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y
Matty

Matters 社區官方帳號 Official account of Matters Community For English community: @Matterslab Everything related to Web3

數據自主、情緒自主、資訊自主:12小時「自由課」上期回顧

文/Matters 志願字幕組_瘋狂動物團團長

Matters 連續四週的自由課告一段落,在下一期同樣連續四週的「自由讀書會」到來之前,我重新回顧了過去四堂講座「自由工具包」的內容——每個週末三小時,總共12小時。如主持人@張潔平 所講,四堂自由課從非常實用的角度,梳理了當下處於各種顯形與隱形權力宰制中的每個人,如何為自己建立起數據自主、資訊自主、乃至情緒自主。

現在,你打開這篇文章,點擊文末「支持作者」,支持50港幣或1660 LikeCoin及以上,就可以獲得瘋狂動物義工團陸續整理的12小時自由課的完整視頻回放和文字資料。

第一期《天眼時代,個人數據與隱私保護全教程》,講者@楊政賢 是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執委、人權工作者,他以豐富的實戰經驗為聽眾分享,身處「老大哥」無處不在的時代,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護個人隱私。

他首先從常見的數據竊取手段講起:最常見的網絡攻擊一般有兩種,遠距離攻擊和實體攻擊。在遠距離攻擊中,第三方可以通過包括雲端備份、服務供應商、電子裝置本身和社交媒體在內的多種渠道竊取數據。雲端備份除了可能被黑客盜取密碼進行遠程攻擊之外,亦可能經由服務商而洩露。楊政賢舉例,根據中國政府所頒布的《網絡安全法》,服務供應商需在特定條件下(如警方出示搜查令)向政府或警方提供用戶資料,這一點便成為隱患來源。而對於電子裝置,第三方可以通過釣魚網站、各種惡意軟件來開啟後門,直接獲得用戶數據。除此之外,在使用社交媒體時,若缺乏保護意識,亦可能造成大量個人資料的外洩,直接方便潛在的監控者。實體網絡攻擊,多會以跟蹤、竊聽、強行撞破電子設備密碼和強迫解鎖等方式發生。在生物識別技術越來越發達的當下,第三方可以通過利用個體生物特征(人臉、瞳孔等)輕易進入擁有相關設定的電子設備,是以楊政賢強調,接受使用生物特征密碼之前,必須三思而後行。

《天眼時代,個人數據與隱私保護全教程》講者ppt

了解基本的數據盜取方式後,才能開展一系列「數碼安全防衛術」——

首先是明確,數據在哪兒?硬盤,電腦,還是 Google drive?將數據存儲在電腦中,可以避免絕大部分的遠程網絡攻擊,但或許又會面臨現實中的數據盜取。每個人可以在不同個人偏好的基礎上,比較各種數據「倉庫」的優劣,方能隨機應變。

搞清楚數據「倉庫」位置之後,接著要知道:誰可能偷取我們的個人數據?在特定情況下,政府、警方、公司乃至普通竊賊都會變成奪取個人資料的一方。面對潛在的惡意程式攻擊,使用正版軟件、定期更新、安裝防毒軟件必不可少;而針對可能的釣魚程式,核實來信/來電者身份、對來源不明的鏈接保持警惕、不共用 USB 硬盤等措施都可以達到很好的防範效果。「安全防衛術」內容龐雜:什麼樣的密碼風險最低?使用 VPN 是否就能保護 IP 地址和網絡足跡?硬盤被拿走,是否就一定導致資料洩露?講者深入淺出的解析,實用的工具推薦和指南,37頁的詳盡PPT,令科技小白亦有醍醐灌頂之感。「數據自主」,道阻且長,好在只要,開始就為時不晚。

講座當晚,Matters 同時在台北「众樂Lab」召集了多位聽眾參與線下聚會。當晚共有將近20位朋友實體參與,在這個毗鄰台北車站的舒適空間,朋友們一起聽講者楊政賢的線上分享,一邊對個人隱私保護所採用過的經驗做了深度的交流。更多討論可看本篇文章

在台北「众樂Lab」空間的實體聚會

第二期《創傷修復,從內在引領自我、轉化創傷的入門課》,由「創傷同學會」發起人、非暴力溝通實踐者阿池和香港中文大學新傳學院榮休教授馬傑偉奉上。

我們內心世界的創傷如何發生,該怎樣去面對創傷?一套名叫「內在家庭系統」(Internal Family System)的心理療愈體系為阿池理解創傷的形成機制提供了理論框架。「內在家庭系統」(以下簡稱IFS)最初由美國精神病醫師 Richard Schwartz 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逐漸建立。作為一名心理醫師,Schawartz 在實踐過程中屢屢觀察到,病患(e.g.飲食失調者、自傷傾向者)的內心常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人格,在不同時期主導本人的精神狀態(e.g.如暴食症患者,有時無法停止進食,有時又會在進食之後拼命打罵自己),IFS療愈體系由此肇始。

