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
香樟樹

書所見,寫所想

【香江历史风云之一】开埠以来的抗疫简史

这座城市的抗疫史,几乎和它的开埠史一样长。每一次大型疫病,都是对城市管理和公民质素的考验;但更为重要的,是疫情之后的反思:下一次我们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1841-1843 香港热病(疟疾)

1841年1月,英军登陆香港岛。

初期的军营都设置在香港岛北岸,这些简陋的茅舍只不过提供暂时栖身之所,至于公共卫生则无从谈起。当时来自温带的英国人,对香港潮湿闷热的天气水土不服,对热带疫病缺乏免疫力,一种名为“香港热”的疫症在营英军中流行起来。仅1841年,因病致亡的英军已有183人;而一年后1842年的夏天,更是夺去了四分之一英军和十分之一欧籍平民的性命;1843年,欧籍士兵的死亡率高达22%,印籍士兵更多。

于是,在其他建筑还没来得及兴建的时候,第一座西式墓园却在湾仔树立起来,并很快不敷使用。于是今日的跑马地,就变做了集中墓地。若干年后最后一位疫症者的墓碑上铭刻着编号5373,可见有多少人因为这种疫病客死他乡。当时在英人口中,香港是人人避之的地方,Go to Hell的俗语一时间变做了Go to Hong Kong!

(香港坟场的墓碑,埋葬着当时因为热症死去的士兵 @《凝视死亡:死与人间的多元思考》)

现在已经知道,“香港热”就是疟疾,已经存在几千年,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在人群中传播。在没有发现疫病来源和治疗方法的十九世纪中叶,致死率极高。一位曾在香港执业的英国医生白文信(Sir Patrick Manson),对疟疾治疗贡献很大,最终与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合作发现了病菌传播来源“疟蚊”,不过这已经是开埠几十年后的事情了。白文信也是香港首座西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的创立者。

偶然看到Gin & Tonic的起源,竟然也和疟疾有关:

Gin & Tonic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发明,当初的目的正是为了“对抗疟疾”。18世纪,疟疾于印度等热带地区肆虐,苏格兰医生发现一种名为“金鸡纳霜(Quinine)”的植物可令人们预防疟疾。但由于“金鸡纳霜”具有一种天然的植物性苦味,教人难以下咽。大约19世纪,当地的英国官员,将糖、毡酒及青柠加入金鸡纳霜,盖过本身的苦味,便诞生了世界首杯 Gin & Tonic 。后来,预防疟疾的医疗方法产生,人们透过饮用金鸡纳霜预防疟疾的情景不再,但Gin & Tonic却留了下来,风靡世界。

                          1894-1904 香港鼠疫

如果说开埠初期的疟疾是驻地英军的噩梦,那么始于1894年的这场长达十年的鼠疫,则是华人社区痛苦的集体回忆。这次疫情爆发了华人社会和港英政府尖锐的冲突,显示了早期华洋分治政策的失败。

所谓“华洋分治”,即是将华人和西人的居住及活动范围严格区分。华人社区主要集中于太平山街一带,密度很高,建筑杂乱,卫生条件十分恶劣,缺乏基本的公共医疗和卫生设施保障: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疫病的滋生和传播。

(當時的太平山街一帶華人社區 @網絡資料)

1894年5月华人社区发现第一宗鼠疫感染死亡案例,之后的几个月迅速传播开,到10月已经导致2500多人丧生,疫情也开始传染到西人社区,引起当局恐慌,于是采用强硬的手法开始检查太平山区域,集中收押病者并焚烧尸体:这些措引起致华人社区的愤怒和强烈抵制,双方冲突不断。很多华人开始潜逃,据统计当时有超过8万人逃离香港,是当时华人人口的三分之一。

鼠疫通过香港也传到了世界各地,香港很快被宣布为“疫区”。各国细菌学家抵港,其中法国医生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率先发现并分离出鼠疫杆菌,为日后鼠疫疫苗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政府进行大规模灭鼠运动,太平山街一带华人聚居的房屋,最终全部强制拆除,改为卜公花园。现今,仅余花园入口的一块小小名牌,述说着当年这段心酸的历史。

(官方清理太平山地 @《伦敦新闻画报》)
(卜公花園紀念牌 @維基百科)

这次的鼠疫,结束了早期殖民地华洋分治的历史,港英政府终于开始关注华人社区的公共卫生情况,并邀请英国卫生专员来港调查写成报告,作为一系列改革的基础。这些政策给社会带来了长远影响:

                         1939-1949 肺結核

政府卫生防护中心网站上的一组数字,记录了肺结核在本地的情形:

1900:845人死于结核病,即每10万人口中有200人死于此病

1939:日军占领香港前的统计数字显示,4,443人患此病致死,即每10万人口中有      250人死于此症;政府规定结核病成为需要呈报的疾病

1939 – 1949:因社会动荡、营养不良和严重人口挤迫,结核病在战时夺去很多性命

战后:结核病的死亡率高居首位,加上大批内地难民涌来香港,居住环境恶劣,令结核病控制更感困难

肺结核很早就已经是公众健康的一大威胁,日战期间开始大面积流行。战后五十年代,肺痨已经取代鼠疫,成为对公共卫生构成最大威胁的疾病。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大量难民涌入,居住环境挤逼。肺痨在缺乏阳光和通风的地方,十分容易传播。加上人口急增,原有的政府医院不胜负荷。直到七十年代初期,香港推行“全监督治疗”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情况的改善,才使得情况大为好转:

