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y
Matty

Matters 社區官方帳號 Official account of Matters Community For English community: @Matterslab Everything related to Web3

第一季在場報告:「從微小的人事物開始,我們才能擁有越過政治包裹一切的能力」

350份寫作提案,看見不同社會的焦慮與母題

經過共2個月的報名與評選,在場非虛構獎學金第一季評選結果已出爐。

這一季在場收到350位作者的寫作提案,報名者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來自中國大陸119位,台灣118位,香港62位,歐洲14位,英國12位,馬來西亞10位,美國5位,澳門3位,新加坡1位,加拿大1位,其他地區10位。共有35位有豐富經驗的寫作者、編輯、出版人參與評審。以下是本季「在場」的評審及總結報告:

一、350份寫作提案,多元的時代現場

寫作題材的多元是本次獎學金評選中,「在場」團隊的強烈感受。疫情時代,我們更容易囿於自己所處的社會與視野裡;與其他地區發生連結、主動理解他者正變得越來越困難。而這次,全球各地的華文寫作者通過他們的寫作,讓我們看見了如此多樣、複雜的議題。申請者用提案告訴我們,他們身處什麼樣的時代現場,又如何理解「在場」的召喚,所帶來的責任與動力:

我們看到了這些議題的湧現:

橫跨多國界、聯結多物種、綿亙萬里之外的田野之作

  • 孟加拉查克瑪族的困境
  •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人權紀實
  • 中國南方邊陲淘金之地上來自西非各國的「黑戶」
  • 黎巴嫩的年輕難民紀錄
  • 在大涼山支教的經歷與反思
  • 在馬尼拉的教育替代役
  • 格陵蘭社會問題
  • 馬來西亞檳城猶太人墓園的猶太人田野
  • 生活在非洲的華人故事
  •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田野調查紀錄
  • 在海南三亞的穆斯林社群
  • 青海安多藏人牧民的民族誌書寫
  • 大理劍川白族村落裡的「媽媽會」
  • 青藏高原生活的人物志
  • 流亡海外的維吾爾人的故事

看似離普通人很遠卻暗湧於大家日常生活中的產業鏈

  • 中國「搶孩子」的生意鏈
  • 藏獒產業鏈
  • 香港、中國大陸的編劇 / 影視產業內觀察
  • 中國冥婚
  • 台灣檳榔產業鏈地圖

或許邊緣,但有瑰色隱於生命底層的群體

  • 疫情下的流動人口/小人物
  • 電子競技培訓學校裡的故事
  • 追星族故事
  • 罕見疾病、癌症患者的食療
  • 深圳三和大神(打工者)的故事
  • 身心障礙者的戲劇活動
  • 老年男同志群體口述史
  • 台灣年輕世代的幫派參與經驗
  • 探究無性戀作為身份認同對於慾望、身體與性的差異
  • 抑鬱症患者的自愈之路

對不同領域組織、團體或類群體現況的記錄與追溯

  • 上海(中國)動保組織現況
  • 關注女性、勞工權益組織的崛起與消失
  • 空服員工會的罷工運動
  • 中國(網絡)女權
  • ​​醫療關懷小丑團體(紅鼻子醫生)

個體與社會結構的交織互現

  • 因拆遷而被迫成為城市人的鄉村老人
  • 患有抑鬱症的老年群體
  • 紅衛兵(文革)等中國近代史的口述回憶或採訪
  • 監獄內外更生人的故事
  • 中國大廠人的工作創傷
  • 精神病患/酒精成癮者議題
  • 中國大資本家/企業家的故事
  • 愛滋病感染及藥物濫用者的生存現況
  • 戒毒所裡的特殊病患者
  • 中國校園媒體的衰落
  • 旗津漁村男性的返與留
  • 琺瑯手工作坊/城市邊緣小手工業近十年的衰落
  • 廣州、江西縣城的中職學校學生
  • 從中國應試教育中「出走」的人
  • 台灣安親班的結構觀察
  • 台灣偏鄉教育的騙局

在不同時空、不同生命階段看見女性敘事

  • 台灣末代炭礦婦的故事
  • 空中舞蹈(鋼管舞等)從業者故事
  • 中年女獸醫
  • 紅衛兵中的女性身影
  • 城市中老年婦女的性壓抑
  • 偷渡至新加坡的母親
  • 凍卵女性
  • 媽媽的失智症
  • 中國生育政策(三胎)親歷媽媽的觀察
  • 今日頭條裡積極參與視頻創作的一群三四線城市媽媽

香港的時代敘事

  • 失根/流亡 / 四散於全球的香港人
  • 因反送中而分離(流亡/坐牢)的情侶夫婦
  • 香港減廢回收的環保議題
  • 香港建材商驗收程序問題
  • 香港文藝界與出版界推廣文學的熱心文學人
  • 香港記者的「冰河時代」
  • 香港老人再就業問題
  •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三年自由教學實踐
  • 獄中筆記