《創傷修復,從內在引領自我、轉化創傷的入門課》講者之一阿池(右上)及其ppt

IFS 認為,人的內心如同一個控制台,當內心的不同部分/人格坐上這個控制台,它們就可以一定程度甚至完全控制人們的情緒;通過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可以看見自己的不同部分,與它們進行溝通對話。阿池介紹,根據 Schawartz 的觀點,內心可以被分成流放者(Exiles)、消防員(Firefighters)、管家(Managers)三個部分,分別代表著心中最脆弱不堪因而被深深埋藏起來的年輕成員、在緊急情況時趕來救災的應激保護者,和令個體能夠保持在可控狀態之中的積極保護者,它們彼此又分別對應著消極強烈的情緒(痛苦、孤獨、憤怒)、特定的衝動(瘋狂做運動、上癮行為)和通過做出規劃與認知而預防傷害及保持理性的能力(照顧、完美主義)。在這三個基本部分之中的,是 Schawartz 所理解的「自我」(Self),代表一個人的內心本真,包括熱情、冷靜、好奇、與他人聯結的能力、自信等特征。

從 IFS 視角出發,阿池切入「創傷」主題:人們經受的創傷會帶來內在關係的轉變,強烈的情緒和極端信念得不到適當處置,內心會自發形成多種保護體系以避免個體持續受傷:如麻木感、恐懼、厭惡……這些乍聽之下並不正面的情緒,其實正發揮了保護內心的作用,提醒人們特定事物的可怕。從講者分享的相關實例中可以發現,如暴力犯罪般的極端行為,不少其實可以從不幸的個人經歷中看出端倪。如何利用 IFS 更好地理解我們的創傷呢?阿池提出,除了歡迎內心所有部分、努力找到自己所不了解的那些「自己」以外,更要尊重內心的保護者,並在此基礎上努力向積極正向的「本真」做出轉化。

《創傷修復,從內在引領自我、轉化創傷的入門課》講者馬傑偉教授

為了配合這一期講座,Matters社區發起了「我與情緒對話」徵文現在已經收到社區友人的62篇作品。在不少文章下面,可以看到讀者對作者的理解與鼓勵,而作者也拿出自己心靈空間的餘裕,去承接其他人的情緒,做到「we-connect」。

第三期《如何面對與回應社會心理創傷?政治性抑鬱的制度思考》,由香港中文大學講師、「創傷同學會」發起人小曹和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許寶強 主講。接續上一期從個人內在的面向面對創傷,這一期兩位講者主要建立起對創傷的社會脈絡理解,從公共層面找到方法,去回應作為一種集體體驗的社會創傷。「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這一講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

小曹本人是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or NVC)的長期實踐者,他認為上述二者原則正與非暴力溝通一脈相承,因為「非暴⼒溝通就是活出非暴⼒精神——愛、真相、勇氣——的具體實踐,內含對何為⼈性(humanity)的深度反省」。它們的共通之處在於相似的反思框架:「如果要有深刻且持續的社會改⾰,哪⼀種⼈類故事最有幫助?基於這個故事,我們如何理解⾃⼰與⾃⼰、人與⼈、⼈與萬物之間的關係?當衝突和傷害出現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如何面對與回應社會心理創傷?政治性抑鬱的制度思考》講者小曹及其ppt

美國知名創傷咨詢師 Carolyn Yoder 提出的「創傷療愈之旅」對小曹啟發良多。有別於只專注管理創傷帶來的⾝⼼不適,Yoder 頗有洞見地提出,在社會創傷發生後,「所受到傷害的不⽌於個⼈的⾝⼼,還包括社會關係」,社會關係具體⽽⾔就是「個體對群體的信任(Trust)」,「相信彼此是連繫的,並基於這種信任,以整體作為個⼈安⾝立命的基礎」。 當創傷發生,群體內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聯繫出現減弱甚至中斷,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亦會下降。小曹指出,「療癒社會創傷所需要的,不單是個⼈創傷得到及時和⾜夠的照顧,還包括建立社會制度和過程,修復和強化社會關係。 這個旅程往住崎嶇滿途、迂迴曲折。」 從 Yoder 的「創傷療愈之旅」得到啟發,小曹強調對創傷之「認知」的重要性:「只有當痛苦和傷害被認知、見證、哀悼及追責之後,人們才能繼續進行寬恕的一步。」

