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
HELLOC

a history junkie, a girl, nothing more

我心中的“香港问题”上的君子之谈

我常常自我安慰或者安慰他人,当遇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要这样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是,如果和且同,大概两人就是难得的知己了。

先谈谈君子和而不同吧。很多朋友包括我在面对香港的情况时,都会有不理解或者观点迥然不同的朋友。不知如何和友人解释,处理不好便成骂战。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这样。之前在“不定的城与转变的我”一文中就谈过,我们看到太多墙里与墙外的争执与矛盾了,我们没有必要再次拓宽这道鸿沟,对吗?所以,不妨效仿王安石与司马光间的“君子之交”。虽和但不必尽同,即使不同却也不会落井下石。

小人同而不和。如果很不幸,你遇到了没有道德底线的朋友,对你破口大骂,严重点要绝交。如果真的是这样,可能你们真的无缘是好友吧!当然,我希望这样的情况越少越好!

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个知己,和且同,一个,足矣!在与她的交流中,我并不是刻意和她去讲香港情况,而是同样关心香港,向往自由的她在内地看到消息后向我询问。在回复她的问题时,我的处理方式就像之前回复“关于香港游行引发的两个疑问。”一文中,只是告知她我所了解的比较切实的香港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也是历史专业出身,读过的史籍远多于我,深谙“史料”真伪地判断,所以我不必多同她解释什么。有时我们也会做进一步沟通,谈谈彼此的看法。

交流最后,她同我讲,“如果我和你在一起,一定会与你同行”!

我说:“之前在金钟看到何韵诗和黄耀明(不是二人粉丝)二人相互扶持一起在台上唱歌,那一刻好羡慕人生能有如此知己!而你,也是我的知己!”

她道:“我也羡慕我自己,有你做朋友!”

人生能得如此知己,夫复何求!

最后,我想说,我这种处理方式,或许你会不赞同,但这是我认为的“君子之交”!之所以会这样做,在这里想感谢我的恩师,他经常和我们说,很少读今人作品,大篇幅地议论。如果能有人写史如太史公一般--陈述在前,观点在后,真的是太难得了!

很惭愧,我也是一个平时长于“无病呻吟”做感慨的人,但是尽量在这件事上多陈述少评论(在此感谢恩师的敦敦教诲),希望尽自己的一点点力量来记录这个时代!

后记:这个在有些人看来最坏,在我看来最好的时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