活。幸好,多年的寫文章生活養成了習慣,最後也讓我重新去繼續寫。


創作有價,不止是金錢或幣的價

我不打算當全職寫作者,只靠寫作賺取收入,我已有自己的公司,也有其他的賺錢方法,我不想連寫作都只考慮到能賺多少,所以我的寫作心態也變得佛系多了,分享日常點滴,偶然有興致才來篇精文。然而我的創作仍然有價,我得到了除了幣以外另外的價值。

第一是我手寫我心的能力,以前我每寫一句都要想怎麼寫,寫得很慢,但經過這幾年的不停寫,我寫作的速度已經快了很多,基本是心中想什麼,雙手已同時在鍵盤打了出來,當然,不專業的,但,在我日常,夠了。

第二是觀察力,因為每天都寫文章,而文章都要題材,我自然去多觀察身邊的事物,慢慢我才發現,原來我的身邊有那麼多值得去寫的事與物。現在我每經歷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或想到有趣的題材點子,我都會把它記下,而這個list,也是越來越長。

第三是想像與創作力,一篇文章有基本的長度,雖然我現在比較隨心,但也不能隨便,像小學生那麼寫幾行就算了,我也慢慢學習如何把一件事情,或是一樣物件用更長的篇幅去描寫。這不是中學作文那樣湊字數的心態,而是學習去發掘一件事或一樣物件的更多本質、更多細節,以及借這事物去發揮更多的想像空間。以前我也會覺得某些作家那麼無聊,明明就是一個球或是一張椅子,竟可洋洋數千字去寫,現在我懂了,我都沒有細心去「看」這個球、這張椅子。

有段時間我更是玩味,我就叫人隨意發一張圖給我,我就用這圖來作文,這過程十分有趣,我完完全全發揮想像,把我看到這幅圖的第一感覺去想像或聯想一個故事,呀!又真給我寫到,還覺得很過癮!



最後,如果要問我如何在馬特市的創作收入不斷增加,重點在於「創作」,想一下你創作是為了什麼,你是否想長期創作,如果你其實不愛寫,純粹只是為了收入,那你還是不要寫了,畢竟賺錢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就曾只為了收入去寫作,結果寫到後來都不寫了,連創作都沒有,更不用說收入。要創作有收入,就先要有長期的創作,所以,先不要想收入,先想想自己為何要創作,更要找出如何能長期創作的動力和喜悅,當你找到這一點,再加上上文分享的題材標題社交的技巧,慢慢累積下來,收入肯定會不斷增加。記住,要寫自己喜歡的,否則你堅持不了多久(能賺很多另計)。

我現在挺好的,習慣了寫作,愉快地寫作,創作也有價,不但是賺幣的價,還有寫作能力、個人能力成長的價,而我的下一步,是提升我在文章上條理和結構的能力,好,就以這為目標吧。

謝謝你看到最後,希望你也能找到你創作的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