小曹細數,阿根廷、海地、毛里求斯、南非和肯尼亞等國家均在不同歷史時期設置過類似「真相委員會」的機構,令人們有機會向曾經的暴政追責。這些現在看起來似乎遙不可及的操作細則、歷史經驗,假以時日,都會變成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從雨傘運動之後,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流動共學」發起人之一@許寶強 就開始持續思考「情感政治」(the Politics of Affect)的課題。許寶強想要拓寬政治行動中常見的「輸贏」思維定勢,引導人們討論一系列更加本質的問題:我們的運動目標是什麼?我們要用何種方式達成我們的目標?工具理性與務實政治之外,我們要建立怎樣的社群?追求怎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極權臨近,漸漸「將暴力、謊言、犬儒與恐懼滲透在民眾生活之中」,同時「收編或貶抑宗教、專業、公義和道德等政權之外的權力來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又如何創造條件,認知、接納我們「勁灰頹爆」的情緒,同時拒絕隨波逐流、與世浮沉呢?阿池、馬傑偉、小曹和許寶強的分享,為我們看見自己和他人,練習更廣闊的意義上的「情緒自主」打開一種可能。

《如何面對與回應社會心理創傷?政治性抑鬱的制度思考》講者許寶強教授

第四期《讀什麼,你就是什麼——制定、優化你的知識與資訊食譜》,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院助理教授、「新聞實驗室」發起人@方可成 講述他最擅長的媒體識讀、資訊自主問題。

以吃為喻,在資訊世界中,我們為什麼吃得越來越糟糕?與熱衷垃圾食品而發胖的道理類同,在方可成看來,我們「吃得糟糕」,是因為我們「喜歡吃」。「生產垃圾食品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隨著各種社交和資訊平台的興起,愈來愈多的傳統「機構媒體」與讀者「失聯」,被廣告主拋棄;與之相對的則是「大量由不受職業操守約束的『自媒體』所生產的內容」,包括種種「營銷號」、「做號黨」,社會整體的信息質量下降。方可成提出,在資訊平台化年代,唯有有意識地主動獲取養分——即主動地辨別、篩選信息——才能不被海量的垃圾訊息淹沒。

《讀什麼,你就是什麼——制定、優化你的知識與資訊食譜》講者方可成

健康資訊「飲食」有哪些原則呢?1. 來源可信度高、2. 信息增量大、3. 信息壓力小、4. 不會致郁是方可成個人的基本標準。首先是信源:平台是否可信?作者是否靠譜?接著是文章內容:信息增量如何?是一味重複已有的報道,還是有新鮮的信息點出現?各種「即時報道」、「突發新聞」令人們神經緊繃,但是否可以選擇不緊跟新聞節奏走?新聞報道常充滿「負能量」,怎樣去避免「新聞致郁」?在意識到建立和維護新聞食譜的重要性之後,要如何選擇好的「餐廳」和好的「廚師」?「點菜」之後要如何「消化」和「吸收」?講者介紹了一系列實用小技巧、參考工具,讓聽眾建立起一個創建自己資訊菜單的基本方法論。

四期講座完結,Matters「我們這個時代的自由課」上季:「自由工具包」系列,就告一段落。本文嘗試做出一個快速的整理小結,文中提到的各類具體工具、指南、操作索引,以及詳細的全講座視頻及PPT文檔,已發送給215位支持過講座的聽眾。

現在,打開這篇文章,點擊最下方的「支持作者」按鈕,支持50港幣或1660 LikeCoin及以上,就可獲得「自由工具包」全四期和之後「自由讀書會」共八期講座回顧。

在上季四場講座裡,我們深深意識到,「勇敢」並不僅是一種意願,而更是一種能力;要有直面深淵的底氣,得先有與之相匹配的裝備自己的力量——從準備好我們的心靈、大腦、外在資料庫到準備好我們的PC、手機。無論眼前是老大哥的監控、個人與公共情緒的低氣壓還是鋪天蓋地的假新聞,四堂課提醒每一個人,我們仍然是有選擇權的:在勇氣之外,不要停止思考與學習,不要停止做出自己的判斷,不要停止承擔必須承擔的責任。

因為每個人走過的路都非常寶貴。我們所遇見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回音,我們自己,也可以將具體的經驗撒向時間的河流。在歷史裡,我們從來不孤獨。

Matters 講座第四季下期四位知名學人領讀「自由讀書會」的首場講座將於東八區9月27日(週日)晚7點開講,屆時,四位學人將與大家一起,重溫歷史裡的重要思考:哈維爾、阿倫特、羅爾斯、潘霍華、曼德拉等人的著作經典。四場講座安排可參考下列信息,講座具體預告以Matters正式發佈為準:(時間均為東八區)

1、陳健民讀獄中書簡:曼德拉、潘霍華等,愛與黑暗的故事(9月27日 晚上7點)
2、羅永生讀哈維爾:活在真實中(10月4日 晚上7點)
3、周保松讀羅爾斯: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10月11日 晚上7點)
4、梁文道讀阿倫特:公共領域中的私人面孔(10月25日 晚上7點)

與此同時,也期待大家與我們一起,繼續支持 Matters 的講座眾籌計劃,獲取第四季各講資料和視頻回放,了解更多值得學習,細味和思考的知識和內容。黑暗時代,若做不了火把,願我們以星火點亮彼此,攜手前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