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
刻舟

不夠努力

德國人看中國,《流浪者之歌》

看到網上一篇文章,摘要一本日本人寫的書,講德國近代,由十八世紀開始的視點如何看中國,而這視點會如何影響地緣政治乃至日本。中國、東方是神秘的,那國家(國家的概念剛萌芽)之龐然,震撼歐洲人,以致會認為他們一定有某種深邃的智慧。更有見地的是他指出了德國二戰後的歷史觀,如何引致他們現在對中國的忍讓,甚至同情。


德國的帶罪史觀:全盤否定過去,以此確立國家的正當性,甚至以此批評日本没有正確反省。德國要批判自己黑暗的過去,那是應當的。可是,這種「加害者自省」歷史觀,正好搭上了中共建國的「受害者堀起」觀。他們倆,一個要找對象來道歉,一個要找對象去迫人道歉。真是合哂合尺。這兩個國家看似南轅北轍,卻因其本國歷史的操作而達致詭異的「理解」,以致默克爾「相信」香港問題可以以對話解決,反對加入美國牽頭制裁。


**


而最近閱讀赫塞的《鄉愁》和《流浪者之歌》,總算認識一點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兩本分別是作家早期和晚期作品。一以貫之的是浪漫主義往人心的,個人私密的探問,那甚至是存在焦慮的開端。但在《流》這晚期作品,卻是處處見着東方思想。


流浪者設定為一古印度貴族少年,經驗過祭司、苦行、釋珈,復又入世享受榮華,色欲親情,卻苦苦不能從以上修行得到大智慧。「流浪」就是一形象,象徵浪漫主義者找尋自己的生活之旅。在早期的《鄉》,他的答案在家鄉,想像中的家鄉。在《流》,他的答案在,病倒在河邊之時,受教於目不識丁的漁夫,在河邊生活,活得自然,於焉大徹大悟。


在《流》不難看出,這根本是道家自然無為的思想。或者可以引伸到歐洲人在人文思考上一個嚮往中國的面向。當然這不足以推論德國人對中國都是正面的。可是誰知道呢?很多歷史的關口都是由一個有權勢的人作了難以理解的決定,而他的決定多少也是因為他潛藏於心底的一個指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