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甲郎
炭甲郎

喜歡用文字紀錄生活點滴,將美好回憶變成一本書

听见那些微小的呐喊-正在老去的人們

阿郎想要發聲的那些微小呐喊,是關於老年人安養問題,也是現在大多國家面臨的問題,臺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代表著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20%,也就是5個人就有1個人是老年人。

低生育率以及高壽命是間接影響高齡社會的原由,低生育率是大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多人不婚不生,養兒防老的觀念已有改變;而高壽命也是醫學科技、健康保健的產物,青壯年比例下降,是不爭的事實!

既然都知道是大環境的影響,難以改變,為何要吶喊?因為阿郎看見許多人到了老年如此鬱鬱寡歡,無法老有所依,老有所終,產生遺憾,同樣都是需要照顧的人-老人與嬰兒,但幫嬰兒把屎把尿都心甘情願,但幫老人好像就不是那麼回事...

越來越多人到老了想去老人院生活,換個念頭也是一個不錯選擇(前提是要好的安養機構),有些是無兒無女,有些是不想給兒女負擔,有些是兒女互踢皮球,阿郎的阿公在晚年就是在老人院生活,主要是已無法行走,與兒女相處不融洽等原因,每次去看他時,阿公都會說想要我們帶他走,但因為已經老人痴呆過一下就忘了,阿郎爸爸就會連哄帶騙,離開安養院後獨自落淚,我明白爸爸的難處,他也無能為力

更多人選擇聘請外勞等看護來照顧家裡老人家,如果有能力負擔,這也是不錯選擇,有些很好的看護會做很久,結果反而在老人晚年給予他最多的陪伴,但也會擔心遇到那種很爛的看護會趁無人時欺負老人,令人氣憤難平,阿郎外婆老年時我們就有找外勞幫忙,一開始幾年都相處融洽,但隨著外婆身體健康越來越差,無法行走會跌倒時,非常不好照料時,外勞表示他錢賺夠了想回家開雜貨店...之後的外勞一個 比一個差所以好的外勞是可遇不可求。另外新聞也會看到獨居老人的故事,有些孩子在國外生活,只留下老人獨自生活等待生命的蠟燭乾枯。

我認為一般65至75歲剛退休的人們,這時期也許還能照顧自己,要懂得讓生活更加精采,而慢慢老化,75歲之後真正的老人可能慢慢無法自理,身心都會有老化情形,是最需要親情的照顧和陪伴的人們。

不知道大家對老人的印象如何?我覺得大多數老年人都很慈祥,他們已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歲月的痕跡全在臉上,或許腳步緩慢,頭髮鬢白,牙齒也沒了,卻有一雙能看透世間萬物的雙眼,它們也曾經為了下一代努力打拼奮鬥。正在老去的人們微小的吶喊,不是要每天山珍海味、雲遊四海,而只是要真正的"陪伴",的確我們在上有雙親下有子女的青壯年,會承擔許多壓力,一定也很想吶喊一下,但這真的是我們必需扛下的重擔,不要因為忙碌只給了老人家物質生活,一定要抽出時間陪伴他們,不管是作為子孫或是親友,我們都應該給予身旁的老人更多關壞,另外各位在外打拼辛苦的遊子們一定要常"回家!

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真誠的付出未來一定會有回報,我是這麼相信著!!

ps:這篇是參加听见那些微小的呐喊,只是剛好和"正在老去"有關,有機會阿郎再寫一篇關於我外婆的故事~參加"正在老去"社區活動喔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