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思考

筆名 思考 //好讀書,偏向人文歷史地理,然後胡思亂想,繼而在網絡留下片言隻語。正職為無線電訊工程師。 //Blog: https://hkxforce.net

文字筆劃細微處的所謂「正確」

由右至左分別為《說文解字》小篆,漢《史晨碑》,趙孟頫行書,以及友人小狼之小狼毛趙佶字體。前三者出自書法字典網站,後者字體可於網絡下載。
由右至左分別為《說文解字》小篆,漢《史晨碑》,趙孟頫行書,以及友人小狼之小狼毛趙佶字體。前三者出自書法字典網站,後者字體可於網絡下載

久不久就會看到有網絡討論文字筆劃,那一種寫法才是「正確」。有時時候更有報導提及中小學的中文科,有些老師對於個別中文字的筆劃過份執着,堅持學生要用某一種寫法。例如「雨」字的四點,應該全部向下,還是呈八字形?或者「溫」字右上方應該是「囚」還是「曰」?又或者「強」字是寫成「強」還是「强」? 又或者「肉」字是裏面是「人」還是「入」?

筆者明白在學校很多事情都需要有個標準,來判斷學生的對與錯。但文字—尤其是中文字—的發展向來不是單線發展,很多細微寫法並沒有簡單的黑白對錯,不同寫法都會並行。例如「肉」字,在秦朝小篆因為要與「月」字區別,所以將中間的兩橫寫成倒V形。到了隸書及楷書,再漸漸寫成「人」或「入」。即是說,「肉」字中間那兩個部件的來源根本既不是「人」也不是「入」,釐定這種「正確」真的有意義嗎?

圖片來源:漢語多功能字庫
圖片來源:漢語多功能字庫

如果要真的說對與錯,以筆者對文字的粗淺見解,其實今天大家書寫的文字很多在幾千年發展過程中就已經「錯」了。

中文字幾個主要演變時期

由上古到秦,文字書寫在不同材料上,會用不同字體,例如甲骨文、金文、簡帛書體等。這是由於不同材質的書寫工具不一樣,例如刻在甲骨很難做到很圓轉,寫在竹簡上筆劃較幼細等。春秋戰國時,讀書人都是老師讀一句,他們在竹簡上寫一句。一些竹簡書寫的手法,就影響了現今的文字。

秦代將各國字體統一為小篆,而漢代不少中下級館官員覺得篆書太繁複,又漸漸將小篆簡化為隸書(此過程稱為「隸變」)。由於這個過程並非由學識較高的文人主導,所以有不少字在轉變之時失了原意。後人繼續將錯就錯,漸漸變成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正體字。

後漢的人又覺得隸書寫起來還不夠方便,所以再演變出章草及新隸。之後在魏晉南北朝,一方面透過碑文創作而漸漸形成現今大家最熟識的楷書,同時在紙本及絹本創作上又形成能充份發揮藝術意念的草書,再生出介乎兩者之間的行書。其實現今寫的楷書,有些字並非真正的楷書。

文字演變的趣怪例子

圖片來源:漢語多功能字庫
圖片來源:漢語多功能字庫

古時不少寫竹簡的人都會在字的上方或下方加一兩橫,又或者加「曰」,純粹只是為了美觀。例如「聖」字 ,原本是左邊一個有大耳朵的人,加上右邊一個口,代表「聽」。後來人們寫竹簡時經堂在下方加一兩橫,漸漸寫成「壬」字形。後來廣博聆聽引伸為聖賢之意,雖然下方的「壬」與字義無關, 但現今的「聖」字依然承襲了這個寫法。

漢代隸變出現了大量字義改變的情況。例如「氣」字,其實「气」才是指空氣及氣體,而「氣」是指送給別人的米糧,借「气」以標示讀音。隸變之後則「妹仔大過主人婆」,「氣」取代了「气」,然後又另外造一個新字「餼」來表示原來的「氣」。

圖片來源:漢語多功能字庫
圖片來源:漢語多功能字庫

大家有沒有想過「強」字中間為何會有「虫」?「強壯」與「虫」有何關係?其實確實是無關的,「強」的原意是指米蟲,亦即是穀牛。「強壯」應該寫「彊壯」,「彊」讀音與表示田界的「畺」相近,加上弓部以表達「彊壯」這抽象概念 (留意,「疆界」的「疆」是有土字在弓部下方,與「彊」不同) 。「強」如何取代「彊」尚未有定論,或許與榖牛「強」的另一個寫法「𧖑」有關,二字讀音相近,人們漸漸簡化以「強」代「彊」。

明代莫是龍臨王羲之《與謝萬書》(原帖已失傳)(圖片來自yac8.com)
明代莫是龍臨王羲之《與謝萬書》(原帖已失傳)(圖片來自yac8.com

正所謂只是人夠出名,做甚麼都是對的。有些字經過著名書法家的手,錯字也會變成正字。例如「彷彿」的「彿」,漢代《說文解字》並無此字。晉朝人寫行書流行將部首重覆使用,讓字詞佈局看起來更美觀。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與謝萬書》中將「彷弗」寫成「彷彿」,而歷代文人都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自此「彷彿」就成為正字了。

需要釐定唯一正確寫法嗎?

以筆者的認知, 除了秦朝統一戰國各國文字為小篆體之外, 中國古代歷史上鮮有官方機構制定文字標準。就算今天大家說唐人寫楷書「重法度」,所說的「法」都是運筆結字之法,而非有一官方寫字之法。中文字的發展,往往是多線同時發展,經常有不依字義的情況(如上文所述),甚至會融入外來文字。例如「歹」字,是源於藏文符號,在宋元時期傳入中國,並與「死」字的部首「」融合,漸漸取代了「歺」。

如果真的要界定「正確」的中文字,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演變過程中被倒換的字,或已經習非成是的字?要上追到甚麼朝代才算正確呢?這根本就不現實,最終還是只有放棄這種甚無意義的追求,回到文字的最根本—寫當下人們看得懂、已成為共識的文字。筆者認為文字演變發展固然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問,一方面反映了社會文化發展的互相影響,同時理解不同時代的文字亦對研究歷史資料非常重要。但對於日常使用文字作為一種溝通工具,更重要的是約定俗成,書寫目標讀者看得懂的文字。中文作為一種活的文字,文字寫法會隨時代演變。文字演變是一個有機的過程,不被大眾接納的文字寫法,自然會被淘汰;社會有需的新字或寫法,自然會流傳。由官方硬性制定文字書寫範本的話,會讓文字失去隨文化環境變遷而演化的活力,讓活的文字變成死的文字,恕筆者不敢苟同。

細微筆劃問題對中文教育真的重要嗎?

對於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導他們書寫社會通行的文字固然重要,但對於有數種通行寫法的字,是否需要嚴格至只容許一種寫法呢?還是應該教導學生有那幾種寫法,增強他們的溝能能力以及學習包容呢?更進一步,投入太多精力在這種細微的問題上,對學生是否真的有益?

以上種種問題,答案顯而易見,無謂多費唇舌。在這個沒人有耐性讀一篇文章的世代,我們更應反思的是現今中文教育是否能切合時代需要,甚至能否嘗試扭轉「看圖不看字」的現象。當全個社會都越來越懶讀文字時,那一筆一劃應該平或側,似乎已無關重要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