和天花、脊髓灰质炎等疫病不同,肺结核直到今天还没有疫苗可以使它灭绝,但它已经不再是威胁生命的重大疫症。

肺炎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是“痰”,这也是公众必要的良好卫生习惯之一。不过,翻看不多久前的历史,19世纪初期关于“香港反吐痰法”还在华人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对。香港政府与华人领袖甚至达成了一个妥协性的作法—— 就是要“多设公共吐盂”—— 这个在今天看来有十分滑稽的做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人的吐痰陋习由来已久。

                            1968香港流感

“香港流感H3N2”是一种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发的新变种流感,类似于1957年的“亚洲流感H2N2”。可能是亚洲流感使受影响的人群中累积了相关抗体的原因,这次流感在本地感染两千多人,但死亡率不高,仅几十宗。

但是,因为世界其他地区未有抗体,该病随后在同年传到美国,令到美国大规模感染,导致美国本土34000多人死亡。疫症一直持续到1969年,最后导致全球100多万人死亡。

由于始发于香港,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流感命名为“香港流感”。

(世界重大流感事件 @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

题外话:1960年代开始,为减少婴儿和儿童因为感染传染病导致死亡或残障的风险,政府决定推行“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初期仅有五种疫苗,后日渐完善 。下面是现时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接种指引,由母婴健康院和小学分别负责。

                         2003 沙士疫病(SARS)

这是今天说起来仍然唏嘘不已的一场疫病,全港有1755人感染,包括386名医护人员,共299人死亡。

一切从2003年2月的一天开始:

2月21日,中山大学一位染病患者入住九龙京华酒店,之后该酒店有8人感染,其中一名男性患者成为威尔斯亲王医院的传染源头,导致50名医护、17名医学生、28名病人及42名访客感染;其他部份旅客将病毒带往全球各地;

3月22日,香港大学医学院成功培养出致命肺炎的病原体,属一种全新病毒;

3月27日,政府宣布一系列抗疫措施;

3月31日,由于淘大花园集中感染个案很多,感染源E座首先被隔离,次日疏散400多名淘大花园居民送往隔离营;

4月15日,世卫组织将香港列为“沙士疫区”;

5月24日,香港首次宣布“零感染”

6月23日,下午三时,世卫组织解除香港“疫区”之名。

面对未知病毒、每日增加的死亡人数、谣言事实假相真相、医护人员大量感染,令人心惶惶不知所终。大家出街一定戴住口罩,见面不再微笑招呼;各行各业萧条冷清,商店结业和员工失业齐齐飙升;影星张国荣的自杀,让原本悲伤的城市更显凄凉;医院隔离病房、ICU均告爆满,装备资源和人手严重缺乏;政府各部门亦不知所措,慌张应对。相继死亡的医护人员,日日聆听的告别曲,让人们似乎看不到希望。

那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经历过的港人毕生难忘。在5月宣布首次零感染的记者招待会上,台上的讲者和台下的听众都喜极而泣,这是死而复生的欢喜,这是压抑日久的释放。

经过这一疫,小到个人大到社会,都有诸多改善:

                        2009 H1N1流感(人类猪流感)

2009年这场遍及全球的流感始于墨西哥,也称“人类猪流感”,是由一种从未在猪或人类发现的新甲型流感∕H1N1病毒所引起。病毒同时带有猪流感病毒、人类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只能人传人,且传染性很强。

这一次港府设立各项应急措施比较及时,比2003年有所改进。到9月中,流感造成本地22054人感染,但致死率很低,只有15名。以下是疫情经过和一些应对措施:

-4月30日起,要求入境人士填写健康申报表,又会要求机组人员呈报机上怀疑病例。一旦有旅客出现发烧等流感病征,会将旅客送院隔离治疗

-卫生防护中心于2009年4月30日起,设立二十四小时热线,给曾经前往猪流感疫情的地区,返回香港后七天内出现流感症状的人士查询

-5月1日,香港出现猪流感的确诊病例,是一名从墨西哥入境的上海人。曾与该名患者同机前后三行的乘客亦安排到酒店、医院或渡假村隔离,该患者居住的酒店,被封闭7日

-清空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及麦理浩夫人度假村作为隔离中心

-港铁及机管局要求工作人员佩戴口罩

-5月10日起推行全城清洁大行动,以改善社区公共卫生情况

-6月10日,发现首例本土传播和二代病菌

-9月尾,疫情结束

对于接种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医学界及社会上不时有争论。现时的流感疫苗只能针对季节性流感,而对于时不时出现的禽流感、猪流感等新型病毒,却是无能为力。但是,医学界普遍认为,定期注射流感疫苗,有助于抵抗新型流感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2020 新冠肺炎

此时此刻,新的疫情正再次考验着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

愿我们共同祈愿:难关再过,坚强永在!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公共网络资源并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及标注事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