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西恩
滾石西恩

「透過閱讀更新、改變自己」力求忠實呈現作者觀點,並從中發展自己的想法,因此文章有書摘,也有書評,分享時間管理、個人成長、邏輯思考等面向的觀點,歡迎互拍交流。

【超閱讀觀點】一流的人懂拼命,也懂「偷懶」--《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

初見《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書名,以為在講如何「好好努力」,沒想到封面最上方第一句寫「更拼命不會更成功」,所以不僅是要「好好努力」,也要「好好休息」,畢竟人不是機器,不能哪個部位零件壞了換掉後,又能持續如常運作。分享書中兩句讓西恩印象非常深刻的話:你應該努力消減生活中無關緊要的事,用心思考如何運用最寶貴的資源-時間。頂尖高手不是永遠表現一流,但他們擅長始終如一。

有個笑話是,美國人會成功,是因為連我們在睡覺時,美國人也在努力工作。

好不好笑,可能大家各有不同解讀。但這個笑話背後凸顯一個盲點:越努力就會越成功嗎?看似肯定,但作者給出的答案卻是否定的。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的兩位作者,一位曾經是美國史上最快的一英里高中跑者,堅持按表操課;一位曾在麥肯錫工作,成為白宮顧問,生活講求效率,但兩位最後都沒能延續好表現,最後在偶然際遇下,針對如何維持健康又持久的巔峰表現進行研究,最後產出這本書。西恩看完後,分享以下四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公式:壓力+休息=成長

「壓力+休息=成長」在運動界被廣泛使用,運動選手在沒鍛鍊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其在鍛鍊時能有更突出的表現。發明「心流」理論的正向心理學先驅米哈里。奇克森米海博士也發現,創意天才卓越菁英採用沉浸(持續專注)-沉潛(休息與恢復)-頓悟(靈光乍現與思維成長)的流程,培養突破的思維。

關於壓力

有壓力才有成長,但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過大的壓力會讓我們喘不過氣,過於簡單的任務也無法刺激成長,最好的壓力是「勉強可以完成的挑戰」,超過能力範圍,但剛好超過一點。

我們如何看待壓力,深深左右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另外,如何我們看待壓力的角度,也造就壓力對我們產生的結果。研究顯示,覺得壓力有益的美國人,早逝的機率比覺得壓力有害的美國人低了43%。面對壓力,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我很興奮」,從受威脅心態(緊張焦慮)轉變成良機心態(躍躍欲試、準備就緒),與其試圖安撫自己,能把焦慮情緒轉化成興奮的人,表現更好。

關於休息

高手跟一般人的差別,不僅在拼命努力,也在於更擅長休息。書中提到散步休息、大自然的啟發、每日冥想、充足睡眠等,西恩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適時的壓力的轉換,訓練重要,但休息也不是罪過,只是要看要怎麼休息,在一天高壓工作之後,選擇滑手機休息無可厚非,不過如果滑太晚因此影響到最基本的睡眠,那就本末倒置。

一心一用還是一心多用?

我們喜歡一心多用,應該說我們經常以為自己能一心多用,不過一心多用更多時候只是讓我們「覺得」自己更有生產力。

實驗證明,宣稱自己擅長一心多用的人,不可能同時且高品質完成兩件事,一心多用可能讓人浪費多達40%的工作時間,不僅工作品質不佳,連完成的工作量也不如一心一用。

所以,不要認為自己是那位可以一心多用的天選之人,不論做什麼事,一心一用,全神貫注投入才能獲得最大成果。

切割時間

一次工作多久,能夠最有效率?

書中提到,在50到90分鐘的密集工作後,休息7-20分鐘,兩者輪流切換,可讓人維持巔峰表現所需的體力,就多數活動來說,專注工作兩小時是上限。如果一開始沒辦法投入50分鐘,可以先從10分鐘開始,慢慢拉高時間。

切割時間的另一個好處在於,因發揮創意往往需要抽離當下費神的工作,讓大腦神遊才能釋放潛意識,適時切割時間,並且可找出自己最合適的生理時鐘,可以讓大腦有時間跟機會發揮創意。

讓自己進入最佳狀態

為自己設計最適合的習慣並反覆施行,是通往巔峰表現的最佳途徑。

要讓自己進入最佳狀態,第一點是要設計自己最適合的習慣,可以從「營造合適的氛圍」跟「制約」著手,舉例來說,可以設定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後,先看書半小時,讓「起床」跟「看書」連動,達到制約效果;在看書時,可以泡咖啡,屏除手機干擾,透過這些主動作為,讓自己處於適合閱讀的狀態。

第二點是要能夠反覆施行,要能反覆施行,就代表會是一個長期過程。如果生活中充滿許多不必要的決策,那會花費許多時間跟精力,所以要讓自己的每一天從簡,比如賈伯斯每次都穿類似的衣服。另外,給予自己的目標一個「使命」,可使先從設定自己是怎樣的人開始,再慢慢擴及幫助其他人,從這過程中得到回饋,讓自己消除倦怠跟疲勞,才能堅持下去。


西恩後見

初見《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書名,以為在講如何「好好努力」,沒想到封面最上方第一句寫「更拼命不會更成功」,所以不僅是要「好好努力」,也要「好好休息」,畢竟人不是機器,不能哪個部位零件壞了換掉後,又能持續如常運作。

分享書中兩句讓西恩印象非常深刻的話:

你應該努力消減生活中無關緊要的事,用心思考如何運用最寶貴的資源-時間。
頂尖高手不是永遠表現一流,但他們擅長始終如一。

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是機會成本。今年西恩給自己的目標是要至少每週讀一本書,並且產出閱讀心得,所以對這兩句話有更深的體悟。

如果今天晚上選擇與朋友聚餐,那意味著少了每天讀50頁書或是寫心得的時間,這在狀況下,要如何去衡量哪個是比較重要的事?回歸到第四點「讓自己進入最佳狀態」所提到的,自己給予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當然這不是零和局面,如果跟那位朋友很久沒見,那也可以犧牲自己其他時間,優先完成每日讀50頁書的目標,只不過這又是另一個選擇。

而「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看起來枯燥乏味,其實當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後,就更能捨棄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比如沒有意義的飯局,或許已經利用白天的時間看完書寫完心得,那晚上就更能放心好好休息,看個電影也不會愧疚,該專注時好好專注,該休息時好好休息,也算是落實這本書要分享給大家的精神。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