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谦
徐和谦

學習歷史,逡巡兩岸,現居北京

今天,誰還能是“登陸紅利”的受益者?

感謝@學展在上一篇文章留言下提出的問題。

針對第一個問題是,相比起馬英九時期大陸入台進行的水果採購、虱目魚採購、面板採購等通過台灣本地中間人協調、牽線並從中分潤(同時也遭致反對兩岸經貿者奚落為"買半模式")的做法,此次主要訴求的對象,是願意到大陸上工作或標案或發展的個人和企業。至於整個台灣內部是不是“所有人”“大部分企業”都雨露均霑,可能不是大陸所關心的;甚至,更願意形成一種“來VS.不來者”的對比。試想當各行各業的同行圈子內,普遍流行起“某某人到大陸去接案,一次就掙多少多少”的耳語時,對整體台灣社會的搖撼和效應又會是什麼?

至於哪些群體可以得利呢?坦白說,如果是一般的上班族工作,我並沒有看到台灣出身者,有哪些比他們今天的大陸同事“必定會享有的先天性的顯著優勢”。過去多年來,台灣自我標榜的在文化創意、流行產業等方面的優勢,目前來看也沒有那麼大的“溢價”。至於在工程承包、建築設計、金融服務、政府公共採購上如果在完全不走綠色通道、不爭取“特殊照顧”的話,利基恐怕也是有限的。畢竟,在這些領域,即便連大陸業者自己,都要面對極為強烈的、充滿算計的地域保護主義及其他複雜的非市場因素的挑戰。

那麼誰會是下一波登陸者中,最有可能─套句台灣流行的話,“摘到更高的水果的”?我覺得,是那些能夠滿足一二線城市新興中產階級焦慮和需求的專業技術人士或中小企業。這些產業包括依託於某幾家醫院靠行執業、或週末飛來指導疑難雜症的醫師;提供兒童才能培訓、幼教日托需求的補充性教育基構;海外精緻旅遊開發;心理輔導諮詢、職涯規畫;健康農業或有機生活飲食;寵物醫師;保險銷售;室內設計和燈光色彩藝術;婚禮/喪禮服務;命理占卜;專業攝影;接案紀錄片拍攝.....等等這些目前大陸一二線城市消費者,願意付出顯著高於台灣市面價格來購買的服務行業:而且相比起消費電子產品已然被消磨殆盡的台灣光環,在這些服務領域中,打出台灣招牌、台灣基因,還是比較有人買帳的。

以我最近在傷腦筋的幼教日托服務为例,台灣在五六年前開始注重0-3歲的機構日托後,由於少子化、政府補助等措施,一個月在台北市、新北市的公私立托嬰中心待下來,消費大概是台幣一萬五左右;但是同樣的服務搬到北京,行情價差一點的要五千多人民幣、中等偏高的大概要八千多將近九千;而大陸新興消費階層在每年平均8%的薪資成長預期下,也相對比台灣的同齡人更願意做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資本性支出。在這些行業中,台灣大概比大陸早發展了大約十年或更久,因此職業上的know how累積,也還能拉出一段時期的差距。不過,這也需要來到大陸的台灣中青年人,願意放下身段,更好地研究本地客戶的生活、成長環境、消費期待才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