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玲(+0)
張嘉玲(+0)

SOHO 社群经营者,长期关注两岸新媒体运营。为臺湾最大关注中国新媒体营销的社群《新媒体营销深度分享会》创始人,2018年成立YouTube频道《加个零》,访谈介绍两岸内容创业者的最新动态。

自媒體的「二次創業」焦慮、商業化思考與兩岸新媒體運營的觀察

感謝 @Chan學展的詳盡介紹,可以下去領五百(誤)。

大家好,我是嘉玲。

在 2017 年很多自媒體人或這個行業的從業者的人也好,他們是非常焦慮的,為什麼?因為大家發現,做了媒體或是自媒體這個行業,就覺得「沒有盡頭啊,我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所有媒體人自媒體人都好,所謂網紅都好,大家下一步都在想:「我下一步要幹麻?」

很多人逐漸面臨到一個關鍵詞叫做「二次創業」。

這時候就出現很多有趣的關鍵字:知識付費?內容電商?線下零售?品牌聯名?自媒體矩陣?全網營銷?我到底要做知識付費、內容電商,或是轉型成為公關公司去為品牌做全網營銷、做社群?我要做一些合作款、聯名賣給用戶?或是做自媒體矩陣,結合更多畫風一致的創作者去開間公司?

作為一位「互聯網草根內容創業者」的困擾已經解決了嗎?

學展每次提到我在做的事情,都一定會加上一個「焦慮」,我想確實也是這樣。對於我而言,我同樣也思考了這個問題,關於二次創業。

當然我也是可以繼續做社群經營代操跟顧問,繼續維持現狀(這詞應該不會被屏蔽?)但做久就發現一直用自己會的東西,成長空間並不大,所以才嘗試用群眾募資去看其他人是怎麼做的,做了兩年後找到了一群對兩岸運營跟新媒體有興趣的族群,發現他們對這塊的資訊是有需求的。

第三次,也就是今年,我先是自己到了新榜大會去聽今年的主題「內容進化論」,帶著我的疑問去:中國這些做內容的人在下半場都做了什麼其他有趣的事?然後我告訴他們我想要辦一場『兩岸運營人的交流大會』,兩邊交流一下大家的「二次創業」都幹了啥?這些「二次創業」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跟過去相比,對用戶的心理研究方法是否有新的發現?新的思維思考是什麼?

過去都只是側面的讀相關報導,有機會來台灣交流當然是好的,光是交流肯定是不夠,但總得先從交流開始,有機會促成合作更好。『兩岸運營人的交流大會』是接下來要進行的大項目,小項目還有關於這些內容的視頻製作。困擾還沒解決,還在解決困擾的進行式。

➤作為一個資訊窗口,中國的經驗要如何適當的挪用到台灣?/會有反過來的情況嗎?到台灣來取經?

我覺得這點肯定是有機會的。我到中國拜訪功夫財經的時候,他們現在要做的不只是產出財經內容,還要去做財經專家、財經網紅的經紀,做一些內容以外的一條龍的服務。我讓他們看了台灣這邊財經內容怎麼做,台灣這邊的財經內容做得較好的是Pressplay(集資訂閱平台)上的老王愛說笑,但老王跟別人比較不一樣的是,他的客群主要還是線下節目的收看群,不是一般社群上的粉絲,在形式上,台灣這邊習慣的做法是先集資到一筆錢才開始做內容,依照集資到的金額開始破關,一個個門檻疊上去,就有更多回饋方案。功夫財經聽了覺得很有趣,這就是同一件事,不同平台的不同玩法。我自己是不會特別去說哪一邊做得比較好,但總會有值得學習取經的地方。還有個有趣的共同點是,兩岸最火紅的內容都是財經 XD

先回答了主持人跟群內成員的問題,待會若還有問題,歡迎十點一起交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