疫時代下人與物的興、衰、起、沉

  • 武漢新冠疫情爆發期間消失的報導
  • 疫情下的台灣邊境政策
  • 疫情之下,收入大漲的香港算命行業的觀察與調查
  • 支持反修例運動、囹圄防控政策裡的中國年輕人

於邊緣耕耘出一方天地的職業小記

  • 台灣消防隊員對台灣醫療問題的記錄
  • 空中交通管制職業記錄
  • 台灣教育改革倡議者的職業傷害
  • 喪禮攝影師心得觀察
  • 台灣的變裝表演者
  • 當代青年昆曲人現狀與昆曲發展的生態圖景

以行政體制或國家權力單位為主要觀察的對象

  • 在中國做黨建工作的95後
  • 台灣行政部門內部的行政觀察
  • 緝毒警隊故事

民間信仰與宗教

  • 陝西西安終南山北麓民間信仰
  • 台灣東港王船師傅的故事
  • 「封建婦女」們在深圳輾轉拜神的故事
  • 中國基督教會的處境

歷史更迭遞嬗中的藝術與政治

  • 台灣甘露水的故事
  • 日治時期台灣作家黃鳳姿的故事
  • 永年圍攻戰歷史
  • 黃土水的生命經驗及日據時期台灣族群的生命形象

歷史洪流中的私人/家族史

  • 從爺爺與外婆的經歷看見女性困境與農村抑鬱症問題
  • 從親友的私人史中看見潮汕改革開放以後的創業史
  • 從朋友的身上看見19 世紀華人勞工前往英屬西印度群島的歷史

與人類休戚與共的自然生態記錄

  • 法國卡馬戈濕地正在發生的環境劇變
  • 中緬邊境傈僳族人與天行長臂猿保育行動的田野
  • 鳥類標本的自然史寫作
  • 救援毛小孩的故事
  • 水鳥保育記事
  • 海南萬寧日月灣一個海島的的填成與拆除

生死議題

  • 從親人去世看見臨終關懷的倫理問題
  • 各地長照政策的觀察、記錄與反省

二、看見不同社會的焦慮與母題

儘管題材多樣,但在評審過程中,評委們在不同地域的選題感受到明顯不同的內在動力,透過這些寫作提案,我們得以一窺不同地域、社會的核心焦慮與集體母題。

「這次中港台乃至其他地區華人皆有投件,是讓此次評選題目範圍遼闊的重要原因。儘管題目不一,但仍能感受到地域的差別——港人由於近幾年的政治局勢,選題多在離散、歷史或新聞等範圍,流露著無奈與悲傷感;台灣因較為民主自由,選題五花八門,但不論是一種小資情懷、法律討論或是地方歷史,大多試著箝入「社會議題」,以彰顯進步性;我曾見識過中國寫作者的奔放遼闊與視野,相信仍保有銳利的觀察與分析能力,惟在此次投件企劃中見到的是一種欲言又止、話無法說明甚至是自我閹割的樣貌,應該是此次評選過程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事。」(評委阿潑)
「中國的題材有種游擊的姿態,在一些縫隙中小心翼翼找到能面對大敘事的可能,有好幾個計畫都跟網路的爬梳有關,網路儼然已是昨日世界。或者是回到「非常」人的故事,如家族、消失的手工作坊、老年男同志、藏區生活等等,透過某種剩餘或消失的人物、社區探索,抓住對大敘事的質疑姿態。對我而言,還是看到威權體制下的可能。香港則明顯處於後運動時代的階段,但在清理抗爭戰場的題目之外,仍可見到劏房這樣充滿社會分析與關懷的題目,關於居住健康的題材有著普世性與當代性,傷痕累累的香港仍有一定的社會底蘊可展現與貢獻於世界,令人感動,也珍惜這樣的香港實力。臺灣的題材則充滿著自由的氣息,且甚至在已有一定第二敘事基礎的題目如核電廠、保育、成癮、更生人等問題,追尋更細緻的敘事,對於尚無法確認是否適合非虛構的前衛題材,如室內帳篷居住經驗、跨性免術換證,亦有人著墨,令人好奇臺灣非虛構的發展。」(評委莊瑞琳)
「台灣作者的議題在多元化、世界主義上可能是呈現得最好的,香港的議題偏重於本土和最新的社會創傷,選題可能反而是最沉重的,離散的主題更加凸顯了。大陸作者的議題裡,那些有海外、公益、學術背景的作者所提出的議題,要顯著好於只關注國內狀況的作者的議題。這部分選題也不再有任何厚重感,來回就是體制內外那點事,純粹只是一系列不好的現象的堆積,既沒有指出真問題的洞見和勇氣(如果有這一點的話,那仍然是非常重要和深刻的選題),也失去了其他的感受力和關注。原型故事往往都是令人沮喪的,這也是比較讓人難過的事情,我在國內時也能感到同樣的匱乏,是一種不知道從何種更有想像力的角度,也沒有見到能夠給自己更進一步啟發的人事,可以值得去書寫。本次在場難得的是有AI戀人這種比較「超越」國境和當代的題目,也有有學術訓練下的人類學歷史學題目,在鋪天蓋地中有一些罅隙可以突破。」(評委鄒思聰)

