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赤兒 hanaakai
花赤兒 hanaakai

可以錯過了歲月,不可以埋葬了青春

劉德華與梁朝偉

(编辑过)

看了兩位影帝的作品大半生,從無線的劇集,港產電影,及至跨地合作的大制作,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兩位男兒不僅僅是娛樂、電影的話題、還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及驕傲,他們的作品猶如生命上的補充劑,當有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為自己打打氣,加加油,甚或啟發靈感,偶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說起兩人,很多人還不太知道,原來當年電視餸飯的年代,家庭裡往往存在兩大陣營,便像譚詠麟及張國榮之爭,也有分梁朝偉及劉德華之鬥,當年小筆的兩位姐姐,因為各有所好,也為了兩人而鬥過你死我活,小小的二百呎公屋,充斥著兩人的海報、封面雜誌(主要是明週及姊妹)、八掛新聞等剪報,各佔山頭,每天左一句誰好戲,右一句誰較帥,弄得小筆啞口無言,順得哥來失嫂意,可恨大台還推出一部鹿鼎記,使小子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唉!

對小筆來說,兩人各有千秋,自持不同風格及聲色,很快便達到影壇一線明星的地位,蜚聲國際,多年後在電影"無間道"裡的合作,不單盡顯演技功架,在編劇的巧妙安排下,兩人是先友後敵 (有點像鹿鼎記),一直帶領著觀眾的視線,投入劇情的發展,當年小筆在戲院裡,一恍間便二小時,最後梁朝偉死在電梯那一幕,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結局。

小筆突然很想寫一下,看了兩大影帝那麼多年,兩人在心目中的分別在那裡,出發點並非探究或比較兩人的成就,而是在兩人的演藝生涯裡,留下了一個什麼樣的印象給人海中的小觀眾。

從新紥師兄開始,小筆是比較喜歡梁朝偉多一點,主要原因是題材的關係,使小筆開始留意這位未來大名星,在現今的說法,叫作非常"入屋",當年的"杰仔",真的活像鄰家的大哥哥般,每天放工後在家門口跟你打招呼一樣,無論造型及演出,均自然流露出當年街坊的情懷,非常真實,親切。繼後的鹿鼎記及倚天屠龍記,小筆也變成了梁朝偉的棒場小粉絲,看了不止一次。(註: 鹿鼎記是看錄影帶的,因當時爭電視輪不到勢孤力弱的小筆....)

反觀早一點由劉德華主演的"獵鷹",他的角色設定是優材大學生,在當年來說是有點距離感的,官仔骨骨的造型,迷倒萬千少女是必然之事,但對喜愛溜躂街頭的小子來說,便不太合口味了,故此,直至神鵰俠侶的過兒,小筆總覺得劉德華是有型有格,卻沒有梁朝偉的可愛爛漫,打動不了小筆的童心。所以當年在家裡頭,夾在兩名追星的姐姐中,儘管小筆是較喜歡梁,只好說帥美的是劉,迷人的是梁,哈哈,現在想起,好像沒有太大分別,反正忽悠過去便算。

小筆中學時,劉梁已離開五台山發展,在電影上闖出了萬兒,劉德華更以歌手的身份冒起,往往為自己主演的電影唱主題曲。因為當年一齣"英雄本色"掀起了英雄片熱潮,劉德華也成為了很多此類片的男主角,漸漸使男觀眾接受了他那種江湖型格的味道,成為了當時一種男兒的指標,例如牛仔褸襯白底衫,走路總要罷動膊頭等等。小筆還記得當年只要有男生扮有型時,女生最喜愛揶揄男生的一句,就是"你估你是劉德華?",可見"劉德華"三個字,是代表了當時社會年輕人的一種意識型態,就是有情有義加有型。

隨著劉德華的敬業及勤奮,他獲得了廣大市民的認同,贏得了"民間特首"的美譽,代表了一代香港人的精神, 不論男女老少,很少對他發出負評,儘管早前的瞞婚事件,媒體記者也會對他手下留情,可見劉天王在做人處世上,積下了不了德果。

反觀早期的梁朝偉,相對沒有劉德華的多產,樂壇上的成就更是拍馬也追不上,卻因深湛的演技被王家衛、李安等導演賞識,接拍了一些"攞獎"電影,大大提高了身價,於1995年憑"重慶森林",奠定了影帝的地位,比劉德華在2000年的"暗戰"封帝,早了五年,總數量還多了四次(金像獎男主角),在國際上更打嚮了名堂。事實上,梁朝偉每一套的演出皆令人印象深刻,如流氓醫生、春光乍洩、色戒等等,哪怕不太喜歡他個人,也會對電影裡的角色回味無窮,他的演技是一種魔力,把故事發揮得淋漓盡致,小筆認為,梁朝偉是實至名歸的。

就以上簡單的回顧,小筆想說的是,劉德華的演藝歷程,給小筆的感覺是他一直在塑造一個"劉德華",無論他做什麼角色,我們也會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我們去影院看劉德華,這種感覺是強烈的,每次也有先入為主的問題。在多產的作品之中,試問有誰能說出心中經典角色的名字? 哪怕是天若有情的"華D","他"就是劉德華,拿到最佳男主角的"暗戰"或"烈火戰車",戲裡的角色叫什麼,相信沒多少人叫得出。所以說,小筆認為他很努力及投入去做他的事業,但不知道是否"認知"的關係,每次看劉天王的電影,總是擺脫不了"劉德華"品牌效應,看著他在演戲,是很用心地去演戲。

梁朝偉的感覺便截然不同,他的型態是模糊的,像融化了在角色中,在看電影時,梁朝偉是不存在的,甚或角色也不真實的,而所說的"角色",其實是觀眾心目中的一個假設,每一個人得出的模樣,可能都不一樣。猶如小筆心中也有一個流氓醫生,一點也不像梁朝偉,那影像卻能隨著電影演下去,多麼神奇。即是說,梁朝偉能達致導演的要求,把觀眾引入戲中,讓觀眾自己去思考及摸索。

可以說梁朝偉的演出是講求深度,他在架駕馭角色上比較有天份,能輕易掌握了不同的表達的方式來演不同角色,所以小筆觀看時,是沒有很重梁朝偉影子的角色。而劉德華則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去演,他的小動作很容易出賣了他,可能他很愛美,耍慣帥了,不其然便流露了出來,戲中的還是劉德華。

在現實的生活中,小筆認為兩者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意義,劉德華有著一種為社會提供了做人處事的標準,像一個模範生般,當碰上了一些事情感覺有點氣餒時,看一兩部他主演的電影,讓自己充一充電,掃走一些負能量,振作起來,想一想天王如何努力,我們那有何資格停下來,便會繼續上路。而另一方面,當生活枯燥乏味,鬱悶不解時,便會想起梁朝偉,他演的戲總是有一種安撫靈魂的法術, 讓生活回到正軌,那不是猛烈的特效藥,更像走入了一個修復空間中,讓自己慢慢尋找出路。看畢後總有一些朱蛛絲馬跡,腦筋隨即為創作動起來。

兩位影帝帶給了香港人(或華人世界也不為過)無數的回憶及歡樂,談到電視及電影,不可能沒有這兩人的名字,小筆其實算不上是兩人的大粉絲(相比起張國榮還是有點距離),但對兩位大哥哥總是有一種既敬且畏,心存感激之意,故在此寫了一遍也不知算不算讚頌的文章,訴說了心中的感受,亦希望藉此,祝願兩位影帝事事順利,期待未來為我們帶來更多高水準的作品,那便是我們作為觀眾,有生之年的福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