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ters金筆推薦NO.4 | 輕輕推開勞工這扇沉重的門
十天前,中國廣西省南寧市國家安全局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為由帶走了一名勞工研究者方然。消息一出,站上出現小範圍的討論,也吸引一些市民回歸(譬如 @秋火 )。Matty 想藉此機會為大家推薦關注勞工議題的作者,他/她們都因為同樣關注廣闊但無聲的世界而聚集。
註:此篇介紹或涉及許多在地的事件,因篇幅原因無法一一解說背後的脈絡;因勞工議題的「天然屬性」,再加之地緣空間上的阻隔亦可能有介紹偏差之處,如有想要評論或補充之處還望讀者們不吝指教。

如其自我介紹所言,「身為勞動者,關注勞動者」。不僅是從學理上關注,事實上左望也如前文提到被逮捕的方然一樣,是在將理論與學識結合起來的親身實踐者。「生於斯,就必须接納和承認未來遭遇政治經歷的必然性」,於是發起了「喝茶」經歷心理支援的小計劃,期待能夠將困厄中的彼此聯結。
關注女工,為中國女工權益及生活資訊的分享平台(近日方於墻內被封鎖公眾號)。有焦點但並不局限,如曾就2021年中國內地貨車司機自殺的新聞尖椒進行分析,為中國的「殺馬特現象」(註1)撰文支持,甚至還有在中國做網絡內容審查員的採訪。
在民粹主義沉渣泛起的時代,蹲點是一位以「左翼視角觀照社會」的內容平台型作者,曾做過富士康連環跳十週年專題,提醒公眾一些社會事件從未遠去。「誰發明了返工,返到我愈來愈窮」也讓人在讀到標題辛酸一笑之餘,隨著略帶埋怨與憤懣的筆觸反思自己與他人的生活。
是一家立基於香港、關注中國勞工權益的NGO,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南方基層勞工的工作環境及勞動關係,除此之外近年來的文章也關注到了勞工的精神健康、性別維度的問題。步兵手記系列將話筒遞給香港派送員,請步兵們親述經歷與遭遇;孩童說系列則是找尋了得塵肺病等職業病的家庭中的小孩(他們通常都是留守兒童、學童失學),以聲音記錄的方式,讓陰霾下的孩子們抒發心聲。
基於「反对一切压迫和宰制」而誕生的青年平台。從中國大陸的外賣騎手開始,多篇深度文章與田野調查型記錄帶領讀者了解派遣制度,走向美團公司的經營邏輯、看見外賣女騎手的存在與困境;從公義出發,疏浚中國性別不平等的現狀、正名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還有那土裡長出來的農民與社運。
文章範圍亦不局限於中國,目前有開設圍爐「多数派正在派送中」,歡迎感興趣且願意支持這類型寫作者的讀者朋友訂閱。
鮮明的立場與觀點,曾發表過廣州市垃圾分類實踐與清潔工人權益保障報告,亦會討論當人們從務農變成打工,生活是否真的能夠改善。
此次推薦的作者儘管在選擇初衷是不限國族、現居地與研究區域,但最終比較核心、專注在勞工領域的作者仍是以中港台居多。歡迎其他國族、地區的勞工研究作者,與我們分享你的觀察與見解(這篇整理其實也很適合給中港台外賣騎手研究的讀者挖掘與比較XD)。而Matty也在拜讀大家文章的過程中想到,去年九月與世長辭的激進人類學家 David Greaber 曾在著作《 Bullshit Jobs: A Theory 》中提出的觀點:世界上近一半的工作都沒有意義(是 bullshit jobs),但真正有價值的工作卻低薪、不被社會重視(如建築地工人、清潔工等)。
希望對此話題有興趣的人能夠在社區裡快速找到可以交流的入口,也希望透過這篇金筆推薦輕輕推開勞工這扇沉重的門。
註1:於21世紀初在中國城鎮青年之間流行的一種文化,以誇張的髮型與髮色為主要特點;於但該話題/社會現象在2010年之後幾近無人問津。近日則因中國一位美院教授李一凡發佈《殺馬特,我愛你》的紀錄片而重新引發討論,在此亦貼上前文中提過的左望老師的影評,歡迎讀者補充與交流。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