不同地域寫作的差異,是不少評委的深刻感受。創傷和離散是香港寫作者多見的主題,文化保育、族群歷史、社會運動的書寫常見於台灣寫作者中,馬來西亞作者更關注日常中的文化與生活議題,海外寫作者則帶來了以他者的眼光理解在地的故事。而中國大陸作者的寫作主題中,「被困在系統中的人」最為常見。


三、複雜的時代現場,需要怎麼樣的「在場」寫作?

在這樣的社會樣貌下,我們怎麼理解「在場」式的非虛構寫作?

在場非虛構獎學金設立初衷之一,是為了支持離散在專業機構之外的獨立寫作者。他們未必能有專業機構和團隊的資源支持,去進行龐大的調查、或支付頻繁的差旅;但是,他們本身身處在不同的社會境況之中,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親身經驗、或是已在長期田野中的領域、題材,如果能有反身思考、獨立採訪調研、非虛構敘事的能力,就能把自己「在場」的寶貴記錄留下來。

因此,這裡的「在場」,指的從來不只是物理的鄰近、在場,而指作者對選題有長久耕耘,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對講述這故事有深刻的內在動力,也比外來者更有能力抓住細膩的線頭。唯有如此,當寫作者「在場」,對所處環境、故事有長時間的深刻理解,也才能超越各式各樣的刻板印象、政治正確、或單純義憤,而呈現複雜世界中人們視而不見的重要部分。

這樣非虛構寫作的意義所在,評委、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給了我們特別好的回應,她稱之為「一個社會的第二敘事」

「在經歷過一段時間閱讀與編輯非虛構作品後,我逐漸覺得與其說非虛構是一種文類,不如說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發展社會之內或主流敘事之外的第二敘事,在我心中最好的非虛構作品,大多都具有這個特質。為了要有這樣的第二敘事,必須要有訪談、田野、歷史甚至不同知識領域的串連……非虛構作者必須不是一個專家,而是化身為一道橋梁,在既定的知識累積方式之外,重構出認識世界的介面,而這個介面與人類的生活世界緊密相連。第二敘事的豐富性,對我來說,就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奠基,正是要從非常微小的事物、人與社區開始,我們才能擁有越過政治包裹一切的能力。」

評委、非虛構作者阿潑也提及了這樣寫作所需要的赤誠:

「非虛構寫作不需宏觀、高遠,不用尖銳如刃,但哪怕有一點點遮掩或閃避,就會削弱說故事的能力,就會讓文字失去真心。而讀者是很敏感的、無法被欺瞞的。」

在場的寫作,需要由自身出發的真誠起點;需要長期耕耘,關注與你緊密相關的人、事、物,重回「消失的附近」;需要採訪、思考與寫作的技能;也需要寫作者在面對身處的田野、未來的讀者、心底的慾望或恐懼時,保持不卑不亢的勇氣。

支持這樣的寫作,正是「在場」獎學金的目標。

這也是為什麼,「在場」獎學金沒有設定任何的預設框架或人群篩選標準。我們相信,不論你是「記者」、是「研究生」、或是任何一個職業的從業者,都可以開始你的「在場式」寫作」。

感謝所有人的支持,令在場獎學金第一季可以順利推進。我們看到,值得書寫的現場很多,支持獨立寫作者的路還很長。很多故事,可能再不被記錄下來,就將消失;被採訪的人物在逝去,當事人可能處於困境之中,一些記憶已經成為禁忌,還有深山大海裡的部落、文化,被主流社會遺忘、消亡。還有很多「在場者」所在的現場偏遠、危險,急需獎金與編輯的輔助,讓迫在眉睫的寫作計畫落地。

「在場」將不斷努力,支持更多「在場者」的書寫。我們想號召你一起來,如果你也想成為支持「在場者」的一員,請在此表格中提交你的郵箱,我們將即時與你分享入選作品的發佈消息以及更多「在場」資訊,也非常歡迎你對在場的建議(去信fellowship@matters.news)。

第二屆「在場」將在今年上半年啟動,敬請作者們關注。謝謝所有第一屆「在場者」們的書寫。很榮幸,能與「在場」的諸位一道見證、一齊努力。

期待與更多「在場者」相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