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
小綠

/利用文字留下存在的足跡。 /尋隱居,愛閒靜。

閱讀|依戀效應:從心認識自己,重新與他人建構正向的關係

與外在環境的社會連結,在童年經驗中已塑造了人際關係的運作模式,間接地影響著如何在關係中建立出記憶中「愛」的印象,儘管接觸新觀念的程度可能會改變社會化的想法,但深根地固的連結模式在年紀漸長後,本質上依然會維持原樣。
《依戀效應:為什麼我們總在愛中受傷,在人際關係中受挫?》一書,皮特‧羅文海姆著,廖綉玉譯,三采文化出版。

在人際關係的盲點中載浮載沉了許久,透過與他人談天、閱讀書籍來省思自己,想釐清自己要找的答案。

某天隨手點了網頁,突然一瞥看到這些問項,於是也反問了自己。
1.如果對方不符合你的想像,你還能保持著開心嗎?
2.如果對方突然冷卻,你還能和往常一樣聊天嗎?
3.如果其實發現只是寂寞,你能冷靜讓一切恢復原來的生活嗎?
4.你能保持心的狀態,讓能量只是流過嗎?

原來小時候的成長狀態會影響我們以後人生直至終老,因為這個理論讓我重新回想了從小到大的我是什麼樣子。

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是與生俱來的相互依賴、彼此依存,同時也錯綜複雜。

與外在環境的社會連結,在童年經驗中已塑造了人際關係的運作模式,間接地影響著如何在關係中建立出記憶中「愛」的印象,儘管接觸新觀念的程度可能會改變社會化的想法,但深根地固的連結模式在年紀漸長後,本質上依然會維持原樣。

依戀對象:親近的安全堡壘與避風港

Q:選擇五個形容詞來回想童年時照護者們與自己的關係,及每個形容詞的具體記憶,如果可以盡可能回溯,再往現在的時間來想。

而這些形容詞代表著現在的自己從童年時到此時此刻,對照護著們的關係採取的立場。

「你希望你的孩子從你的教養中獲得什麼?」
在童年時能感覺到被愛、包容與保護,並了解孩子最真實的模樣,鼓勵他嘗試探索各項事務。這樣的教養方式是父母能為孩子提供的最棒禮物。


書中提及的依戀模式分為安全型與不安全型依戀兩種,
安全型依戀
覺得自己值得被愛、被照顧,因此有更強大的自尊心,往往更願意付出、包容,面對生離死別也有好的調節能力,同時也允許自己表現脆弱,因為擁有安全感,相信他人會為自己騰出時間給予回饋,不害怕連結親密關係。

不安全型依戀可再區分為三類
*逃避型依戀:在社交場合能夠有很好的適應能力,能單獨完成事情,但卻不擅長提供親密關係所需,發生衝突時通常會選擇疏離對方,常常會否認自己的感受,自我調解。(小時候照護者給予的回應少之又少)
*焦慮型依戀:察言觀色能力很強,極度渴望情感的連結但內心拉扯著不安全感的厭惡,會更加依賴依戀對象。(小時候照護著給予的回應反覆無常,時而熱絡時而冷淡)
*混亂型依戀:同時尋求又畏懼照護者,因為他們的安全感來源也是恐懼的根源。(經歷家暴...等)

依戀模式能改變嗎?

也許能也許不能,但...
深刻的反思、有意義地深入了解自身經驗,藉由與安全型依戀者建立長期健全的關係,或甚至養育子女,可以習得安全型依戀。

不安全型依戀就不好嗎?

並不一定,運用不安全型依戀模式的優點,能夠去避免陷入衝突循環,建立有效的溝方式,讓關係發展更加美好。


最後書本提到的十項依戀功課:
1.了解自身的依戀模式
2.與自己的依戀模式共處或想辦法改變
3.努力改變依戀模式(不安全型依戀→安全型依戀)
4.努力讓孩子擁有安全型依戀
5.請記住,他人也會受依戀模式的影響 (讓逃避型依戀的人提供更多的空間;讓焦慮型依戀的人更放心)
6.利用依戀知識,找到適合的對象(若可以,尋找安全型依戀對象)
7.利用依戀知識,挽救感情
8.支持那些維護兒童與照護者間健全關係的社會組織
9.幫助混亂型依戀的高風險孩子
10.承認需要依戀 自我覺察來了解自己缺乏什麼,穩定心裡的不安,能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好。

有一句話:「先學會愛自己,才有能力愛人」,內在層次的成長,愛的細緻度也會有所不同。 有時候難過並非事情的本身,而是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於是一直想找答案,也一直在書中調和自己上下起伏的情緒。人際關係是人生需要持續修習的課程。


附上:
人際依附風格量表-https://www.tip.org.tw/evaluatefree11
愛情依戀量表-https://www.tip.org.tw/aabti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