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文若
荀文若

多維新聞,兩岸與中國大陸評論

台灣宣佈在立陶宛設處 是蔡英文政府的勝利還是演場大戲

台灣宣布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看來是蔡英文政府外交的勝利。但台灣要有真正的國際空間,仍難繞開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台灣走出去將更困難。

全文發表於2021/07/20 《多維新聞》

外交部長吳釗燮召開記者會宣佈,臺灣即將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較值得注意的是,該代表處將以臺灣為名,號稱是在目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邦交的國家中首例。

事實上,台立之間近年來關係的確有所升溫。2019年,立陶宛發佈了《2019年國家威脅評估報告》,該報告首次將中國大陸列為安全威脅;2020年5月,立陶宛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加入世衛組織;2020年11月,立陶宛新執政聯盟支持“從白俄羅斯到臺灣,為自由而戰的人們”;2021年,立陶宛退出由中國大陸主導的“17+1”計畫,並宣佈將在臺灣開設貿易辦事處。6月,立陶宛也宣佈將捐贈2萬劑AZ疫苗給台灣,當時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曾說“愛好自由的人們應相互關照”,並在臺灣造成一股立陶宛旋風。

對臺灣而言,失去邦交國就象徵著在國際間又少了一個能幫臺灣說話的夥伴,所以,任何一個願意與臺灣打交道、甚至建立正式關係的國家,對臺灣來說都相當重要。但因為兩岸關係的嚴峻,北京沒有繼續“挖臺灣的牆角”蔡英文政府就該感到萬幸,哪還有多餘心力奢望能有新的“邦交國”?因此,有機會能夠與國際間的他者發展任何關係,蔡政府都願意“把頭洗下去”,全球只有臺灣官方承認的索馬里蘭即為一例。

至於對立陶宛來說,一來,該國經濟暨創新部長阿爾莫内特(Aušrinė Armonaitė)明確表示與臺灣的交往,是寄望與臺灣在科技領域進行更緊密的交流、獲取臺灣的晶片;再者,該國也可借此間接向美國輸誠,表態自己“反共抗俄”的立場,更何況立陶宛與中國大陸經貿本就不甚密切,台立雙方各自設處,對彼此來說可謂各取所需、各謀其利。

除了立陶宛外,近一兩年來臺灣與捷克反對黨、斯洛伐克、科索沃等地的互動似乎都在加溫,但必須瞭解的是,外交的最大目的就是要為自身獲取利益、是純現實的考慮,所謂民主自由的理念,往往都是打高空講好聽罷了,看看美國支持過多少獨裁政府就是最好的例子,能有實質利益才是真王道。臺灣目前與立陶宛、乃至於這些東歐國家的貿易量都十分稀缺,接下來能實質談出什麼東西才更是關鍵。

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國家中,一來本就少有台人或台商,二來包括科索沃、索馬里蘭都是國際間高度爭議的區域,蔡英文政府拉這些盟友成幫結派,對臺灣能否有實質幫助或效益值得深思,更應防範是否有可能再次陷入過往的冤大頭外交迴圈中。

可以想見,在北京的壓力下,蔡英文政府想要走出去的渴望十分強烈。但與其結交一些具爭議性或對臺灣沒有太大幫助、甚至連算人頭都幫不上忙的朋友,是否又不過是演場大戲?對蔡英文政府而言,除了要避免繼續讓臺灣深陷中美博弈的窘境外,如何能夠真正有意義拓展臺灣的國際空間,兩岸關係始終會是一道兒坎。可以預見的是,若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此坎將會越築越高。如今臺灣在鄰近的東亞一帶難以開拓(新南向的困境),造成只能捨近求遠的結果,但這種蔡英文式外交對臺灣真正有利嗎?可能得打上一個大問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