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土豆
过桥土豆

公众号:(还没有注册)

无差别杀人

在绝望者的眼里,社会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公众号:过桥土豆/guoqiaopotato


这两天,头条新闻是这样的。


5月22日,辽宁大连,车撞人,报复社会,5死5伤。

5月24日,河北沧州任丘市,中学砍人,凶手疑似精神病,3伤。

5月24日,辽宁阜新,市政府门口,爆炸,原因不明,1死5伤。

5月25日,河南南阳,六十八小学,持棍殴打小学生,报复社会,14人伤。


除了辽宁阜新的那一个,剩下的,明显是“无差别杀人”。


2020年7月,贵州公交司机,报复社会,撞桥护栏,掉入河中,21人死,15人伤。当年多家媒体跟进报道,深挖公交司机凶手的生活,让公交司机的家庭立体的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事应该都忘记了吧。


当年新闻底下的微博评论。还都是比较理性客观的,没想到过了10个月以后,大连车撞人新闻评论下面就都是喊打喊杀的了。





而最近几天的案件,估计记者不会有当年的那种报道力度了。


在今天这种舆论环境下,谁会详细深挖一个开车加速撞向人群人的生活呢?过几天人们就都会忘记了。至于这些人为何铤而走险,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一个个普通的工农,我们的政权本来不就是为工农的吗?怎么现在把这些工农遗落到这样的地步。
2013年8月29日 冀中星案评论


记得几年前的报复社会事件,还是以自残为主。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是个新闻。到了后来,也就没有关注效果了,就麻木了。


前几年,被拆迁的钉子户还自焚。那时候是件大事,后来好像各个都自焚,大家也就不怎么关注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在某些方面,犯罪可以被一些不良的示范效应“传染”。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暗示”。“一种信息发出传播后,会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接收方式。正常人是知道信息、了解信息。而犯罪人群就会从中去发现、研究作案方式和作案手段。”


突然蹦出一个幼儿园的伤人事件之后,那段时间全都是去幼儿园泄愤的。全国所有的幼儿园都配备了保安。


现在这些事情可能越来越升温,越来越升级。


在中国新闻里面,“无差别杀人”不叫“个人恐怖主义”。我们叫它“泄愤杀人”,“社会报复”,“底层互掐”。


底层互掐是什么意思呢?底层互掐,形容状态就是,他们有很多的愤怒,那个愤怒并不是因为他底层的人互相的不满,而是因为整个制度,或者上面压下来的东西,但他这个怒火没办法往上烧,不能像陈胜吴广那样子,那怎么办呢?他就底下看到谁在旁边,他就这么发泄,这叫底层互掐。


就比如,飞机误点,空姐被打脑震荡入院。


2019年台湾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王赦律师为杀人狂魔李晓明辩护。在一次喝多的情况下,说出了以下的经典台词:










所以,这个社会非常的冷酷,遗弃了一些人,


在绝望者的眼里,社会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挪威那个杀了77人的布雷维克还记得吗?在人均收入全球第二的国家,社会应该怎么关爱他来避免他杀人?


布雷维克入狱后,他入狱后住在一间由三间房间组成的小套房。他一早吃完早餐后便可以看报纸、有跑步机可以健身,甚至还可以使用电脑,但为了避免与外界沟通,书房的电脑并不能上网。他还在2015年获得了攻读奥斯陆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的学习机会。


但他依然认为在狱中的待遇“违反了人权”。列举出各种不满。如狱方供应的奶油不够涂满面包、只有PS2可以玩没有PS3或PS4、只有凉咖啡可喝,囚室中没有润肤霜,同时囚室欠缺装潢又没有景观令他沮丧。他还埋怨,他在押解时必须戴上的手铐太锐利,会“陷入他的手腕”。


发达国家的待遇,参考一下。


……


今日新闻:



发布于:2021年5月26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