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喀琿
吳喀琿

喀(ㄎㄚ)琿(ㄏㄨㄣˊ),本名的台語發音。不是在展覽館就是在電影院, 或者是在書桌前寫寫字塗塗鴉, 偶爾看些連續劇讀點書, 除此之外, 我不存在。

喀琿日付|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

人生苦短,而學術無窮。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
@monkeytalkswoo
人生苦短,而學術無窮。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

(源自拉丁文Ars longa, vita brevis.)

軟體📝#procreate

必須向所有莘莘學子們以及撐過義務教育活下來的我們,由衷獻上最深的RESPECT。

最近在聽些線上講座和整理筆記,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精力不夠用。不禁回想起求學階段,每天8堂課就算了,甚至還有晚自習,我當時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啊?這樣高密度的知識灌入,我的腦袋當時怎麼運作的、怎麼沒過熱壞掉?

年紀確實會影響吸收能力,但總該領會些訣竅,綜合起來學習效果應該會差不多吧?

昨天聽了3場線上講座,全加起來不過5個小時吧,而且都是感興趣的主題,也沒有太多難以理解的地方,仍然燒光了我的腦細胞,必須放空個半天稍微修復後才有辦法整理筆記。阿,半天好像不夠。

不過,累是真的,幸福也是真的。

三級防疫期間除了自我剖析得更徹底更客觀外,也不得不更新一下新的學習方式。以前一直無法適應線上學習(因為隨時中離都不怕尷尬,加上覺得反正之後還能看,所以就會一直放著,然後就沒再打開了),反正實體活動那麼多。但只是一瞬間,就從無限變成了無,若我不更新一下系統,我想我的腦袋會變成一攤死水,即使解封也回復不來吧。

剛開始確實很難,雖然電腦截圖很方便,但不抄寫什麼,我就甚麼也無法記住,但要抄寫什麼?要抄得多細?又該怎麼整理又是截圖又是文字的筆記呢?嘗試不停回聽寫下近乎流水帳的筆記,但耗時又耗精力反而會陷入知識焦慮;也試過純截圖的筆記,但幾乎記不起來當時聽了甚麼。後來發現與其拘泥筆記的方式,不如思考一下筆記目的:我想要從這堂課中獲得什麼?若我的筆記中有這個問題的答案,忘掉其他也無所謂了。

當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發現資源真是綿綿不絕,現在要擔心的,只剩時間永遠不夠用。


ps.仿畫的練習有些成效了,不需要參考圖也能畫出比較自然的肢體了。

學習真的很痛快,痛並快樂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